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骂娘” 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人就“立”起来了;弗洛伊德鼓吹杀掉父亲,儿子就“立”起来了;造圈一族总结说:大丈夫就是要敢破敢立,所以他们开骂了,还是从祖宗辈儿开始骂起。当然,光骂还不够,骂即发也,还要扯起大旗发自己的宣言。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鲁迅这些年没少遭人骂过,一通开“骂”没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是:“我们要颠覆现有文学秩序。”新诗人就爽脆多了,他们宣称“Pass北岛”、“Pass舒婷”。而从此之后的诗人们也都抓住了“骂而发”这一省时省力、神速造圈的不二法门,活像地里的韭菜,今天忽啦割倒一片,明天忽啦又长起一茬。 自个儿骂自个儿的“娘”,为的就是彻底撇清和母体的关系,完成与母体的剥离,六亲不认从此而有肆无忌惮的生猛劲头儿。但完成与母体的剥离终究是痛苦的,正因为血脉相连,且有抹不去的承继关系,所以一不留神骂娘就像骂自己。有一句话说得挺妙,“每一代人都倾向于反对上一代人的夸大,但又往往以自己的夸大取而代之。” 如果是圈子和圈子开起仗来,那么“骂娘”就又不同了,骂谁的娘就像直往谁的痛处上戳,立刻能惹得他心头火起——只许自己骂,不许别人骂。你说它怪也好,说它霸道也罢,这份儿暧昧的情结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着。 “认爹” 有了内力,圈子就要对外发威了,党同伐异,同仇敌忾、保护圈子利益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身在圈内感受到的当然总是一派相互关照相互扶持的温情脉脉。 天底下的美事儿总会让人看着眼馋,于是就有后来者千方百计地想摇身一变做个“圈内人”。从圈外人变成圈内人,从孤立无援到有所依恃,活脱脱就像苦孩子认了爹,找的就是那份被包容、被照拂的感觉。为了认这个“爹”意味着对圈子规则的心领神会和绝对认同,必要时少不了要表表忠心,献献殷勤,很不幸地也容易显出谄媚之态。 “认爹”还上升成了整个圈子的精神需要。愈是精神上虚浮,心里没底儿的主,认爹认得愈是殷切而急迫。其实谁都知道——“精神虚浮,心里没底儿”已然是我们这些现代人走不出的宿命,所以80年代以来,无数的圈子已然认了无数的爹。单说文化人的圈子吧,最早是认了尼采,接着认了萨特,后来认了海德格尔,再后来认了德里达,到现在一窝蜂似的又认了福柯。另类们说,他们是不需要“认爹”的,但一面这么说着,一面还是同样虔诚地找来了亨利·米勒和艾伦·金斯堡,约翰·列农和柯本·科特。 “搀和” 有的人老是喜欢懒散而安逸地窝在和自己已然相互熟悉的圈子里。有的人却从来都没闲着,总是火急火燎地在圈和圈之间卖力“搀和”。 相声圈儿的三位大腕是我们的范本:冯巩杀进了电影圈儿,凭一部《站直 ,别趴下》获得各界好评。牛群以一副比专业摄影师还专业的姿态四处露脸拍片,像模像样地办起了影展和图片公司,即使这样他还嫌不过瘾,干脆办起杂志又向传媒圈杀去。姜昆则一鸣惊人地杀入正炙手可热的IT圈,做起了昆朋网城的CEO。 所谓“卖力搀和”乍一看的确是牛气十足的进取姿态和多得没地儿放的热情。而善于搀和更意味着善于懂得一切圈子的游戏规则,融入其中、找到关键、玩儿转一切。但潜下心来瞧瞧,搀和自有它说不出的苦衷,一种深层的危机感和由之而来的焦虑让人停也停不了地“搀和”。能不急吗?这年头儿,变化实在是快,此圈涨而彼圈落,要想做浪尖儿上的人物还就得不断地在新兴的圈儿里找到位置和认同,愈是心里发虚,愈是要卯足了劲儿搀和。 没有一个不倒的圈子,也就没有一个圈子能给人真正的安全感和满足,所以“搀和”注定得是“永远在路上”的不倦姿态——进取而又透出一点悲壮。 扮酷 明明你瞅准了某人正是某某圈里的风云人物,于是你兴冲冲地去问他关于圈里的绿豆芝麻,结果碰了一鼻子灰,你又回来了——因为他就像遭到了天大的冤屈,他大叫“我怎么能是那个圈儿里的呢?我就是我,我是圈外人!”——圈外人是置身于圈内的纷纷扰扰之外的人,他只有静观其变和恬淡自守。可是,我们那些自诩的“圈外人”一旦真遇上点儿事儿多半比谁都投入,比谁都较真。于是一个“圈外人”的幻像迸然破裂,他只是扮扮酷罢了。 扮酷也有道行上的差别。与“自贬式”的扮酷相比,“永在圈内而自诩圈外”勉强只算幼稚园的水平。《棋王》被抬得挺高,可阿城说了:我就想多挣点钱,能抽包好烟。大伙想批娱记,还没张口,他们又抢先声明:我们就是一帮挺无聊的家伙,无聊死了,谁不无聊?……把自己放得低低的,低到尘埃里,大家想踩,无处可踩;想说,无话可说。在圈儿里反倒是有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位置——这么扮酷,实在是酷。 