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扩招之风猛刮数年后 名校主动缩招传递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4日 11:34   解放日报
名校“缩招”,到底传递了什么信息名校“缩招”,到底传递了什么信息

  过去十多年里,尽管“上大学”在中国成了一件越来越容易的事,但高校扩招引发的一些问题也备受关注。

  经教育部批准,2011年复旦大学计划招收2840名本科学生,比2001年的3440人减少近1/5。对此,复旦大学(微博)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光宏表示,今年的招生工作继续坚持“精品化”的人才培养思路,招生计划比2010年减少100人,就是为了确保录取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培养。

  名校“缩招”,到底传递了什么信息?

  ·观点碰撞·

  ■在教学质量与录取人数这条路上,我们已经南辕北辙地走出了多远

  得悉今年全国高考(微博)人数减少,不禁在心中泛起“羡慕嫉妒恨”的情绪。相较于2006年笔者参加高考时的11万人,今年6万余上海考生应该说肩头的重担被卸下了大半。“考名校”这条路上的高密度人流量总算有所缓解。

  更可喜的是,僧少了,煮粥的人也不忘与时俱进。例如,复旦大学在今年“顺应潮流”,减少了录取人数。此举对于学校而言,无疑是强化精英教育、保障教学质量的明智之选。大学扩招长期为人所诟病,录取率的飙升,是以削弱象牙塔光环为代价的“假性胜利”。校方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资源是有限的,招生人数的下降正适合于为这股热潮降温,促使各方重新反思:在教学质量与录取人数这条路上,我们已经南辕北辙地走出了多远。

  也许,当老生漫步在金秋9月的光华大道时,可能会感觉到路况的改善;而新生们也不必担心自己将要上的不是学,是寂寞。从新生演讲比赛到校园十大歌手,活跃在学校各个角落里的他们,应当是通过更加理性的遴选、过五关斩六将才来到这里的。在一个更加纯粹的学习环境中,他们将有机会更加充分地利用校园里的各种资源。再次“羡慕嫉妒恨”地认为,这是一个无论对学生还是校方,都能够相互促进的双赢局面。

  (水草)

  ■我们常听老师们回忆从前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细心指点的时光

  复旦百年校庆那年,我有幸和3400多名新生一起走进了这所笼罩着光环的象牙塔。大学给我的第一个感受很直接,就是规模大,人数多。那时,公共课动辄一两百人,黑压压的阶梯教室里,坐在后排的学生想不昏昏欲睡都难;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碍于授课人和听课者数量的悬殊,无法得到很好的践行;机房、实验室之类的教学资源也是供不应求。我们常听老师们回忆从前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细心指点的时光,听师兄师姐们回忆已经“不上大课”的大师们的风采,艳羡不已。

  世易时移,“扩招”之风猛刮数年后,欣闻复旦要“缩招”。窃以为,生源数量逐年递减是客观原因,内在的,则是一所学校对提升教学品质的努力。对于学弟学妹们而言,这无疑是个利好消息。教学资源可以更合理和充分地被使用,一堂课的含金量也有望增值。记得一堂专业课上,已近退休之龄的老教师感慨往昔:“从前每堂课都要学生写一篇文章,我再一一点评。现在么,不可能了!”希望“缩招”之后,这样的课,能够回归复旦校园!

  (阿瑞)

  ■100多年过去了,莱斯大学的学生总是少于校园里的橡树

  一所大学容纳的学生是有限的,太多的学生会打破其与师资及办学条件的平衡。自从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似乎越来越不“值钱”。朋友A寒窗苦读十多载,大学毕业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老板竟是没念大学就出来闯天下的小学同学。同学B几年前就收到某大企业抛出的橄榄枝,B婉谢后发愤进一步深造,而今学成毕业的他再想进这家企业却遭拒绝,最终只能在一家小公司里面混日子。如果数量上的增长是以质量上的降低为代价,那么大学生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在一片“扩招”的声音中,复旦的“缩招”让我想起了美国的莱斯大学。

  1902年,当校园里的橡树达到4890棵“饱和”时,创办人莱斯立下一个规定:无论到何时,学校里的学生不许超过4890人。100多年过去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经济如何发展,莱斯大学的学生总是少于橡树。一树成材,百树成柴,学生与教师的比率始终低于10:1,精英教育保证了学术水平,使莱斯大学享有了“美国南部哈佛”的美称。这所学生比树少的美国大学的做法,值得国内高校反思。

  (北极)

  ■将办学理念由“大而全”转向“强而壮”

  主动缩招,至少发出了一个积极信号:将办学理念由“大而全”转向“强而壮”。这值得国内不少高校扪心“三问”:

