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高管:毕业生走入职场必修五大技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7日 10:35   新浪教育

本文选自《教育在路上》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了解毕业生初入职场的腼腆与不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特别希望在教学环节能给学生一些实训,让他们顺利度过人生这次充满挑战的转折。

  又是一大批毕业生即将踏入职场的时刻,职场新人们将带着幢景,完成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换。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繁重的工作职责,身边的一切都在瞬间变化迥异。职场新人们拿到毕业证书后,其实还面临着很多职场新功课需要继续修炼。

  功课一:合作分享

  汉语里有个很重要的词叫“人际关系”;日语里也有类似的词叫做“人脉”,所谓人脉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管理学家用的词叫“团队”,这个词在现代化的公司企业里已经深入人心,强调团队制胜。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开展的基础和保证。职场新人要学会多跟别人分享看法,多听取和接受老员工的意见;坚持原则,同时又善于变通。在适当的时候要采纳他人的意见,在不违背大原则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出妥协,这样你的人际关系才能融洽,工作起来才能顺畅,左右逢源。同事之间的情谊是在工作中培养起来的,团队精神也是通过一次次磨合、理解、迁就锻炼出来的。作为新人,有合作的意识会更受欢迎。

  功课二:良好的职业心态

  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关键是如何去看待。初入职场的新人要尽快树立职业心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有它的规律,我们不要只盯着它不合理的一面不放,就像人无完人一样,没有一家企业是完美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每个同事都有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对于初入职场的大学生来说,要多看到企业能够给你的一面,看到企业和周围同事能让你学到的东西,这样就会干劲十足。最重要的是学会忍耐,千万不要用你的习惯去改变环境,而是要学会“入乡随俗”,适应新的环境,磨练自己的心理素质。

  功课三:不做“草莓族”

  “草莓族”是对一些学历高但操作能力差、重外表物质但“命令不得”、“说不起”、“抗压能力差”的职场新人的概括,他们像草莓一样看起来光鲜亮丽,但经不得批评,受不了挫折。

  一个初入职场的新人,面对工作压力,只能咬牙挺住,逃避和退缩都不是明智之举。尤其在羽翼未丰之时,千万不要为了逞一时之快轻言放弃。对于新人而言,磨练、积累、提升是当务之急。此时,具有更强的承受压力的能力,以及根据现实环境调整自己期望和心态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业务,并在工作中摸索窍门,掌握经验,熟能生巧。在做好本职工作、积累职场经验的同时,可以积极为职位提升和下一步工作积累资本。为了未来的发展,你甚至可以“自虐”地说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功课四:在职场也得会“潜水”

  现在网络上流行“潜水”,很多人隐秘地观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动表露自己身份、发布信息和回复他人信息。会游泳的人都知道,要想学游泳,想让自己能浮在水上,重要一点是必须要将自己全身潜入水下,练习憋气。这个过程并不舒服,甚至还会呛水。但是当你能享受自由游泳的快乐时,潜水的考验或痛苦都是值得的。

  其实,职场新人也应该有这种“潜水”意识。学会积累,学会容忍,是每一个新人的必修课。只有让自己潜下去之后,才可能更好地浮上来。所以要勇于面对问题,并感谢所有给你挫折感的事情和人。当你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之后,就是你真正提升能力、获得成就感之时。痛苦的过程直接影响你修炼的成果与境界。

  功课五:不同以往的沟通技巧

  单纯的学生时代,你可能习惯了有一说一,直来直去,职场可不是这样的。我并不是鼓励入职新人学会违心地说话、虚伪地办事,而是要在工作中注意学习新的技巧,让自己工作起来游刃有余。

  看过《杜拉拉升职记》的话,你对工作中邮件扮演的重要角色一定有所领悟。尽管近在咫尺,但很多公司(尤其是外资企业)仍十分提倡通过公司邮件进行内部沟通。用公司邮箱进行上下级、内外部的沟通,邮件上可以一目了然,有据可查,既体现了流程上的正式,一旦发生问题,还能避免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当然,在选择发送、抄送对象时一定要明确知晓的尺度和范围。

  此外,一个成熟的职业人士绝不会用公司邮件系统发送个人信件。对于大部分职场新人而言,“职业成熟度”往往决定了你商业价值的高低,而这正是需要在细节处慢慢修炼的。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职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