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清华首推学堂计划 “顶你上清华”活动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9日 16:32   新浪教育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清华大学招生办(微博)公室主任于涵

  2011年6月9日,清华大学联合新浪教育(微博)频道举办2011招生信息发布会,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老师独家发布2011年招生政策并指导考生估分填报志愿。以下为访谈实录。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发布2011年招生政策 媒体来源:新浪教育

  主持人娄雷:欢迎大家光临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娄雷。您关注到是2011年清华大学招生信息发布会暨“顶你上清华2011新生成长故事活动”启动的现场。首先为大家邀请的是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于涵老师,就今年录取新政策和新的变化进行交流。于老师先跟网友打声招呼。

  于涵:各位网友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娄雷:今年的一些招生的计划和录取政策,不必多说。大家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和很多媒体的报道可以了解。不过很多家长想知道的是清华大学在录取新生的过程当中,究竟最看重什么?您跟大家说说您的观点?

  于涵:我们总结这些年来,清华招生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因才施招。

  以今年首次面向高考(微博)招生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学堂计划,从各个媒体和清华的招生网多少有了解了,也是清华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通过两年的实验和试点,今年4月全面启动的一项育人计划。是清华本科人才培养当中最亮的品牌。

  “5个一”来概括这个计划的特点。一流的目标,学堂计划里面有6个班,数理化生,还有“计算机科学实验班”,还有“钱学森力学班”,就是要培养大师。一流的理念,把这些年当中,国内外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结合最先进的理念融于学堂培养计划当中。第三我们有一流的师资,首席教授有不少都是熟知的,在这些领域全球知名的大师、大家。一会也会有三位首席教授会跟大家见面。第四还有一流的培养条件。包括在校期间我们给学生们提供的培养条件,课程、导师,在学习期间到世界最顶尖大学,最棒的老师门下做交换生,接受一段时间的培养,这都是一流的条件。当然也不乏一流的环境。校长讲,清华的校园是最美丽的校园,给学子提供的是百年建筑的清华学堂,同学们实际学习的场地就在清华学堂这座走出过无数大师的神圣的治学、求学的殿堂。

  这“5个一”可以看到清华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在学堂计划人才培养上,也寄希望于优势转化为将来培养出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拔尖创新人才。

  这个计划很吸引人,那么反过来说,这么吸引人的人才培养的计划,应该匹配什么样的生员进入到这个计划中来,这就是选才和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也是大学要解决的问题,因材施招,不是说高考最高的分数就是适合在这样的学堂计划在这个学科发展的考生。我们着重看重两点,第一这个考生在这样的学科方向上有没有志向,有没有兴趣,古今中外的大师们,治学成才、出名的一条道路都是他要有兴趣的道路,爱迪生没有兴趣不会在1千次失败的基础上还要基础从事他的发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已经非常优秀的考生,在哪个方面的兴趣,我们对他的培养要有所结合,这是看重第一点兴趣和志向。

  第二点,就是这个学生在这个学科方向上发展得有没有潜质,卓越的潜质。潜质靠谁来判断,并不是完全靠一纸考卷判断,在学堂计划选才的时候,特别要增加一个重要的环节,让办这个学堂班的这些大师、教授,他们来参与到选才当中,亲自对这些考生进行学术、专业的面试和评价。来鉴别他们是否在这方面,可能有超出其他同学的潜质。所以一有兴趣志向,二有发展潜质,这样的同学可能不是考分最优秀的考生,但是他们是最适合匹配这样的培养条件的考生。所以这个过程就叫做因才施招,跟人才培养对接。

  我们通过学堂计划的办学和招生,在着重探索这样一条道,今年自主招生清华在十个学科专业都进行了评价和面试,效果非常好,我们也在将来推进因才施招这个路线。

  主持人娄雷:我多问一句,学堂计划,我们是在大一新生一入校的时候已经把他并入到计划当中,还是说读书一年到两年之后,才选报?

