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最高学府,叫国子监,只有北京、南京各一所,称为北雍、南雍。进校的难度非一般的大,得由地方学校举荐,然后参加入学考试,按成绩好坏“分科”。但长得丑不行,年老不行,残疾也不行。
国子监大学生叫贡生,比不上正规国考[微博]上榜生举人、进士,却也不容易混到,像蒲松龄同学,考到72岁,老妖精,才搞了个。
在国子监读书,学费全免,而且有补贴。
伙食不错,鱼肉油盐,由财政供给。明朝只要是学生,包括秀才,国家每天给1升米。每月给秀才银子1两,给贡生银子5两。明朝1两银子,约合今天RM B400-600元,取中间值500元,秀才也能混个最低生活保障,贡生读大学,白吃白喝,每月还白拿2500块。明朝中期,国子监学生曾高达8124人,不说秀才遍地走,党和政府每年光支付大学生工资就要白银近50万两。当时江南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4府是产米区,1两银子能买到4石米,全国大学生工资相当于200万石大米,占国家土地税(即田赋粮,财政主要收入,年收2600万石左右)的十三分之一。培养人才,血本啊。
住宿不错,《南雍志》说,南京国子监的师生员工,各有宿舍。学生生病,住单间休养,称为“拓号舍”。
可补助不是好拿滴。除了正常上课,得每天临摹一幅字,写不好挨竹板子;三天背一次书,至少300字(貌似不难),背不出打PP;每月写6篇八股文,完不成受罚。要学政治,政治课核心教材是朱元璋亲撰的《御制大诰》,“朱皇帝语录”期中、期末、毕业必考,全国发行量达2000万册。学生行为规范里,有“N不准”,比如,不准擅进学校厨房,不准随便褒贬伙食,不准在宿舍喝酒唱歌,不准穿校服以外的衣服,不准半夜在校园游荡……郁闷死了。
违反校规,轻则屁股受罪,重则充军、饿死、掉脑袋。白色恐怖!有个学生叫赵麟,也许是大宋老赵家的子孙,长了逆鳞,不信邪,写“大字报”,张贴校园,抗议校规校纪不人道,朱元璋下令,抓,砍头,用竹竿挂起示众。
但国子监仍然人气超旺,因为毕业包分配,全部当官。当然是小官,要做大官,得科举会试,考进士。国子监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不过,在国子监读书,长路漫漫,在上舍混个上等生,肚里得真有硬通货。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高考频道 报考院校信息库 查询被高校录取可能性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