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班”的泛滥 教育公平将何处安放?

2014年03月13日14:09  沈阳日报     收藏本文     

  课程体系设置混乱、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公办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陆续兴起,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2013年,教育部明确表示将对各种形式的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进行规范。今年,北京市将在中招中加强对公办高中国际班的招生规范,不再审批新的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3月12日《北京青年报》)

  笔者要为北京停止审批公办高中“国际班”的做法叫声好。近年来“国际班”往往成了“金钱班”“暴利班”,比如上述新闻报道,相比北京示范性普通高中每学期每生800元的学费,“国际班”的学费要高得多,且无统一标准,每年每生的学费从5万到10万元不等,还不包括伙食费、住宿费、校服费等。据报道,有的地方“国际班”一年需缴纳的显性费用,甚至可达十三四万元。

  当公办高中“国际班”成了“暴利班”,教育的公益属性恐怕荡然无存。教育首先是公益事业,尽管它可以“产业化”,但绝对不能抹去其首要的公益属性,绝对不应该把它产业化。而蜂拥而上的“国际班”,似乎成了教育产业化的新渠道。正如业内人士所言,“如果主管部门不整肃这个行业……它就是一个利用公立教育资源、打着国际教育名号、实际是出国培训的暴利行业。”

  “国际班”的暴利或会造成新的教育不公。纯粹比拼金钱的“国际班”,颇有导致基础教育贵族化的倾向。笔者曾经听说过,一位学生家长[微博]曾有这样的担心:“国际班”学生享受着公立教育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对其他学生来说明显不公;经济差距带来的所受教育质量的差距与鸿沟,可能会造成下一代人在经济水平上的再度分化,从而走向恶性循环。

  对有富裕学生和家长来说,“国际班”的暴利也未必物有所值。新华社曾披露,一些“国际班”缺乏“国际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安排不协调,教学质量难提高,所谓的“国际精英教育”等宣传只是空话。交纳了昂贵学费,也不一定能让孩子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化的沟通意识、交流能力。不少“国际班”为帮助学生参加“洋高考[微博]”,也搞功利化的应试教育。

  更有甚者,为多揽生源、谋取暴利,一些“国际班”往往成了“忽悠班”,许下各种承诺却难以兑现,对学生构成一种欺骗。有的还将“国际班”承包给留学[微博]中介,成为中介机构的“广告牌”;或与国外“野鸡大学”联办,成为“野鸡大学”的“招生办”。

  从种种迹象来看,“国际班”的泛滥及对暴利的过度追求亟须整治,以确保教育的公共事业属性。期盼有更多地方停止审批公办高中“国际班”,严格监管现有公办高中“国际班”,大力整治“国际班”追逐铜臭的行为,试想,当高中(尤其是示范性高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教育经费,被少数人占用,教育公平又何处安放?(责任编辑:王中正)

  新浪教育现面向广大家长诚征:1、驻站作者;2、VIP家长;3、家长联盟成员;详情请点击报名链接:http://t.cn/8sbRAXq

  微博:@国际学校家长圈

  微信:国际学校家长圈(公众号:ischoolQZ)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国际学校频道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