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作家参与写“期待” 一起来写微作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8日 16:37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母亲每天好像有忙不完的事,忙完店里忙家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端来一杯热牛奶放在我面前,小声地叮嘱:“早点睡,明天还要上课呢。”然后轻轻掩上房门。母亲坐在客厅里边织毛衣边看电视,她怕吵着我,甚至把电视设定了静音。直到我上床,熄灯,她才会去睡。

  进入中学后,和母亲的交流渐渐少了,回家后,她会静静地坐我对面,母亲总是期待我跟她说点什么,但又相对无言,很多时候,嘴巴扭捏着,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表达自己爱她的心。很怕见到她期待的眼神。

  走进自己的房间里,却又后悔,后悔刚才什么也没说。按母亲的话说,小时候我是最让人放心的,现在反到让人操心起来了。我很爱她,却又怕听她唠叨。

  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学校把信息发到母亲手机上。那天晚上,母亲悄悄的进来,看见我做功课,她没说话,坐在床边,开始整理我的衣服,我用眼角余光看着母亲,她发现我衬衣的纽扣松了,然后,出去悄悄的拿来针线盒。

  屋子里很静,只有我翻书和写字的声音,母亲安静地坐在那里,尽量不弄出一点声响。

  从衣柜的镜子反射过来的母亲,重复着把线头伸进嘴里湿润,然后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的又尖又细,抬起手臂,对着灯光让眼睛和针的距离最近……看着母亲我怔住了,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的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是我整天只顾学习,忽略了母亲在日常生活里发生的一些变化,母亲手中的丝线已经找不到进去的“孔”,可是她不甘心,还在一次次地努力。

  我抬起头,母亲的脸离我很近,她的眼角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多了许多皱纹,我的眼睛潮湿了,真的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和母亲说说心里话了,也已经忘了上次是什么时间陪母亲出去散步的了。

  “妈,我来吧!”我接过母亲手中的针线,线穿针而过。母亲笑得很慈祥:“你还是学习吧。”我坐在旁边看着母亲用心地缝着纽扣。她的动作很美,好像是在一针一线地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她把缝好纽扣的衬衣递给我的时候,眼神里充满着期待,说了句:“隔壁的强子今年都清华毕业了。”

  我默默地点头。我的母亲就是这样,从来不会对我有过多要求,她一直在用慈爱的目光和宽容的心感染着我,期待着我的成长。

  点评:今年的高考(微博)作文题并不太难,但要把自己溶进去也不易,写偏了就会成讲大道理。每人的期待有所不同,很多人可能写自己的期待,但换个角度写别人的期待也不错,比如从成长经历来说,母亲对孩子的期待更值得写,因为现在很多孩子与家长沟通不多,从亲身感受去写会更入题、更真实。

  总有一种期待

  □刘溪韵(成都七中高二学生完成20万字英文小说)

  孩子听见海上轮船的轰鸣声,“一骨碌儿”翻个身从床上爬起来,迫不及待地穿上衣服,兴高采烈地冲出家门,奔向海边,跨上停泊着的大船。就在大船起航之际,他喜出望外,以为这一次终于逃脱母亲的魔掌了,不想母亲却从邻居嘴里得知儿子一早起来就飞奔向海边的消息,于是她二话没说,乘着一条小船追上龟速慢行的大船,找到自己的儿子,将其带回家锁起来,直到他承诺今后再也不上船了才罢休。

  私自上船的事儿算是完了,可是他的期待还没完。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床上,默默地望着窗外令人神往的星空流泪,心想:难道人类就应该像这样永远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区域中吗?

  这个孩子就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尔·凡尔纳。他的航海梦夭折了,而他渴望闯出自己生活的地方走向世界的期待却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多年后,他提笔写就《从地球到月球》。

  1979年,美国科学家将凡尔纳期待已久的人类月球之旅变成现实。许多科学家坦言,凡尔纳严密论证以及精确的计算使他们的思维迸发出大量灵感的火花。

  早在18世纪,有人就开始期待能像鸟一样插上翅膀在天上飞,于是进一步提出发明飞行器的设想。随之而来的是科学界无情的斥责和反驳。世界范围内的物理学家们经过精确、严密的推理、论证甚至计算,最后得出“发明飞行器的设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这一在当时极为有说服力的结论。

  两个世纪后,1903年,莱特兄弟的勤劳和智慧将人类这一封存已久的“空想”送上蓝天。

  人类之所以进步,是因为我们总期待着发展。而在期待之余,我们就免不了要幻想,因为幻想是使我们冲出固有思维的局限性,从而取得新的突破的保证。幻想在推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几乎已被证明是无可辩驳

  的事实。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过去所谓荒谬的想法在今天逐一走进现实,也足以一改往日人们对于幻想的态度和看法了。遗憾的是,不知是受惯性思维的影响还是另有他因,人类就是如此固执和因循守旧,因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们很早就已经意识到的错误。

  在学校,孩子们稍微产生一个类似“异想天开”的念头,便被老师严令禁止,“要认真读书,脚踏实地。”殊不知孩子之所以“异想天开”,是因为他们的心中总有一个期待。他们期待着一个更甜美的生活;他们期待着一个更美好的明天。然而,大人们却总是不知不觉地将孩子们美好的期待扼杀在摇篮之中。这难道不足以使人们警醒吗?

