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车如山
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研究生招生改革的关键。大学应根据自己的传统、特色、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科学定位,实施特色办学,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培养各具特色的各类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培养大批高层次人才。
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继续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选拔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部日前发布了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改革的重点,提出2009年研究生招生工作要积极适应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为核心,在初试、复试、推免生、单独考试等方面继续推进改革,以选拔拔尖创新人才为重点,以优化调整招生学科专业结构为导向,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强化招生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重视基础知识扩大统考科目
研究生作为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应该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的首要内容,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只有学好了学科基础知识,才能对本学科内的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进一步达到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综合。如果学科基础知识不完整、不扎实、不宽厚,就会直接影响本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因此,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到更高层次学习的质量,并影响到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重视基础知识的要求,正是出于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考虑,创新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离开了基础,创新就无从谈起。
因此,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在继续实行教育学、历史学、医学3大学科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的基础上,新增农学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并在初试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初试科目调整、改革命题形式,按一级学科(群)设置考试科目,科学确定初试内容,提高命题水平和质量。这些改革举措一方面说明国家十分重视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是把研究生培养成为专业研究人员的基本要求,离开学科基础知识,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将会落空;另一方面也揭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本科教育可能存在的问题。学生应该在本科阶段学习的知识,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掌握,只能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一定的弥补。古今中外,大凡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并非仅仅因为其专业精通所致,而是因为其综合知识和基础知识扎实、宽厚。这样例子可以说举不胜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有可能是学数学的,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有可能是学经济的,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因素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功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重视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今后研究生招生工作的一个趋势。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