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时评:“打工子弟”专为“紧缺专业”而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5日 10:44   东南网-福建日报

  在我们这个社会,除了家长与老师,往往还有一些不是家长却像家长不是老师却像老师的人,也在那边循循善诱。不久前,就有吴澧先生跑出来说如何报考专业。“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即使成绩很好,是否一定要报考金融等热门专业呢?”这话便是他说的,因为设问的对象限定为“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说的就不仅是如何报考专业的问题了。

  在此之前,某媒体曾有《隔壁的初三》一文。据吴澧先生转述,此文说到上海只允许打工子弟挑选“所谓的‘紧缺专业’——如数控机床、美容美发、酒店服务、餐饮烹饪等几个有限的专业,而空姐、文秘、广告设计、物流、音乐教育,这些热门专业仅限上海生源”。打工子弟问:“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我拿什么和上海孩子比明天?吴先生的文章,就是写给这种“打工子弟”或曰“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看的。按他的意思,不平等也好,受歧视也罢,你都得忍着。因为“平等有个积累和发展的过程”,你瞧人家犹太人在美国就有“长期受歧视的历史”,美国的天主教徒也曾“长期受歧视”,你们这些“打工子弟”现在就想“与上海孩子比明天”,不嫌走得太快了吗?只让你们考“紧缺专业”,不让你们考“热门专业”,乃是天经地义。

  鉴于上述主旨,吴澧先生的这篇文章的标题就叫《孩子你慢些走》。他为“打工子弟”或“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份时间表:“第一步先实现经济革命。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晋升到机关,调回中心城市,让孩子的中学时期在城里度过,成为城里人。再读个城市白领的专业,在第二代完成社会革命。第三代可以自幼学外语,星期六钢琴班星期天游泳课,读重点中学,进名牌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做卡根的普林斯顿大学校友和哈佛法学院学弟。”这就是“慢些走”的一个范本。也就是说,要像他那样当“旅美学者”,等到孙子辈再说。至于现在这一代如何“先实现经济革命”?他给的“出路”是,成绩再好,也要去报考一个“紧缺专业”,毕业后“即使野外工作比较辛苦,但津贴也多”。大概读金融等“热门专业”工作比较惬意,收入也少,不容易“实现经济革命”。

  看了这份专为打工子弟设置的时间表,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梁实秋说的话:“一个无产者假如他是有出息的,只消辛辛苦苦诚诚实实地工作一生,多少必定可以得到相当的资产。这才是正当的生活争斗的手段。”对此,鲁迅曾说,这种“无产者应该‘辛辛苦苦’爬上有产阶级去的‘正当’的方法,则是中国有钱的老太爷高兴时候,教导穷工人的古训”。如今看来,梁先生教给“无产者”的“正当”手段,倒是还算能给人以希望的了,就像中国古代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能给人以希望一样,因为这毕竟是一辈子有可能做到的事,虽然概率很小。按吴澧先生所指点的,“打工子弟”要取得与“上海孩子”在起跑线上的平等,还要经过“经济革命”与“社会革命”,还要经过几代人的爬行,在第三代人的身上才有可能实现呢!

  鼓励孩子们去报考“紧缺专业”而未必都要去报考“热门专业”,本来是不错的,很有点像是在培养下一代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觉悟。但这话的受众不该只是“打工子弟”或“家庭情况比较差”的孩子们。眼前要消灭城乡差别看来是不行了,眼前想缩小贫富差距也很有些渺茫,给孩子们一条平等的起跑线,总不算是一种奢侈吧。听说中国富豪在国外,“买瑞士表论斤,买豪车如买菜”,他们之中,怕是有不少暴发户的。“打工子弟”却连取得一个与“上海孩子”一样的待遇,也要以几代人的爬行来实现,岂不让人郁闷?

  (文 宋志坚)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更多关于 高考 评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