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线城市第二封信:挑来又选去好马回头
对一些人而言,逃离北上广是一种解脱或是创造机会,但对更多人来说,“我要逃”只是一时的发泄,因面子问题、工作机会、薪水等问题,真要离开却发现走不了。此外,相对于大城市,到了二三线城市的人发现,当地更依赖裙带关系,要出人头地也处处碰壁。一些人虽逃出去,但最终还是成了“回归族”。
【心情故事】
故事甲
文化落差难适应
4年前,“马齿徒增”(网名)来到北京顺义,租下了100亩地,在这里,他种过中药、黄豆、玉米,没有盈利,但“得到了许多快乐”。然而,年复一年地赔下去,逼着他不得不改变。从去年开始,作为中科院植物所硕士的他开始培育草莓苗,卖给周边农民,就这样,他的娱乐成了他的工作。
如今,“马齿徒增”在自己地里呆的时间已经很少了,他亲手搭建起来的房子,住的都是他雇来的工人,在另一个地方,他又租了50亩地,依然培育草莓苗,一棵成品草莓苗可卖3元,这算不上好生意,但至少能让他从对未来的恐惧中,暂时摆脱出来。“马齿徒增”呆了4年,但至今也无法融入那个文化氛围中,他雇用任何一个当地人,全村的人都会说他的坏话,诱导“马齿徒增”开除这个人,以增加自己被雇用的机会,这种游戏循环往复,永无止期。
故事乙
在老家找不到工作
“你相信吗?在老家,我找不到工作。”张军有时把名字写成张君,他已习惯地把它当成自己的名字。许多房屋中介的业务员都会给自己重新起名字,重要的是足够响亮,客户好记。
房屋中介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张军再一次面临失业风险。还好,在燕郊他买了房子,在房价飞涨的那段日子里,他一度想把房子卖掉。
回老家,房子是便宜,但找不到工作,“我出来这么多年,也没几个熟人了,办什么事都不方便”。张军曾离开北京一年,在老家开了一家超市,但最终无法适应那里的环境,在别人非常规手段的“竞争”下,只好又到北京。对比于家乡,“还是北京好活人”。
故事丙
办什么事都不方便
从事媒体工作的平平(化名)一年多前曾因为生活压力大,感情又失意,而选择离开上海这片伤心地,回到老家。不过,上个月她决定回到上海,回到旧东家上班。
她说:“我大学毕业就留在上海工作,家人也都在外地打工,回到老家没几个熟人了,办什么事都不方便,待遇也比较差,而且还不习惯那里的生活。正好前老板向我招手,我就第一时间打包行李回上海。”
【逃亡地图】
逃向哪里找幸福?
去向一:二三线城市
有学者认为,白领回流二三线城市,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如果这些“逃离北上广”者真的是二三线城市的福音,那么为什么不是源于这些城市的真诚召唤与优厚待遇,而是一种被动的收受?
去向二:沿海城市
如果生活工作在像大连这样的海滨城市会怎样?气候宜人,环境清新。然而,在这里能找到幸福了吗?其实未必。希腊现代诗人卡瓦菲斯在 《城市》里写道:“你将到达的永远是同一座城市,别指望还有他乡。”而“幸福感”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指向于居民的心理感受层面。
去向三:回老家
回到长大的地方。也许那里并不富足,但是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许那里地方不大,但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不用为房租和搬家发愁,也不用在失去工作时感到异常焦虑,其实家还是最后的依靠。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指出:回到家乡,由于父母无权无势,更是死路一条。
给北上广的决心书
亲爱的北上广:
我们被你的风姿所吸引,发誓一生陪在你身边。
我们知道,这些年,很多人离开了你,你倍感委屈和孤单。你不明白,你为他们提供了最华丽的舞台、最优厚的待遇、最快捷的资讯,可是,还是有很多人逃离。他们不懂你的心,他们在困难面前选择了逃离,他们是逃兵,这样懦弱的人不值得你去自责。
人欲成就大事,必忍常人所不能忍,无论遭遇怎样的困苦艰辛。在我们看来,踏实工作,努力提升自己,适当释放压力,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脆弱。换个角度想想,中国目前的社会阶段,在哪没有压力,回二线城市,回老家,就有好的发展吗?
其实,人只要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已经逃离不了拼搏的现实!我们不认为逃离是明智的选择,我们既然选择了来到这个城市,那么这里肯定有吸引人的地方。为了自己的选择你就应该坚持,不要对她横看竖看都是抱怨,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中国还有句俗话,叫衣锦还乡。连个人样都没混出来就从大城市撤退?绝不!在这里,生活的自由度和成功的机会是其他城市远远没法比的。
回到老家或撤退到二线城市,就等于放弃了出人头地的机会。现在卑微地苦熬,是为了将来的功成名就。逃离北上广,是懦夫的行为。即使再难再苦,我们也会选择坚守,为了我们心中的梦!
坚守一族
张荣妹/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