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硕士保姆 大学生就业难下的黑色幽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9日 17:17   北京商报

  近日,曾以“大学生保姆”一炮而红的京城某家政公司又推出“硕士保姆”这一新作,而媒体调查发现,这批研究生多是在寻找兼职,其中“重点宣传”的“海归硕士保姆”则是因工作没有着落而临时跑来“友情客串”的角色。于是,新鲜出炉的“硕士保姆”被指为炒作。

  我们尽可认为家政公司在故弄玄虚,但问题是,谁说硕士就能胜任保姆工作,硕士当保姆就是在往保姆脸上贴金?正如接受采访的“硕士保姆”所说,像“洗买烧”这样的家务,“就是我们想做,还怕帮人家把事情干砸了”,而家政公司竭力向各大媒体“展示”的也不过是硕士们学会了炒三四个菜的“成绩”。然而,绝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是“来之能用”的保姆,而不是看上去很美的文凭,更不可能把自己家当成“从头学起”的培训基地。在“硕士保姆”事件中,硕士争当保姆是虚,就业困难是实,可遗憾的是,在家政市场上,硕士们的专业知识基本没有用武之地,教育优势并不分明,“硕士”头衔本身自然没有多大说服力。

  在什么人该做什么事这个问题上,最常见的概念是社会分工和比较优势,也总是听说迈克尔·乔丹,或者比尔·盖茨和他们的邻居谁应该去修剪草坪的故事。如盖茨能用2个小时剪完草坪,但同样2小时他能在实验室里创造1万美元的价值,而隔壁小男孩要用4个小时才能剪完盖茨家的草坪,但同样4小时他只能在麦当劳里打工赚回20美元。对修剪草坪而言,盖茨的机会成本是1万美元,而邻居的机会成本是20美元,盖茨有的是绝对优势,邻居有的是比较优势,盖茨可以自由选择。

  但在硕士与保姆的故事里,硕士的选择并没有那么多,他们一方面可能难以在“白领层面”找到适宜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无力在“蓝领层面”与有经验的保姆竞争。由于所学的多是并不专业、也并不实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课”,因此他们找到对口的职位困难重重,而选择如无数新闻大加推崇的“放下身段”,比如做保姆,他们及家庭此前的投入和积累又付诸东流。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双重失去,才真正让高校毕业生头痛。

  想要在某一方面“比较出色”,既需要前期教育,也需要工作磨砺,但我们的教育有没有落到实处?社会和企业给毕业生的“等待时间”有没有那么多?20年前,全国开设新闻专业的高校不过寥寥数所,而到了去年,开设新闻专业的高校有600多所,年毕业生15万人,倘若全部进入新闻单位,正好将国内现有持证记者全部换上一拨,但这并没有妨碍新闻系继续“大发展”的虚火。与此同时,包括《劳动合同法》在内的政策“风暴”在规范劳资关系的同时也让单位“进人”更加谨慎、苛刻且小心,不但希望“来之能用”,对费时费力培养新人(培养出来还难保稳定)更加缺乏耐心。鉴于企业实际用人成本和因观望造成的心理成本双双高企,就业门槛在相当时期内恐怕是只高不低。

  刚刚发布的2008年中国社科院《社会蓝皮书》显示,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而高校扩招不会停止,因为停止将造成大量教育资金向海外流失。然而面对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重不满意,面对硕士们到保姆市场跑龙套的消息,是不是更应该考虑如何教育、教育出来去哪里的问题,否则浪费的是全社会的资源,而不只是教育资金。毛颖颖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