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高考生:重视考试中的"马虎"现象

2017年11月12日 07:42 新浪博客
微博 微信 空间 分享 添加喜爱

  距离高考时间很短的时候,很多考生会开始出现终点效应,感觉有些心力疲乏。如果没有新的思路和有新意的指导,他们很容易无所适从,甚至得过且过,错过了最后的提高机会。对此,首先应该对孩子们的疲惫心理表示理解,同时,要多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今天,就专门针对高考成绩拔高中的拦路虎“马虎”和大家交流一下意见。

  每次模拟考试后,很多家长在帮助孩子分析考卷时,常常感到生气,明明应该是会做的题目,却总是丢分。考生自己有时也感到气馁,似乎总有些分数不属于自己。说是“马虎”吧,可有时却总是在同样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马虎”,这就要引起足够的注意。对于有些考生来说,仅此一项的累计失分就会高达20分之多,足以决定一本还是二本了。

  那么,“马虎”的原因是什么呢?该如何收拾这个家伙呢?

  从“马虎”产生的机制看,它还真不是小事,这是一种典型的学习心理问题,来自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心理暗示。至于“马虎”的主要类型,包括习惯性思维错误、注意力不集中、审题能力不足等。在此,强烈建议考生利用最后的时间,将自己总是出现“马虎”错误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类和分析,分清错误的原因和种类,然后,才能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第一,习惯性思维错误的根源在于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上有问题,因此,在最后复习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在某个知识点上经常出现“马虎”失误,那么大家一定要重视,不要简单地归结为一时大意,而要认真将该部分知识从头串一遍,尤其是涉及错误发生的部分,一定要作到自己能够想清楚、讲清楚、写清楚才行。

  第二,考试期间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几种,心情紧张、环境影响、突发事件等,这个时候一定要马上作好情绪调整,可以用我前面讲过的深呼吸法、微笑法、自我暗示法等方式迅速稳定情绪,不要一直带着情绪答卷,防止因此而造成的“马虎”错误。

  第三,审题能力不足也是“马虎”经常发生的原因之一。很多情况下,大家会发现自己所犯的“马虎”错误是因为审题,比如感觉题目和某种自己以前比较熟悉的题型相象,而自己在考试紧张之下,没有完全审题就以为是那个题型,结果犯了模版错误。那么,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在考前总结中,对相似题型做针对性对比,找出其中的细微差别,作到对差别敏感。这样,一旦遇到这几种相似题型的题目,马上在头脑中反应出其间的差别,“马虎”也就不会发生了。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孩子来说,态度问题的转变对于“马虎”矫正至关重要!学加教育去年的一个学生小T(化名)就是这样,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是“马虎”是他学习成绩提高的致命弱点,每次模拟考试后的“马虎”失分都高达60、70分,对此,他自己并不以为然。在帮他分析问题之后,我们的心理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在把马虎当做自己的挡箭牌!”后来,小T及时调整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尤其在错题总结方面采用了专业错题本,很快针对难题和错题形成了解题线路,最后在2010高考中取得了510分的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态度的调整是根本性转变!

  好吧,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析和分享了“马虎”的有关原因、类型和案例,真正要收拾掉这个拦路虎,还需要大家认真去做一些案头工作,相信经过这个工作,你离自己的梦想会又近一步!最后,祝每个考生在2011高考中心想事成、美梦成真!

高考微信号

高考志愿通(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1
专业定位
适合专业测评
47029人已测试
2
海选学校
录取可能性报告
100139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2015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北京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重庆
  • 河北
  • 河南
  • 山东
  • 山西
  • 安徽
  • 江西
  • 江苏
  • 浙江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云南
  • 贵州
  • 四川
  • 陕西
  • 青海
  • 宁夏
  • 黑龙江
  • 吉林
  • 辽宁
  • 西藏
  • 新疆
  • 内蒙古
  • 海南
  • 福建
  • 甘肃
  • 港澳台

理科

  • 文科
  • 理科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
推荐阅读
聚焦
关闭评论
高清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