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学教材“鲁迅大撤退”这不是一个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4日 10:53   京华时报

  最近,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大撤退”的传闻经微博(http://t.sina.com.cn)披露后迅速发酵,引起了网民和传媒的激烈讨论。虽然这件事很快被证明只是假新闻,但是联系到近年来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所占比例问题不断引起广泛讨论的情况,实际上其中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首先是社会和传媒的浮躁。最初发表微博的人没有认真调查、网民们不明就里便壮怀激烈本已不该,而本应将内容真实和事实准确作为生命线的个别新闻媒体也跟着起哄,只能说明整个社会风气的浮躁。很多媒体放弃了起码的新闻从业操守,只为了引起关注却不在乎事实调查;而很多网民只习惯从负面去看事物、遇到不合己意的新闻和言论时便不加理性判断就开始反击,这反映出很多人的莫名躁动和暴戾倾向。

  其次是很多人头脑的僵化和思想上的盲从。反对减少鲁迅篇目的人无外乎会强调鲁迅的作品是经典,或者强调鲁迅的批判精神。但是,从古至今经典数不胜数,有批判精神的经典也绝对不少,要在有限的中学课本中展示所有的经典本来就不可能。由于编选者对经典的认知标准不同,个别作家的作品多一些或少一些本不应该成为问题。鲁迅的作品和表现方式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鲁迅的精神固然需要继承,但是新的时代需要新的言说方式和表现形式才能更好地让读者接受。时代在前进,社会的观念在不断变化,新的经典作品在不断出现,教科书修订时删减部分经典作品是不可避免的。一味死守自己接受教育时代的观念,仍是过去教材大一统和一体化思想在作怪。

  再次,鲁迅作品的删减说到底也只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事,不应该上纲上线。教科书毕竟不是官方文件、不是文化宣言,也不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古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很多人似乎把中学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看成了世风日下的标志,觉得如果没有鲁迅的作品,就培养不出有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的国民,这未免也太高看鲁迅作品和中学语文教材的作用了。把解决当今问题的出路寄托在读鲁迅作品上,而不是实实在在去关心和投身到当下的社会中去积极努力,这是懒汉和看客的行为,也正是鲁迅最鄙视的行为之一。

  总之,对于中学语文教材的编选,应该有开阔的眼界、开放的视野和宽容的心态,对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位置不应该过分敏感。增加或删减,这不是一个问题。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订阅高考免费短信服务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