  一问“我是谁”——找准位置。现在国内高校办学模式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办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等关键词,被不少高校简单组合为其发展目标。因此,高校完全有必要对自身发展历史、发展特色、办学规模等进行梳理,重新确定自己的定位,避免盲目攀高或趋同办学。

  二问“我要干什么”——把握自身要求。过分追求大而全,是当前高校建设中的一个通病。文史类高校设计算机专业,理工类高校设艺术表演专业,地质学校开办法学专业,医学院搞起了文秘专业……目标似乎只有一个:跑步向多科性甚至综合性大学迈进。由此带来的是,发展战略朝令夕改,学科建设随时调整,校园建设更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治校办学往往是追着“热点”走,甚至是跟着感觉走。如此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自然堪忧。

  三问“我能干什么”——办出特色。今后高校竞争力拼的是内涵质量,学校特色就像企业的招牌产品。创建于1967年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在校生仅8500人,只有7个学院,规模并不大,但该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在全美数一数二,谁能否认它一流大学的地位?如果国内高校还一味停留在盲目增加专业和扩招上,将来恐怕有被淘汰的危险。

  (徐娟)

  ■更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的高考录取人数由最初的32万人攀升至2010年的657万人,三十余年中,有机会享受大学生活的青年增长了20多倍。不过,我们还应关注另一个数据,全国参与高考的适龄青年在2008年达到峰值的1050万人之后,已经连续两年减少,并在去年跌破了千万。

  在资源没有相应扩张的前提下,盲目扩招会摊薄每位学生身上的师资、设备、锻炼机会等,人才的培养质量难免会打折扣。民间所谓 “大学生眼高手低”、“不如以前值钱”,以及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大学“扩招”难辞其咎。

  一方面是应届生人数减少,另一方面是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复旦大学的“缩招”决定可谓适逢其时——高校通过对自身教学资源的客观评估,制定更为合理的招生计划,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荆烽)

  ·网言网语·

  南桥:最近这些年,我们眼睁睁看着高等教育“大白菜化”。我上大学的时候,我是我们生产队第一个大学生,上大学是很风光的事情,需要庆贺。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并未使“知识分子”自身的地位得到相应的提高,反被人从羡慕的对象变成了“叫兽”、“砖家”。

  任应红:高考是相对降温了。但大家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温度还没有降下来,特别是在我们这个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省份。上大学是容易了,但上好大学的竞争依然存在。

  且吟且行且唱:当农村家庭的孩子寒窗十年,突然发现邻居家早几年考上大学的学长四处寻觅工作而不得的时候,他会犹豫是不是还应该参加高考。

  于龙飞:超乎寻常的大量新生涌入校园,不仅使教学设备明显不足,教师人数也明显不足,这必然造成对学生管理上的欠缺,思想教育不到位。大学扩招是教育上的冒进行为。社会现在不需要,将来也不需要把大部分中学生送入大学学习。

  汪华英:就像原来只有供销社供盐,那我吃盐必须去他那儿。但是现在,所有的超市都有盐,而且有海盐、精盐、加碘盐等。现在老百姓都见得多了,国外的大学也进来展示,让老百姓看看他的大学有多好。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选择就多了。经过这么一分流,高考人数就相对下降了,这是对我们高等教育的一个促进。

  王德峰:课堂小一些,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就多一些,同时考试的要求会更高,学生的素质也会得到相应提高。

  ·小链接·

  还没“瘦身”的,开始“保持体重”

  目前,尽管像复旦大学那样明显实施“缩招”计划的高校不多,但诸如“与往年持平”、“继续保持稳定”的表述已在一些名校的招生计划中频繁出现。在“教育资源摊薄”、“人才质量缩水”等诟病中,不少高校开始试图稳定自身的招生规模。

  2003年以来,北京大学本部的本科招生计划均为2650人。该校招生办公室强调,“北京大学坚持走本科生精英教育之路”。

  2011年,清华大学的全国招生规模为3360人,与往年持平。

  最近5年来,南开大学的招生人数一直保持在3100人左右。

  2009年以来的3年里,南京大学招生计划稳定在3600人。

  中国科技大学根据“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谨慎地走回“小而精”的道路。该校前些年的本科招生计划为1860人,最近3年均为1800人,实际录取人数有时略低于计划数。

  2004~2009年的6年里,厦门大学(微博)每年招收5000名本科生。2010、2011年,招生计划减少了250人。

  此外,在压缩本科招生计划的同时,也有一些名牌高校减少甚至取消了专科、高职的招生。而许多高校在一度大幅扩招研究生后,宣布要控制研究生教育规模,调整结构。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高考论坛 高考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我要评论

用户名   快速注册新用户
密 码   忘记密码?
 
百度推广

相关链接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