不支持Flash
|
晨报记者 张国伟
三天高考结束,送女儿赶考的使命总算完成了。
不知从何时起,高考成了全社会瞩目的焦点。高考这些天,警察们是和颜悦色的,家长们是守望相助的,连小区物业也在高考前贴出告示:“请避免噪音干扰,打牌请到小区会所,装修请延期到高考结束(9日)以后。 ”——“和谐社会”的理念在这几天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女儿高考,我也未能免俗
30年前,自己参加高考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参加高考还是一件低调的事,社会的关注度不像现在这么高,应考的心态也就轻松许多。因为在一所寄宿制中学住宿上学,考场又设在吴淞某中学,每天一大早,我们几个考文科的同学就要换乘两部公交车赶考,没订“高考房”,也没订“高考车”,更没什么“高考餐”(记得中午就在考场中学的食堂里囫囵对付了一碗馄饨)。三天考完后回家,父亲问:“考好了吗? ”我志得意满:“考好了。”——这样的赴考历程,在今天看来简直像是天方夜谭,以致后来有很长一段时期我一直认同这样的疑问:现在的考生怎么啦?
让我感同身受的日子终于来了!女儿今年高考,我也不能免俗地当上了送考家长。高考前,我就开始打听考场在哪里,盘算用什么交通工具接送。当得知考场就在离我家不到3公里、位于国权路上的复旦附中时,我暗自庆幸,婉言谢绝了同事用汽车接送的好意,决定用自行车接送——对我来说,这条线路太熟悉了,骑车10分钟就能搞定,方法虽有点老土,但能确保准时,避免堵车的烦恼。
头两天,我的“土法接送”大获成功,无论是星期天还是周一早高峰,女儿都有充分的时间赴考。每次目送女儿进入考场后,我还能从容地观察四周:听到一位神色严峻的中年男人喃喃自语,“我给孩子备了救心丸,他心脏不好,上次二模考时还曾发过一次病。 ”——舐犊之情溢于言表;见到一位中年妇女在向另一位家长叹气:“上午考完语文我问女儿考得哪能,伊只回答了一句 ‘勿要烦! ’倒是后来上了‘差头’(出租车),司机问伊,伊倒一五一十地讲了起来……唉!”——沟通的烦恼人皆有之;还目睹一位妇女驾车沿国权路由南向北逆向行驶到复旦附中门口 (国权路是单行道),一句“我来接孩子”就让警察笑了起来:“接孩子也不能逆向行驶呀! ”——既没扣证也没罚款;另外,整整两天,我都见到了校门对面那位穿着随意的家长坐在自带的小凳上打毛衣——气定神闲泰然自若……
十年寒窗,怎能一朝误点
昨天——高考最后一天,真正的考验来了。因为气象预报有大雨,怕自行车送考不安全,我就请同事帮忙开车送考,然而,平时只要5分钟的车程,却花了20多分钟——比骑自行车还多花了10分钟!汽车在两个主要路口(国权路黄兴路口、国权路四平路口)被车流堵住,进不得,退不得,只见红灯翻成了绿灯,绿灯翻成了红灯……车流还是纹丝不动,我就差要拨110了。平时,这里都有警察和协管员执勤,但现在连个人影儿都没有,我暗暗叫苦:毕竟警力有限,警察和协管员都到考场门口去了呀……
虚惊一场后,我才真正明白送考的意义。试想,在早高峰期间,还有当年换乘两部公交车也能准时抵达考场的可能吗?谁愿意“十年寒窗,一朝误点”?既然准时赴考是人心所向,既然上班高峰赴考要动用社会其他资源,教育主管部门何不充分用足双休日安排高考,还有必要固守雷打不动的“7、8、9日三天”吗?
三天送考经历,让我对 “送考”有了深刻的感悟。其实,送考既有闪烁着人情光芒的地方,也有家长无奈、不得已的一面。以家长送考来责备“80后”、“90后”的学生“缺乏独立意识”显然说不过去,难道30年前家长不送考,我们那一代就有独立精神了吗?未必。独立意识既来自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也来自于社会的友善与理解。送考,从家长来说,体现的是一种“温情”;从社会来说,体现的是一种“和谐”。也许,这种温情与和谐会润物无声地滋润着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这正是全社会聚焦高考的正面立意所在。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高考贴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