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质量?
推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同时,加快推进中职与高职一体化培养,适当扩大中职与高职“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和专业。2017年中职毕业生中,16.02%的毕业生升入高职或普通高校进行深造。在全省开展了中高职专业联盟建设、进一步落实中职和高职一体化建设方案,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课程设置、实训实习等方面加强衔接和沟通。狠抓中职学校教学诊断与改进,遴选诊断专家组成指导小组对全省中职学校进行指导与诊断。积极组织专业教师省级培训工作,推进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步建设。在学校试行开展了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学分互认、学籍互转试点。积极扩大社会培训的规模和范围,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构建完善实习就业管理服务体系
一是落实实习就业管理政策。我省进一步加强中职学生实习管理,抓好教育部《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工作,强化我省中职学生实习管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实习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中职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完善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工作体系。我省注重学校就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分管校领导实习就业工作培训会制度化,邀请国际知名企业和管理公司讲座常态化,校际间工作经验交流及时化。
三是坚持校园招聘专场制度。我省继续发挥校园专场招聘会(每所学校举办专场招聘会不少于1场)的作用,为学生实习就业、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需求搭建服务平台。专场招聘会还吸引了众多的家长参与,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欢迎。
四是探索多种实习就业信息分享方式。积极采用互联网技术采集数据,通过自建微信公众号向学生家长推送最新招聘信息、就业信息、行业资讯、校企联动资讯等。鼓励和支持学校与人才市场合作,开创网络招聘会模式,将行业部门的需求提供给学校毕业生,通过网络完成初步沟通。
畅通和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继续加大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作用,遴选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和高水平的师傅指导学生开展实训,让能工巧匠进校园。充分利用重点企业的人才、技术及设施设备优势,引入现代学徒制理念,在企业内部建立承担职业学校学生实践教学任务的实训基地。
加强重点骨干专业建设
继续全面实施以示范学校、示范专业为主要内容的“双示范工程”,通过统筹规划、集中财力,建成了一批与广东省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名牌学校和名牌专业,根据广东省产业发展实际,按照专业对接产业的原则,加强省级骨干专业建设,提升中职学校内涵发展水平。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是鼓励学校构建了全程化的就业教育,把就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形成职业指导“课堂教学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岗前教育为核心”的模式。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通、教师与师傅管理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素养融通的“三融通”目标,创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人、做事”的实习环境。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为学生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是健全和完善家校联系制度,帮助学生形成合理价值取向。健全和完善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多种形式,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加强对家长职业指导的培训,客观地帮助家长分析就业形势,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科学预测,正确认识中职学生就业的诸多条件,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保证毕业学生能够恰当地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
中职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话你知
随着中高职衔接通道的拓宽,技术技能人才立交桥不断的完善,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数量和比例会将进一步增大。
近三年以来,中职毕业生通过各种升学渠道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数量逐年增多,且呈现地区经济越发达该区域内升学比例越高的趋势。我省广州、中山、珠海、佛山等地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比例都在30%以上,而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升学比例偏低。河源、肇庆升学比例在15%以下,而清远、阳江等地区升学比例在10%以下。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多技能型人才,以技能为专长的中职毕业学生不仅有较充足就业选择权而且还会拥有更广阔的人生道路规划权,预计未来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会更好。
随着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更加重视,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将持续上升;同时,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特别是我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和升级,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强劲。
来源:广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