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能够执行?”的真实意思是“这根本行不通”;“真的吗?”这句话,其潜台词是“胡说八道”……最近,随着职场菜鸟的纷纷入职,一篇网上流行的“职场黑话大全”又被重新挖出来,成为新人的入职宝典。有人指出,职场如战场,如果读不懂这些黑话,很有可能处处受挫。
新人不懂“黑话”屡遇挫
小陈是去年刚入职的公务员,平时工作努力,同事关系也不错。去年年终,一年一度的评优工作开始了,领导挑选员工逐一谈话。轮到小陈时,领导一句“小陈啊,你去年表现很好”让她兴奋了很久。可让她看不懂的是,凡是被领导请去谈话的同事都哭丧着脸,而没被请去谈话的却都有几分窃喜。几天后,“年度优秀”结果出来了,当选的恰恰是没有轮到谈话的。
“后来我总算弄懂了,这是领导的一贯‘怀柔’政策,而且说辞都一样。”小陈随后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凡是领导想批评一个人时,都会以几句表扬的话为开场白,对这些“表扬”,自然不用太当真。
而“职场菜鸟”小徐也碰到了类似困惑,一天晚上,部门经理带他一起见客户,由于平时不太喝酒,性格又内向,小徐一直闷坐一边,听着经理和客户插科打诨,决定就这样蒙混过关。没想到,在酒桌上,经理半开玩笑半认真得对他说道:“小徐啊,你比较严谨。”而且一连说了四遍。
这让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在学校里老师这样评价我,我肯定很高兴,可是在这种场合说这句话,我感觉有些心虚。”
第二天,他向公司前辈请教,前辈一拍大腿连呼不妙:他这是说你放不开啊。可惜小徐明白得太晚,以后凡是这样的场合,经理都不带小徐出席了,而且对他也渐渐疏远了。
“黑话大全”被奉为宝典
一位职场人士说,所谓“黑话”,就是一些口是心非的反话。职场如战场,如果听不懂黑话,很有可能闹出笑话或被疏远。比如领导说:“耽误大家2分钟时间,开个会。”千万别以为会议真的只有两分钟,很有可能一开就是两个小时,而如果领导说“考虑考虑”很有可能就是“没啥好考虑了”的潜台词。
最近,正值职场菜鸟入职的高峰时节,网上一篇名为“上班族黑话大全”的帖子被重新挖出,成为不少职场菜鸟信奉的“入职宝典”。
记者看到,帖中列举,如果有人嘴上夸你“格外出色”实际意思是说你“目前还没有犯错”;如果有人口头说“我了解”,其实心里在想“这家伙究竟在说什么”;而老板表扬你“沟通能力强”,可能是暗指你常打电话聊天;称你“为人随和”,代表你可以随时被解雇;说你“眼光长远”,其实是指责你总是一再地拖延工作……
“懂了,如果老板这样说千万要小心了。”“完了,老板经常说我为人随和,原来是这个意思……”不少网友回帖。
职场前辈
所谓“黑话宝典”只能供参考
采访中,记者发现,近半职场人士对网上流传的“黑话”有所耳闻,认为可以帮他们读懂“暗语”。但是“黑话”并不像网上流传得那么盛行。“这明显夸大了职场的人心险恶。我觉得职场‘黑话’只是一种婉转表达意思的方式。”
在一所重点中学担任语文老师的程小姐告诉记者,老师在给学生写评语的时候也经常说“黑话”,比如调皮捣蛋就叫聪明有创意,看上去傻乎乎的就叫“文静乖巧”。
“这也没什么,一方面教育应该以鼓励为主,另一方面,虽然家长都知道评语的潜台词,但是如果真的直接评价孩子,家长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程小姐告诉记者,办公室就曾遇到过因为老师评语太直接而有学生家长冲到校长那里告状的情况。
“职场说‘黑话’跟老师评语用‘黑话’也许是一个道理吧。”程小姐说,“至于同事之间,尽量不用黑话。上班已经那么累了,还要费力猜别人说话的意思,烦。”
一家外企人事经理告诉记者,职场中辨别是否说的“黑话”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有些人对喜怒哀乐从不掩饰,有些人则喜欢反过来表达情感。
“所以‘黑话宝典’只是给职场菜鸟提供了参考,重要的是了解说话者一贯的表达方式和当下的立场。”
链接
●同事的暗语
我了解,我了解。(这家伙究竟说什么呢?)
不好意思,我并没有参与这项计划。(别烦我,这件事跟我有什么关系?)
他可能不太熟悉这件事情。(他脑袋里面装的是糨糊!)
我会试着把这件事情插进工作进度中。(你小子怎么不早一点儿交代?)
所以你不太满意这件作品?(该死的,你又想挑剔什么?)
我当然也很关心。(谁有空管这事啊!)
●领导的暗语
沟通能力强(常打电话聊天)
思维敏捷(能迅速找到借口)
善于社交(能喝)
踏实忠诚(在别的地方很难找到工作)
工作态度热忱(固执己见)
为人随和(随时可以解雇)
本报记者 瞿艳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