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京报:高考现代文阅读题 原作者也答不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11日 12:21   新京报

  十博会

  @林天宏:友人来电,说今年福建高考(微博)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用了我几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找来试做了一下,对照标准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出题老师果然名不虚传,把作者本人都打败了,幸好我当年没落在你手上。 原文转发(65775) | 原文评论(10115)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

  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微博)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崔勇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朱启钤被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更是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祯,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深厚的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

  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有删节)

  注:朱启钤(1872—1964),字桂辛,贵州紫江人,著名实业家,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

  B。文章提到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

  C。文章写朱启钤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和组织”才能。

  D。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建和创办。

  E。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

  14、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5、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标准答案

  13.(5分)DE

  14.(4分)答题要点: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15.(6分)答题要点:1、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的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2、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3、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二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

  作者自答

  @林天宏:其他就不说了,最后一题问作者为什么提了两次大雨,标准答案忽忽说了一堆,真正的原因是,我写稿时窗外正好在下雨……出卷前问问我好吗?

  跟帖

  @姐姐就是爱吃肉:作者都无法完全体会出自己写的文章的感情了,这群出题老师理解能力好强!

  @志遠Sunny:其实也对,肯定是大雨让作者有什么感触了,才会写进文章里去的。林老师,对吗?

  @林天宏:也不能说不对,北京是个很少下雨的地方,作为一个在潮湿南方长大的人,一看到下雨就high了……于是答卷的就受苦了。

  @玛丽隔壁阿宅:阅读理解题这样的存在依旧培养了学生对于材料的常识性理解,虽然会扼杀掉很多想象力和灵性,但对大部分学习语文课以提高阅读能力的青少年来说,或许标准答案才能给予他们更大的益处。

  @轩菥:所以说嘛,也许所谓的名作并不是作者有多少处精妙的伏笔,而是读者的发散思维是多么的精美绝伦。

  @5678齐跃海:记得小时候学鲁迅课文,里面讲哪句哪句是什么意思,是暗语,反讽等,当时我们就说,你怎么知道作者当时怎么想,可能作者没这意思,都被你给看出意思来了。

  @FC范超:哈哈哈,出题老师一定要记住,原文作者必须是已故很多年的,而且该作者的后人基本上也已故或者文盲或者神智不清的,免得出丑。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