内讧 把圈子弄得格外热闹的历来不是别的,就是内讧,这说法很残酷,很无奈,也很真实。 据说在任何一个圈子里,共患难都是容易的,共享既得利益却总是艰难的。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艰难困苦之际个人力量愈显微弱、单薄,圈子给了每个人集体的温暖和力量。而大伙儿相互瞧瞧原来都是一样的惨,至少也找回点心理平衡感。一旦圈子里有名可争、有利可夺的时候,事情就会发生变化:膨胀的是个人,碍事儿的是集体,于是人人心怀不满,于是大家各自盘算,“窝里斗”也成了家常便饭。圈子常常经不住个人欲望四分五裂地牵引,就这么走向了分崩离析…… 找乐 惹人注目的圈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圈子都以一贯的静默兀自存在着,被自己这个圈子以外的人忽视或者干脆视而不见。也许每个圈子都有被人关注的渴望,为此它们做出过种种尝试和努力,但实际上圈子自身的存在也就说明了理解力被划分出的局限。所以一个圈子里更常见的自然也就是自娱自乐和自得其乐。 再没有什么比思想文化圈里发生的一些事更能体现这一点了。《读书》是一老牌儿的思想文化杂志了,80年代鼎盛时期那副读书圈圈中盟主的架式至今还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时至今日,也只能看成是“后学者”圈自娱自乐的小自留地了。与老了的《读书》相比,小兄弟《书城》就知情识趣多了,打骨子里透出大上海风花雪月味道的《书城》明明白白地承认,它就是要让大家在圈儿里喜欢什么说什么,没事儿偷着乐。 其实娱乐圈该是最热闹、最受关注的圈子了,它弄出的那些响动在大报小报的娱乐版总被炒得不亦乐乎。就在最近那位过气的刘大姐不是才闹出几个私生女吗?——不过,又有多少人真拿它当回事儿看了呢?乐的是编辑,有料填充版面;乐的是圈中人,不花一文做了宣传,说白了,还是自己给自己找乐。 连横 “人多力量大”是我们从小就懂得的道理,而甭管什么圈子脱不了的就是这么一种团结起来的力量。 几千年前苏秦周游列国献连横之策而响应者寥寥。几千年后在历来“文人相轻”的文坛,在一个个作家圈子间却玩开了“连横合纵”的招式——这可不是80年代了,那会儿满大街都是无比虔诚的文学青年,文学刊物们各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就能过上无比滋润的小日子,唯我独尊而又自成一体。现如今你要再说谁是“文学青年”简直就是在骂他,诗人圈到处搞朗诵交流心得早已过时,而文学刊物的日子也愈渐冷清艰难,于是新招就使出来了:早些年几家文学期刊突破圈限联合起来同时刊发新锐作家的作品,并将之称为“联网四重奏”。“四重奏”全面铺开又延绵不绝,在低迷的文坛就跟轰炸似的,对大伙形成了强刺激。在注意力经济的年代里,“联合造势”就是适应之道。媒体间的所谓“互动”、IT圈中正流行的“捆绑销售”,即是行之有效的例子。 多年来,大伙把文坛整个看成了“小圈子主义”的盛行地,“四重奏”之类似乎也是一个积极、开放造大圈的好榜样。不过,有圈中人又说了,所谓大圈“貌大而实小”,大圈里也免不了貌合神离。看来,要拆除无形的壁垒,化解骨子里的相互拒斥终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连横合纵”还有另一种不太入流的版本:唯利益所驱,圈子和圈子草草捏合到了一处,它们吹吹捧捧,相互抬举,而虚张声势就此成了唯一的收获与目的…… 你死我活 当王朔遇上了金庸,一切就像网上那则流传已久的故事:当包子遇上了馒头——包子、馒头相互瞧着很不顺眼,就干上了一小架,于是,馒头圈跑出了无数的近亲馒头,包子圈跳出了无数的近亲包子,包子、馒头们以你死我活的态势打得不可开交——圈子的威力莫过于此。 其实王朔和金庸不就是打了几句嘴巴官司么?谁也没真碍着谁,但偏偏这二人各自有着无数的拥趸,于是讨论尚未展开,当街打架的气氛却已轰动。这边有人叫“捍卫金庸”、“我替金先生接招”,那边有人喊“王朔你真棒!”、“我站在王朔这边儿”,愣是要演化出一场两大圈子之战。原本两个圈子还能在互见中找到些自个儿的毛病,但打架的阵式一来就只顾出气了。结果,没讲出什么道理,倒伤了和气,耗了元气,唯一剩下的大概就是博懵的姿态和尽情发泄精力后的一点畅快。 周作人先生是个明白人,他好多年前就说了这么一番话:“我觉得与人打架的时候,不管是动手动口或是动笔,都容易现出自己的丑态来,如不是卑怯下劣,至少有一副野蛮神气。”只可惜圈子自有其怪诞,什么事儿一闹到圈子里,人就昏了头,但凡严肃、认真的部分全都自动进入消解状态,到了后来还能剩下的也就是意气之争和斗勇赌恨了。(文—未来 图/小林工作室)
|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