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2011高考作文点评:这是一道“思考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8日 10:06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李爱铭

  昨天是高考(微博)第一天。上海市教育考试院于昨天上午11点41分通过新浪微博公布作文题——“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题一上网,立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一些学生、教师和专家,他们普遍认为,这个题目富有哲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次大考,从某种角度来说,今年“作文题”更像“思考题”。

  学生:对题目完整解读是关键

  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二(7)班学生赵茜说,“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看上去是完全相反的两个观点,但从宏观层面上思考,两者又是统一的:所有的具体事件都会成为过去,但抽象出来的反思与感悟却将永远留存。“如果我写这篇作文,立意将确定为‘记住过去,是为了能更好地活在今天’”。

  赵茜认为,这类题目无法套用模板,也无法生搬硬套素材。“平常很少有这种延伸性的材料作文,它要求有一个提炼生活的过程。要求读书广、积累丰富、有思考力。当然,还要在短时间内把问题想清楚。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关键是对题目的解读,大卫王说的是事情本身,契诃夫说的是事情对自己的影响,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理解”。

  赵茜说,她想到一个例子可以用来展开议论。一个姑娘央求一老一少两个和尚背她过河,但老和尚以清规戒律为由拒绝,小和尚背她过了河。过了很久后,老和尚仍指责小和尚破戒。小和尚说:“我都放下了,你还‘背’着那姑娘”。她认为,“有些人像老和尚,把过去当成挥不去的影子;但有些人像小和尚一样,坦荡地经历、坦荡地放手。这就是‘会过去’与‘不会过去’的辩证关系”。

  老师:“眼界”决定“境界”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学生选材的眼界高低与分析能力,决定文章的境界。”

  黄老师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实质是个价值观问题:很多现象的东西会成为过去,但本质的东西会留下来。“学生既可以谈读书、做人,也可以对历史、现实有所评议。”着眼小处,学生可以取材高考本身:高考分数必将成为过去,但是在为高考拼搏的学习过程中,累积的学识、素质、修养等都是长久的。着眼大处,可取材人生、历史:如屈原、苏东坡当年为官被排挤,遭受了人生的失意,但其高尚的品行却长久地流传于史册。反过来,很多人为了暂时的名利,不顾原则与道德底线,却往往难以长久。“取材本身就可以拉开学生的层次”。

  此外,能不能从取材的人物和事件中清晰地提炼出想表达的主旨,也能体现出学生的境界差别。如果从历史大事件着手,却仅是泛泛而谈,也难成佳作。如果对身边的事情有所感悟,但能谈得深刻、谈得透,也算是上乘之作。“很多事情,小处是偶然,大处是必然。这其中的‘变与不变’,可以成为洞悉事件与提炼主题的抓手。”

  学者:这个题目有“野心”

  “这个题目出得不错,但对中学生来说,可能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这是个开放式的作文题目,意图考验思维能力,体现出教改的趋向。但目前学生平时所受的训练、所学技能与知识,与这种开放式的要求不太“匹配”。而且,哲学的、抽象的题材,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比较远,学生不易“有感而发”。因此他认为题目“野心太大”:“学生碰到的问题,不是语文水平不行,而是思维能力不够。”

  于教授提出,哲理式的文章,讲道理有两种方法。一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推理强有力、分析有穿透力,哪怕是走极端,但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另一种是兼顾道理的复杂与微妙性,这需要融会贯通。“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考验,也是对阅卷老师的考验。高考阅卷要求单位时间内完成,但好的哲学文章需要耐心去体味。真正有思维水平但文采相对缺乏的考卷,未必占得了上风。”

  链接

  部分省市高考作文题

  辽宁卷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广东卷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

  山东卷

  请以“这世界需要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文体特征鲜明。

  安徽卷

  以“时间在流逝”为题,写一篇作文。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不得透露个人信息;4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江西卷

  要求以“孟子三乐”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字数700字左右。

  附:孟子三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天津卷

  以“镜子”为题。从望远镜、显微镜、放光镜、哈哈镜、三棱镜中至少选两种,谈自己的感悟与观点。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