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9日 22:36   新浪考试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本章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为基础,界定了物质的含义,明确了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重点揭示了实践的本质、特点、地位和作用;阐述了人类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阐发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

  考点精讲:

  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常考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定义包含三层意思:其一,它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其二,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其三,它指出物质可以被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意义(可命制选择题或分析题)。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彻底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为认识论奠定了唯物辩证法的坚实基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理解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包括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之中,这就为克服不可知论倾向,实现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前提。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不仅能概括自然物质,而且能概括社会物质,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

  (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并把它包括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之中,从而把客观性原则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建立起统一地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

  3.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1)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但是物质的表现形式却是无限多样的。从基本粒子到宇宙天体,从单细胞生物到人,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都有自己的特点,表现出质和量的差异。

  (2)我们可以把不同的物质划分为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

  (3)对自然物质形态还可以按其聚集状态来划分,这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固态、液态和气态,除此之外还有在高温下气体原子失去外层电子而形成的

等离子态气体,有的超高压下物质的分子与原子、原子核与电子挤在一起而形成的超密态等。

  (4)现代自然科学还把物质划分为实物和场两种基本的存在状态。人类社会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状态。场包括电场、磁场、引力场等。

  4.理解物质定义需要注意的问题。

  (1)哲学上讲的物质与日常生活中讲的物质不同,它具有最大的概括性和普遍性,是指所有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2)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定义的,它把物质定义和唯物主义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统一起来。

  (3)相对于意识而言,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但就物质本身而言,还有其他的特性和属性。

  (二)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常考选择题)

  1.物质与运动。

  (1)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自然界、人类社会及人类思维的变化在内。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①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

  ②运动也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3)如果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就会犯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两种错误:在物质与运动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把运动看作是精神的特性,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在物质与运动关系问题上,机械唯物主义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

  2.运动与静止。

  (1)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绝对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

  (2)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3)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可命制选择题):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可命制单项选择题)。

  (5)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可命制不定项选择题):

  ①是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运动和静止对立双方互相依赖,不了解静止一方,就不了解运动一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就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在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

  ②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物质的多样性在自身运动中产生,并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现出来。相对静止为它们的生成和分化提供条件。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③是把事物区别开来,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相对静止是区分事物的基础。有了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才能进行科学分析。如果否认相对静止,一切瞬息万变,没有任何确定的界限,就无法区别事物,一切科学研究也就成为不可能了。

  ④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⑤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时间、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辩证统一。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有限转化为无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

  (4)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如果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主观形式、是先验的、理念的产物,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

 [1] [2] [3] [4] [5] [6] [下一页]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