  于涵:6个学堂班是独立制定出来的,也跟培养条件有关,6个班不一样,有几个班是大一一进校就是独立的。有的到了大一下学期或者是大二上学期,把其他班里面最优秀的学生组织起来,有实体也有虚体,最起码那5个“一”都要具备。考生也关心面向高考招生怎么实现,各个省填报志愿的情况不太一样,北京、上海是已经填报完志愿了,等着录取了和马上要估分填报不太一样,大体要满足这几个条件,第一你需要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得确认,这个分数能不能被清华大学录取,满不满足在这个省的理科生,文科想报也可以,不管文科理科达到本省同科类统招分数线。第二,你要第一志愿填报学堂班对应的专业,这个我们已经公布出来了。这就体现兴趣志向。在这种情况下,向清华招办也好或者各地的招生组老师,提交正式的申请。我们会择优选拔一批,在正式录取之前对他们进行学科专业面试,确定是否能够在高考阶段就把你锁定在学堂班。将来无论是直接进入学堂班这样的专业,还是能够在大一或者是大二进入学堂班的专业,都会先锁定把第一次入门的门票发给你,我们会择优面试,录取之前也会通知到大家。

  当然你说,其他的同学没有被这次面试的,或者说这次实现学堂班梦想的,怎么办?进校以后学堂班还有二次招生,名额分布,学堂班是在多种渠道里头都选择最适合的,包括有保送生,已经认定了一小部分,自主招生认定一小部分,高考要录取一大部分,后面的二次招生还要录进来一部分。学堂班名额不多,我们本着因才施招的原则,在这几个环节当中,希望找到最适合的孩子,我们照着大师、拔尖创新人才的模式来培养。

  主持人娄雷:今年有一个活动“顶你上清华”,这是怎样的活动,给大家介绍一下?

  于涵:“顶你上清华2011新生成长故事”,我们的初衷是这么多年,我们发现清华大学一年招3千多个学生,实际上他们是在全国最优秀的一批,我们非常希望把优秀考生成长、成才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往往我们在高考录取这个期间,大家比较关注的是高考分数,能不能上,报什么专业,甚至分高的考生会集中关注它们。

  对于考生的优秀来讲,现在我们看到优秀的评价一定是多元的,保送生有在学科竞赛方面很优秀的,保送生也有全面非常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自主招生在某些学科方面有优秀的,不同地区的自主招生也有在贫困地区自强不息,克服各种困难,我可以在当地发展的也非常优秀的。我们有文艺特长生,在艺术方面表现很优秀,也有体育的高水平运动员等等。评价优秀,我们是多元的,现在我们也强调,这样一个社会的,我们怎样看待人才的问题,一定不是一元的评价,完全以高考得分数来论英雄,甚至唯分数论等等这些。

  但是在这一年当中,我们发现大家更关注的也跟高考之后,金榜题名,大家关注点有关系。但是实际上更加需要让大家关注特别是这些还没有考大学,这些高二、高一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大家要关心关注的是这些优秀的学生榜样他是怎样成长的,这个非常重要。

  我们回归这样一种关注的时候,就以清华2011年进校的新生迈出第一步,让最了解这些优秀考生中学校长、班主任、老师,父母、朋友等等,也有清华招生组对这些孩子了解比较多的招生的老师们,面试过他们的老师们,大家都出来顶。“顶你上清华”,不是说通过顶你才能上清华,重要的是把这些考生他们的成才的故事“顶”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共同来成长。这样一个活动,我们在全国各地,也是有几十家合作的媒体,我们也欢迎各位网友,大家一起,你身边上清华的今年的考生,他们的优秀故事,把他们顶出来,我们也希望借此能够向大家来传递一个信息,清华多元选才的理念。清华选才的标准,可以从这些优秀考生他们的故事当中,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我们清华选了哪些孩子来到这样一所大学,再进行培养。

  从今天开始,陆续会有这样一些有典型性的优秀考生,他们的故事会展现出来,我们和新浪一起来合作,希望今年有一股清风,在高考之后,大家往往不太关注这些孩子是怎样成长的,但是现在我们想在高考之后,既然是招生选才,我们回归一下,一起来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没有这个成长过程,他也上不了好大学。没有这个成长过程,以及现在的选才也没有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所以我们共同来关注这些优秀考生他们的成长和成才,这也是很多家长,很多中学,大家应该长期关注的问题,而不是一锤子买卖,今年考上了没,考上了哪个大学。

  主持人娄雷:这些优秀同学的成长经历会成为后面同学们的榜样和楷模。

  于涵:对。

  主持人娄雷:如果大家想去了解他们的故事,我们有怎样的渠道,一个是可以通过新浪网的专题,学校会不会考虑在官方招生网站上有,甚至是出版结集呢?

