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造就业竞争力 主动追求择业自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05日 10:04   新浪教育

  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只有当我们真正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保持理性的期待时,才能在工作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尊严,才能在未来的择业中获得更多的自由。

  2009年,无论是国家频频出台的政策,还是各类媒体的报道,都体现了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我们看到,造成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也有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差异,当然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每年都有不少的大学毕业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从一毕业就面临失业。然而,在庞大的失业队伍中,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人并不是自始至终都没有可以就业的机会,往往由于对工作的期望值较高,或者一开始设定了很多先决性的条件,比如个人兴趣、就业城市、薪酬待遇、户口和工作环境等,主动放弃了自认为不太适合的工作机会,等到后来机会越来越少而不得不调整就业目标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了选择。

  每个人都需要一份工作,每个人对工作都有着自己的期待,这种期待往往会随着个人能力和价值贡献的变化而变化。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作为青苗被选择,我们所能够展现给用人单位的资本只有学过的知识和未来的潜质,从投资回报的价值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是“负资产”,用人单位肯定会选择投资风险最小、回报周期最短的毕业生。而对于我们而言,最需要的是能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潜质转化为业绩的工作机会。所以,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积极的就业,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能力,做出业绩,不断拓展行业的人脉资源,才能够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中获得真正的自由。

  一般来说,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总会面临两到三次重要的转型。你最开始从事的工作很有可能不是你长期要做的工作,你长期在做的工作也许并不是你内心深处最感兴趣的工作。如果能够将个人的兴趣和所从事的工作结合在一起,这固然是最为理想的结果。但是对于毕业生而言,工作的机会永远是第一位的。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先就业再择业,这是最为理智也是最为睿智的选择。否则,才华横溢的你在期待未来会更好的时候,很有可能连眼前的机会都流失掉了。

  那么,如何让自己从一个有才华的人变成一个有工作的人呢?我重点谈一谈如何打造就业竞争力的问题。什么叫做就业竞争力,简单的说,就是面对一份工作,你拥有比其他人更适合的资源和条件。这种资源和条件一般不是某种单项的技能,而是不同技能的组合,有的技能有相对固定的评价标准,比如说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人英文水平普遍要强于没有通过考试的人,TOEFL、IELTS成绩高的人英文水平又要更强一些。有的技能要通过面试来进行观察,比如说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目前还没有哪一个证书能够说明谁的能力更强,你不能说通过四、六级考试的人的沟通能力就一定比没有通过四、六级考试的人强。

  打造就业竞争力。我们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人的就业竞争力都是相对的,一个人不太可能胜任所有工作岗位的要求。即便像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众望所归,但是他的才华作为政治领导人是优秀的,但要让他去当球员打NBA,即使倒贴钱估计也不会有教练让他上场。就像歌德永远也弹不出莫扎特的乐曲,莫扎特永远也写不出歌德的文章。所以,在招聘领域有这样一条准则:最低合格标准原则。即让那些符合最低标准的求职者全部进入,然后通过面试来挑选最合适的人。也就是说,很多人和你竞争,只要你进入到面试的环节,最后的结果取决于你在面试中的表现。也许并不是你认为的那个最厉害的人最后成功,因为才华最为出众的人不一定适合这个岗位的要求,这个岗位也不一定能够满足才华最为出众的人的需求。所以,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竞争力体现在你比别人强一点点就可以了。

  其次,要积极主动的发掘和培养就业竞争力。从实际情况分析所学专业、个人兴趣和家庭人脉是获取就业竞争力的三种主要途径。第一,从所学的专业来寻找。一个人的才华和能力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虽然你可能不喜欢所学的专业,但是毕竟付出了四年的时间,专业对口的工作相对而言是最好找的。第二,从兴趣和特长中寻找,如果所学专业对你的就业实在没有帮助,我们完全可以从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中寻找就业竞争力,当然前提条件是这种兴趣和特长可以转化为真正的应用能力。我曾经面试过一个毕业生,大学期间学的是制药工程,但是他对这个专业根本提不上任何的兴趣,天天逃课,两门课不及格,临近毕业前学校专门组织了一场考试才让他获得了毕业证书。大学期间,他只对两门课感兴趣,一门是大学英语,一门是科技英语,这名同学苦学英语到了旁若无人的地步,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背单词,每天晚上都是带着耳机听着英语节目甜甜的进入梦乡。在参加新东方的面试时,他的表现超过了许多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最后顺利的成为一名新东方的老师。所以,你可以不喜欢你所学的专业,但是你绝对不可以浪费你的时间。第三,从家庭人脉中来寻找,找工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信息战的过程,需要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因此,大学生朋友们不要羞于开口,要主动利用和家人聚会,和亲戚朋友沟通的机会捕捉就业的信息。获得信息之后我们才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推销。

