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应对焦虑:你是金融危机下那只黑天鹅吗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29日 11:36   中国青年报

  编前:

  曾经,欧洲人在他们的言谈与写作中,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称为“黑天鹅”。然而这个不可动摇的信念,随着澳大利亚第一只黑天鹅的发现而崩溃。

  在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求职似乎成了一件难上加难的事——大人物们纷纷唱衰,你也不被身边的朋友看好。此时,你需要做的,是积极应对焦虑,让意外进入你的生活。

  就像那只黑天鹅。

  面对危机,无望被一再确认

  3年前,很多本科生毕业时,都认为自己如果上了研究生,将来的职业起点会高出许多,并坚信这种投资有足够高的性价比。但这种期望随着雷曼兄弟的倒闭,成为一种失望。

  这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给大学生带来的就业焦虑,也是非常明显的。

  小江是小梁的男朋友,3年前两人研究生毕业时曾相互鼓励一起考博士。结果小梁没有小江幸运好,考博未成的她只好找了一家学校当老师。带着优越感以及在未来将承担更多责任的小江,开始了3年的博士生之路。然而今天,小江突然发现自己失去的似乎更多——3年前他不屑一顾的那所学校,现在就算他打破脑袋都不可能进去了。此时小江的压力已经不仅仅是工作问题,还有写在女友脸上的期望。

  他失眠了,开始夜夜做噩梦,精神越来越憔悴。小江考虑过继续读博士后,然而,两年之后又会怎样呢?小江逼着自己不去想那么远:“未来既然无法预料,干脆不去想。”

  这个世界很大程度上是由信心维系的,雷曼兄弟等投行的倒闭,使社会整体信心受到打击。在校的大学生,作为一串多米诺骨牌的最末端,谈到未来,也开始从美好憧憬转而成为严重焦虑。有责任感的学生开始失眠并沮丧不已:“我会不会毕业即失业?”

  小刘是思想政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即将毕业。一段时间以来,他始终被这种焦虑包围着,四处求助:我该如何选择未来?

  老师们很认真地告诉他:“现在不考博还干什么呀!”“3年后经济形势会好起来的,正好趁这3年拿个博士学位。”“现在找工作,完全是自找死路,还是在学校多待几年吧。”……

  结束了这场谈话,小刘更茫然了——他本以为会得到一些鼓励与信心,没想到进一步确认了未来的无望。

  焦虑是一种动力的启动状态

  让我们站得远一点儿来看看小江和小刘的心理历程。

  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使他们有一种对未来的失控感。这种失控感引发焦虑,于是人们习惯性地把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极端化。

  一旦被极端的情绪所控制,人们通常会有两种反应:fight(战斗)或者flight(失控)。小江的极端化表现是,既然未来已经完全失控,就业市场如此不景气,不如选择延迟面对;而小刘则是准备着去战斗,但没有得到肯定与信心。

  但如果换个角度看,焦虑也是一种动力的启动状态,接下来怎么应对才是积极与否的关键。更多的人寻求的控制感,是对未来重新做出准备、预测。但这只是一个幻想,因为“黑天鹅”的存在意味着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在意料之外,又影响深远。

  所以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应该是去获得别人给你未来的一个确认与预测,而应该学会系统地应对当前的焦虑以及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应对焦虑的本质,是应对焦虑所引发的fight或flight。flight时,人们的表现就是放弃、回避、退缩,陷入悔恨与自我安慰中,这有可能引发失眠、急躁、敏感、自卑,甚至产生极端化行为;fight时,人们则开始主动寻求信息与机会,更有自我突破的意识,去做一些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小江处于flight状态,而小刘则是在fight。只是,如果小刘的fight更有计划性、系统性,也许他会得到更满意的答案。比如,他不去问老师自己该做什么,而是问老师“如果我考博士,将来都有哪些工作机会?”“我现在很想去××机构,不知哪位老师有认识的人推荐认识一下。”“我现在正在面试一家企业,希望老师能给我写个推荐信。”也许这样,他会得到更多的信息与信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更多关于 大学生 就业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