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同于我们对“文质彬彬”的理解,孔子谈的是思想和文采的辩证统一。我觉得高考作文也应如此。
累足成步释文气
如果把作文比作从银行中取钱,那么日常的积累便是我们存钱的过程,正所谓“种学绩文”,在此我强烈推荐大家准备至少一个素材本。有做摘抄习惯的人,慢慢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读完一个作文题目后,不需要抓耳挠腮,素材会自发地从脑海中如喷泉般涌出。这种感觉十分美妙,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实现,一个有效的摘抄本便是你的“神助攻”。
那么,我们的作文摘抄本上该记些什么?怎么记?如何发挥它的最大效用?
我个人的摘抄本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名家名著的经典名言、社会的热点新闻、洗练精致的词组和隐喻性的诗词。
前两者都不难理解,关于摘录词组和诗词你可能会有些困惑,但其实,有意识地摘录精致的词组并恰当的运用可以为我们的文章表达增添亮点,从而形成文气酣畅的视觉效果。
举几个例子,“凌空高蹈的道德煽情”比之于“出卖诚意的伪善”,“审美智识”比之于“对待美的品味与眼光”,“迭代和拓殖”比之于“不断地发展与进化”,是不是前者更容易给人留下文采斐然的印象?
此外,活用隐喻性的诗句则能帮助我们拟出一个有特色的文章标题。请千万别低估一个好标题的重要性,我曾读过一篇关于南京公祭的文章,其题为“谁该饮下黑色牛奶?”当时读到此题忍不住大赞作者匠心。“黑色牛奶”一词正是出自德国诗人保罗·策兰的代表作《死亡赋格》:“每日每夜/我们饮下黑色牛奶/为自己挖掘一座不再拥挤的空中坟墓。”
当然也要注意,活用的诗句不宜晦涩且应注意与正文有所呼应,切勿让匠心独运变成弄巧成拙。
现在,可能有同学要问了,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素材从哪里来、又如何摘录呢?
阅读的选择上,建议大家每周至少读三篇时事评论,如《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知名报刊,从中学习专业时评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