  今天如此,未来会不会依然如此呢?期待向何处去?值得深思。

  点评:这次作文题目看似简单,但要写好写出新意则实为不易。若要标新立异,稍不注意就会偏题。

  总有一种期待

  □邱泓又(成都外国语学校教师川师大研究生导师)

  故事讲从北海道回来后,笑笑对方先生死心,但对秦奋还没有产生爱情,两人决定试婚,笑笑醉酒后,承认自己对秦奋的感情不是爱,两人日渐疏远,秦奋回到北京,好友李香山患绝症,为让自己尊严地离开,李香山同意秦奋组织一个人生告别会,女儿川川给父朗诵了一首诗,标题叫《见,或者不见》,我当时以为这诗说的就是一个“情”字,有点沉重,但这应当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这本是一首跟风月扯不上半点关系的诗,但不少观众看得热泪盈眶,想来我们都把诗的内容给误读了,也许语言本来就是拿来误读的吧。诗出自扎西拉姆·多多的作品集《疑似风月》,原名《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意即“金刚上师白莲花”,也就是莲花生大师,他是第一个将佛法传入西藏的人,大师有言:“我从未离弃信仰我的人,或甚至不信我的人,虽然他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将会永远受到我慈悲心的护卫。”这是参透人生真义的大师对世人的悲悯和救护;跟爱情跟风月无关,它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头上,有一个叫悲悯的神灵在护卫着我们。既然心里有一个远方,就应当宁静而执着的前行。而不需拿着一把放大镜去关照生活的得与失,就像晏殊那句充满哲理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去”是不以咱们意志为转移的“无可奈何”,但“燕归来”毕竟是令人欣慰的“似曾相识”。

  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你期待什么渴望什么,其实你还是可以发表一些意见的,当你发表意见后,命运这个导师会与你商量,在商量的过程中,你会经历一些悲喜与茫然,当你的悲喜和茫然都体验得差不多的时候,人生也就到头了,这时候,命运之神会告诉你:你的生活就是这样……但如果你不去期待,不去憧憬,不去体验,你又会知道这人生到底是怎样的呢?

  学学颜回吧:“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因为心中有期待,在“人不堪其忧”的漫长岁月中乐观执着地追求心中的仁爱。

  学学陶渊明吧:怀揣着对宁静生活的期待而菜菊东篱,让南山悠悠进入你从容的心田。

  学学白居易吧:“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得。”

  学学梵高吧:心中揣着对未来的渴望,那么动情,那么执着,那么令人神往地用他自己所理解的颜色,画平常的农田,画破旧的靠椅,画那双走过千山万水的鞋,画那千姿百态的向日葵……

  即使是过尽千帆,即使是拍遍栏杆,即使是穷途末路……我也要以我“独钓寒江”的执着,去追求我的梦想,因为,生命,总应当有所期待!

  点评:今年高考作文是一个平中见奇的题目。咱们四川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的看似平常,但写起来却需要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构思、高远的思想境界以及扎实的语言功夫去与别人拉开差距,而不是把难度和成功建立在审题押题上。

  ●微作文

  昨日,华西都市报在官方微博(http://weibo.com/hxdsb)上,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发起“微作文”活动,引来众多60后、70后、80后参加。

  无厘头

  @hey:我期待回去宋朝唐朝看看。

  抒情篇

  @倾听彼岸花:总有一种期待,是你和我的牵挂,那是黑夜的一支烛光;总有一种期待,是心连心的呼唤,那是沧桑岁月的坚持;总有一种期待,是那依依不舍的企盼,那是初春繁华绽放的芬芳。

  表白篇

  @天空的乡:当你为了高考,压抑所有的感情,拼命熬夜看书的时候;当你考上了大学,没空谈恋爱,参加一个又一个辩论赛的时候;当你终于毕了业,拿到OFFER,没命地跑业务的时候……总有一种期待,捧着鲜花,在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你。如果累了,转过身便是我的怀抱。(记者:黄越/史达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高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