  最后,就业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细节上。有很多的同学专业背景不错,笔试的环节发挥得也很好,就是忽略了一些小的细节导致最后结果的失败。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清华紫光做人力资源,当时和我一起竞争的有很多是北大、人大的科班生,还有一些海归。我当时所学的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学习的过程比较轻松,就业的时候比较郁闷,好像什么都靠得上,好像什么也没学会,最后的时刻总是被淘汰的第一选择。经历过很多次的失败,我也没有抱有幻想,但最后清华紫光选择了我。

  我们都知道,大学生找工作一般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广泛播撒简历,往往石沉大海,二是勇敢参加面试,常常受尽打击;三是接受试用期考核,结果不可预料。每个环节都会淘汰很多英雄好汉。当时在第一个环节,我的简历基本没有过人之处,侥幸留下来的唯一原因就是在求职信上我写的第一句话,尊敬的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邢经理,我希望应聘贵公司人力资源专员的岗位。这一句话一下子打动了人力资源部负责挑选简历的人,因为大部分人的简历基本上是一个版本,求职信千篇一律的是尊敬的人事部负责人,还有两个斜杠,先生或者女士,让看简历的人自己对号入座。很显然这是没有吸引力的。当他们看到我的简历时,也许认为我和邢经理以前认识或者有点亲戚关系,就让我蒙混过关了,当然这是开玩笑的。因为我在投简历之前上了几次清华紫光的网站,很容易就知道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名字。反正就算进入下一轮。到了面试的时候,有一个环节要进行人格心理测验,在答题的时候,我的余光观察到斜对面有一个哥们非常紧张,使劲地抓头发,脑门在流汗,原来他只带了铅笔没有带橡皮,我就把橡皮分了一半给他,结果就是这个小小的细节帮助我获得这个岗位,原来这个抓耳挠腮的人是主管人力资源部的集团领导,那天的测试他想体验一下。他给我的评语是善于观察环境,主动和别人分享,这是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最为重要的素质。最后,我就顺利地进入到清华紫光工作。

  尽管直到正式工作之前,我都不清楚人力资源工作具体是做什么的,也谈不上是不是感兴趣,但是我知道这个工作机会对我非常重要,而且也没有因此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就这样一干就是近七年的时间,从清华紫光到新东方,一直从事着人力资源的工作,直到2007年调到哈尔滨新东方学校担任校长。

  在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包括做校长的近十年的时间,每年我都要接触大量的毕业生,有很多的人最终成为了我的同事,也有很多人和机会失之交臂。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大学生往往会有两个认识上的误区,要么把自己看的过重,期待值很高,比如说工资低于某个数字的坚决不去,要下车间进行实习的岗位坚决不去,需要大量加班和出差的工作坚决不去,不能落下户口和档案的单位坚决不去。这样的做法,会让自己的就业选择受到很多的限制。要么把自己看的过轻,没有期待,完全放弃了自己的合理需求,现在经常报道的一些“零工资”就业的情况就比较典型。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可取的,其结果往往会给自己造成伤害。

  当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就业投向关注的眼光时,也许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能够有所改善。但是任何时候外因只能通过内因来起作用,政策永远只能是一种导向,要想尽快获得一份工作的机会,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只有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只有当我们真正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保持理性的期待时,才能在工作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尊严,才能在未来的择业中获得更多的自由。

  本文选自《新东方官方BLOG》的博客, 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就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