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高中国际班可能将引来新的变数——知情人士透露,教育部门已拟定《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对高中国际班进行管理和规范,明年1月正式出台。
这也是今年9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阼夭表态“正起草文件,对各种形式的国际部和出国班进行清理和规范”后,政策落地的重要一步。
在此之前,国际班一直处于灰色的擦边球状态——2003年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对中外办学的合作方式做出了规定,但高中班、出国班业务处于政策“夹心层”,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生建学曾表示,“如果中国的教育机构/高中没有实质性引入国外教育资源,只是以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例如校际交流项目、外国大学预科班、双联学位等,均不属于中外合作办学范畴”。
生建学也强调,将对高中阶段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收费、证书颁发等方面进行规范,严格审批、监管新申报、设立、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重点整治高中引入国际教材,举办留学[微博]预科班(即国际班)的行为”。
从此前教育部表态看,“从严”和“收紧”成为管理国际班的关键词,尤其是公立高中,“目前的收费不合适”。另外更有人民日报等媒体质疑公立校开公立班是否“占用公共资源牟利”。
但消息人士对多知网表示,相比此前管制为主的思路,即将出台的《高中阶段国际项目暂行管理办法》中相对放松了口径,部分国际班的身份也将被肯定。
国际班身份可能被扶正,这无疑对经营高中国际班生意的中介机构们是个巨大的利好,因为他们才是国际班模式背后最大的受益者。
《人民日报》此前报道,“目前国内重点高中的国际班几乎被教育中介机构承包了,很多班次是典型的国际贴牌,中外教育机构里应外合圈钱”。
据了解,目前这个领域里较大的两家机构是狄邦和中育。狄邦的主要业务包括国际高中课程、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美国名校升学指导服务三块,其中国际高中课程项目2002年启动,到去年已经和25所中学合作,建立32个国际课程中心,同时在校学生超过5000人。
中育成立于2003年,主打的是“第三方教育服务机构”运营模式,在研究实验、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高中国际课程、国际教育服务等方面,每年为全国千余所学校提供服务。
国际班被“扶正”,除了高中背后的教育中介机构们,另外一些可能受益的还有AP、IB、SAT等出国相关语言培训的机构和教师。(转自某论坛)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