  于涵:你提到的这几项都有,清华招生网站和新浪同步推出他们的故事。以各地的新闻媒体为主,他们会陆续推出来。在其中我们会选择一批各地的有代表性的考生的故事,成集,清华大学每年推出一本出版物,共同来见证这些优秀的考生,他们的成长,他们走进清华园,将来我们也可能继续推出他们的发展之路。

  主持人娄雷:现在多媒体发展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当然考生和家长们了解这些招考信息也是比较便捷的。今年在多渠道宣传招生政策方面做了哪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呢?

  于涵:这些年逐渐积累起来的招生宣传和咨询,是“海陆空”立体的全面的对考生进行咨询和服务,最重要的是咱们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设有招生组,现在这个时间,估分填报志愿这4个省份,跟考生们报告,招生组的老师们已经出发了。也可能今天也可能明天,大家就陆续可以见到他们。给大家提供面对面的咨询和服务。

  当然,也有热线电话,也有网络咨询,很重要的今年我们也适应新的形式,和90后的考生要能零距离的接触,亲切的对话,我们也开通微博,很多招生组院系都开通了微博,清华也有官方的微博,清小华,和大家在线、实时交流,今天的视频直播实际上也在进行微访谈。

  主持人娄雷:对。

  于涵:对考生的服务和咨询来讲,越来越便捷了。

  主持人娄雷:我知道您是多年从事招生的研究工作。就像您刚才所说4个省份的估分填报志愿了,这些省份的同学心里面更加的纠结,填报志愿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实考分数是什么,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我究竟今年考得分数能不能够读清华,一旦出了分数之后,我会承担多大风险,对估分填报志愿有怎样的指导意见,给大家分享一下?

  于涵:回想起来去年和太原五中的王校长一起来探讨估分填报志愿的问题。大概总结一下,估分填报对考生的建议就是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把分估准,可能要加一个修订值,发挥好往上修订一点,发挥不好往下修订一些,都是要把自己的分要知道准。第二你自己大概的位次,从高一到高三,在你的班级,在你的学校大概的位次,不会差太多,大家都正常发挥得情况下,如果你估出来的分跟别人一比,跟你预想当中正常发挥情况下差太远还要修正。对本校估分的情况,往年通过估分填报志愿报考大学录取的情况要有所了解,修订相对位置的概念,这也是需要了解清楚的。

  当然你在知己上,还要对自己报考志愿来说,每个人风格不一样,有的人属于激进派,我要够得着那个学校,你属于这样的可以去博一次,前提是修订完了之后博。否则后面会后悔,我明明想怎么样,结果我妈说怎么样,我的老师说还要稳妥一些,将来会后悔。你要说是保守派,照着稳的来报,照着你的风格来报,保证你报完了之后,将来即使出来,还不至于进了大学还不甘心,对自己的情况要有所了解。

  知彼最重要要报考的这些目标学校,他的预估分数线,一定要尽最大可能了解清楚,这些学校都会有预估的口径,大体在哪个范围内,你这个分数线,660怎么样,没有必须,很有把握。大家说这个话的时候都是基于在前提搜集了前期大家估分的数据,包括这个省各地的反应出来的数据,都会负责任给你一些建议。

  要跟你的目标高校的招生老师保持密切联系,而且也不见得非要开始就明确我要报哪个学校,知己知彼知道很清楚,对于最后选择的时候,把握性越大。所以大家对于估分填报志愿这一仗,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个真是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否则高考考的不管好与差,志愿没填好,将来可能都要后悔。

  主持人娄雷:谢谢于老师今天来到演播室和大家共同分享您的感受。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