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之前我们一起分析了关于选择职业和行业的问题,它是你对于“做什么”的回答。那么假设你敲定了这个主音,其实你还有一些伴奏可以选择,它们同样也是实实在在的问题,比如“谁将成为你的雇主”“在哪里工作”。
关于前者,在这一节中我们提供三个表格供大家参考,分别如下。
(1) 表2-4-1为不同类型企业的制度、文化和发展前景比较;
(2) 表2-4-2为不同类型企业招聘大学生的比例(附各项就业指标);
(3) 表2-4-3为本科主要专业的企业流向(附毕业半年后薪资);
关于后者,我们将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中为大家详细分析。
2.4.1 选雇主,看文化
就像选择职业时,我们特别在意职业的具体环境一样,当决定是否进入某个企业(或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时,你也会在意它的环境,而这种环境的核心就是文化,它决定了工作的气质与氛围,并且将深深影响着你的工作习惯和今后的职业发展。
在表2-4-1中,我们将不同类型雇主放在一起进行直观的比较。
“大四临近找工作的时候,可谓雄心壮志,那个时候可以说一门心思想进入政府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去民营企业就业,但真的到民营企业上班了,发现民营企业与自己想象中的样子完全不一样,这些企业在用人机制、考核方式、奖惩机制等诸多方面有着比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更明显的优势。”
仅仅毕业两年的周阳已经是山东某策划设计公司的部门经理,这位刚刚毕业两年的小伙子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和能力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喜欢。
“我对我现在的工作很满意,在这个地方不仅能够找到展示自身所学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公司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轻松自由的工作氛围,特别适合年轻人成长,许多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都能迅速融入这个环境中,并在业务和个人素质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周阳总是很高兴地评价他现在的工作情况。
但事实上,周阳对于民营企业的了解和看法,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而是在这个单位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才有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当初找工作的时候,周阳参加了几次公务员考试,还曾去上海、南京等城市“赶考”,但都没有结果,他再次向多达10多个事业单位投送了简历,结果还是让他一次次失望。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他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焦急,也就在那个时候,一些同学反馈回来的关于民营企业的情况介绍让民营企业逐渐进入了周阳的视野,“为了了解民营企业的发展情况,我和几个同学专程到济南、青岛等地的几个民营企业考察过,进入这些企业后才发现,它们发展得如此之好,不仅办公环境好,更重要的是,一些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职工培训等方面给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于是在考察了四五家民营企业后,周阳决定与济南市的这家设计策划公司签约。
其实,刚到这家民营企业上班的时候,看着与自己情况差不多的毕业生进入了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周阳心理上还是有一定的落差,于是自己也计划着在这家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者事业单位招聘,并不打算在民营企业工作一辈子。
然而,让周阳想不到的是,他上班第一天,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就给他办理了劳动部门规定的各种保险等,公司领导还专门安排新招聘的员工报名参加各种业务和技能培训班。“企业在对待员工的态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让我感觉到我所在的单位是一个有长远发展目标和美好前程的企业,在这样的企业工作将对年轻人的成长很有好处,与那些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学一点不差,而且更充实也更有干劲,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对公司及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
从2-4-1和周阳的故事中我们看到,其实不能简单地评价哪一类用人单位好或是不好,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在文化和待遇上各有不同,但这种差异不是以优劣来划分的,打分的标准在每个人心中自有定论。
但是,企业文化是择业很重要的方面,它不仅关系到你工作的热情、心情和待遇,更会影响到你的个人成长、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的培养,以及长远的职业发展等很多重要方面。因此,在到某个企业求职之前,了解它的文化和氛围,将是你必须要进行的一项工作,并可能会直接影响你的最终决定。
2.4.2 选雇主,看招聘需求
“民营企业/个体已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麦可思最新完成的“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个体共雇用2007届本科毕业生73.3万,占本科毕业生就业人数的36.2%。而本科毕业生在国有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和非政府的非营利组织的就业比例分别是26.4%、23.5%、12.3%和1.6%。
与这些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首选的仍然是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以2008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为例,报考人数为281 899人,比2007年增加了9万人左右,招考人数与报考人数比例为1:53。
山东大学某学院研究生孙强也是这次考试的参加者,虽然年前,他已经与某股份制银行签约。孙强说,自2007年10月份开始漫漫求职路以来,他参加过面试的单位不下40余家,其中,大部分是股份制银行或大型国企,这固然与他所学的经济类专业有关,而这些企业丰厚的待遇、稳定的职位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是他无法抗拒的。虽然屡屡碰壁,他仍在努力试图叩开其中一家的大门。
孙强坦言:“民企并不是我的第一选择,福利待遇是主要原因。”他举例说,一个应聘到北京某大型国有企业的同学,起步年薪十多万,工作满一定年限后,还能获得住房一套,任何一个民营企业对待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会如此“慷慨”。另外,他认为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用人及企业管理制度,他担心不能获得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对于民营企业,他可以考虑的仅限两类:规模大的股份制民营企业和发展得好的房地产企业。
与小孙抱有同样求职心态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当我们谈到各类企业招聘大学生的供求问题时,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从表2-4-2中,我们可以找到更详细的答案。表中按学校类型分别列出了各类型用人单位对“211工程”高校和其他院校本科大学毕业生的招聘比例、给付薪资等情况。容易看到高薪的用人单位,如外资企业对工作能力要求更高。而招聘比例由各个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规模决定,与毕业生的能力关系不大。工作满意度的相似表明各类用人单位中其实都有让能人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企与外企的待遇最为优厚,因此很自然地,这两类企业在实际招聘中就更容易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对于每一个求职的毕业生而言,既然同等职业条件下,外企与国企的待遇、环境最为优越,首选它们是很自然的想法,但是你也需要做好更充分的、迎接更激烈求职竞争的准备。而另一方面,你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自己的情况对各个企业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