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贵峰
“广东户籍人口7900万人,常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3100多万,总人口达到1.1亿,另外还有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1100万”,所以“尽管河南、四川是人口大省,但是不少河南、四川等外地人来广东打工,实际上广东成了全国的第一人口大省。”——日前广东省人大分组讨论会上传出的情况(《南方都市报》1月28日)。
我们注意到,伴随“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这一判断之后谈到的是,“广东外来人口太多”、“电力紧缺”、“铁路运输瓶颈突出”等议题,也就是说,“第一人口大省”是作为“人口压力大、资源紧张”等经济发展面临的矛盾、问题的背景提出的。
毫无疑问,人口多,所以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重、压力大,是我们面对的基本社会现实。不仅是广东的省情,也是人所共知的首要国情,在这里笔者无意就此再次展开讨论。笔者想说的是,每当“人口多”尤其是“外来人口太多”这样的话题出现的时候,除了“资源紧张”“发展受制约”这些论述外,人口本身作为资源,是财富与价值的最终创造者和落脚点。社会、政府对之应负的责任,是否也应该被同样关注和重视呢?
很明显,广东既是人口第一大省,外来人口最多,也是经济第一大省,这两者之间无疑是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的:没有前一个第一,后一个第一是难以实现的。更为重要的是,与数千万外来人口为当地创造巨大财富、生成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相比,社会和政府为他们承担的责任、提供的回报是不成比例的:除了多年徘徊不前并且还常常被拖欠克扣的工资外,他们往往一无所有。恶劣的工作条件、医疗养老保障没着落、子女入学困难……游离、漂泊在这些打工之地,除了贡献最美好的青春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无可避免的归宿只能是回返原籍、终老故里。——在这种现实背景下,把他们和本地人口放到一起谈1.1亿的人口压力,抱怨外来人口太多,我以为无论从经济事实还是从社会道义上讲,都并不是恰当的。
同样是针对外来人口太多,资源紧张,最近北京有政协委员提出建立限制外来人口的“人口准入制”。“各种资源的人口有限,严重制约了北京的发展”,“这些人素质比较低,长期没有工作后,往往会铤而走险,给社会治安带来不安定因素”,正是其立论的主要依据。
——为什么每当需要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的时候,廉价劳动力之类话总被一些人津津乐道、挂在嘴边,而一旦到了到了讨论矛盾问题的时候,资源紧张、社会压力的矛头总是首先要指向“盲目”“低素质”的外来人口呢?难道资源困境主要是他们造成的,他们才是当地资源更主要的榨取者?
我们现在讲“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这里的“人”当然是包括外来人口在内的所有人,“和谐”也是本地与外来人一起,无贵贱、无身份差别,权利与责任对等、平衡,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融洽的和谐。如果我们总是把一些人当作另一些人的“本”,总以为某些群体是另一些群体和谐的代价,因而要将他们排除在外,只要当统计成本、计算矛盾的时候才想起他们,那么人本、和谐的美好追求恐怕就只能是镜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