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名师雷雨:2009年考研政治预测17题(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 16:42   导航培训

  第二题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我们应该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1)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它鲜明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先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具有重大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思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根本。在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这一体系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奋发向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2.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根本、最集中的体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这些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精神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一步铸就了中华民族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新时期形成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能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锐意进取,奋发图强。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 “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抗震救灾斗争说明了哪些问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有哪些?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我们和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在全国哀悼日里,13亿人共同为不幸遇难的同胞默哀,体现出全民族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我们坚持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这种对生命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崇,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2)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3)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振兴中华最深厚的力量。在我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种种磨难都没有打断中华文明的顽强发展进程,千难万险都没有磨灭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一定能够依靠人民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和集中起来的无穷智慧,万众一心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昂扬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要把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的好思想、好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5.从抗震救灾、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从抗震救灾、北京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得到一个相同的回答,那就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建立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

  6. “三鹿奶粉”事件说明了哪些问题?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有哪些?

  “三鹿奶粉”事件所暴露的的是一些企业职业道德的沦丧、道德缺失。 为追求利润,一些企业置婴儿生命健康于不顾。这种行为重创了奶制品行业,更重创了社会的诚信机制。这一事件的发生,给人们以警示:一些人唯利是图、不讲道德是祸根。

  这一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绝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绝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没有基本的信任,社会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市场经济的基本秩序,也就无从存在。 “三鹿奶粉”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深刻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信用交易已经成为现代市场主要交易形式的历史条件下,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不仅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也是提高国内外市场融合度的必然要求。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之根本,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2)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以及规范和稳定市场秩序,确保自由竞争。为此应该做到:

  第一,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消除市场障碍,健全市场规则,反对不正当竞争,尽快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并维护市场体系正常运行的财产制度和信用制度,制定和完善有关市场主体权利、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和竞争、市场退出,以及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价格、质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步确立自由交易、公平竞争、等价交换、诚实守信的市场规则,依法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同时,培育和规范各类市场中介机构,促进各类市场中介机构在市场中发挥服务、公证、监督和仲裁等作用,使其成为促进和保护竞争、消除行业封锁和垄断、建立市场信用制度的重要力量。

  第二,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

  (注:可以结合“邓三”中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等考点作综合分析)

  附题:1.用矛盾学说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大爱精神。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的普遍本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客观世界就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并进。矛盾就包含着危难险阻。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中华民族经受了灾难的严峻考验。这些灾难、考验,会给民族带来伤痛,甚至留下疤痕,然而在这场灾难中所体现出来的大爱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充满了前进的动力。

  2.用人的价值学说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奉献精神。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奉献,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主要看他对社会、对他人的奉献。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中所体现出来的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充分展现。因为,爱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爱给人勇气,给人力量;爱使人团结,使人坚强;爱给人智慧,使人高尚。爱就是奉献,爱就是人的价值的体现。

  3.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说明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必须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汶川大地震的大难面前,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受灾者才能在生命极限之后创下人间奇迹,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救援者才能在极端恶劣条件之下带来希望的重生,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才能不放弃,不抛弃。相信,也正是凭着顽强的主观能动精神,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灾区人民能够早日重建家园。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