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教育部学位中心2009年学科排名重要改革措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5日 11:54   教育部学位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学科排名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认真总结历次评估经验,听取参评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参考政府评估体系,在评估信息采集标准、提高采集信息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同时,全面启动了学科评估后期数据分析工作,为参评单位提供服务。现将具体改革措施介绍如下:

  1.提出“归属度”方法,解决了成果等信息的跨单位跨学科“重复使用”问题。

  随着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基地、项目、成果等跨单位跨学科的情况普遍存在。在鼓励和肯定交叉学科合作研究的前提下,如何确认真正属于本学科的研究基础和成果等,成为认识和判断本学科实际水平和发展状况的重要课题。学位中心在2004年学科评估中开始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本次评估提出了“归属度”方法,对原有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完善。

  所谓“归属度”方法,就是按一定原则划分成果、项目、人员归属于某单位、某学科的额度;成果、项目、人员涉及多个单位、学科时,各单位、学科的“归属度”之和应为100%。划分“归属度”的主要原则为:对于“跨单位”的人员、成果、项目,依据各单位参与、贡献多少来确定其归属于对应单位的额度(本次评估中,人员除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外,主要按人事关系确定其单位归属,成果、项目主要按单位署名次序确定其单位归属);对于“跨学科”的人员、成果、项目,依据其内涵确属各学科的多少来确定其归属于对应学科的额度(本次评估中,人员按主要从事学科确定其学科归属,成果、项目按学科排列次序或比例确定其学科归属)。

  实践证明,“归属度”方法是定义评估信息采集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合理解决成果、项目及人员跨单位、跨学科“重复使用”问题的科学方法。采用“归属度”方法能更科学地评价学科的真实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采取五项措施,保证评估数据的可靠性。

  对评估需要采集的信息进行科学界定并制定标准,是保证评估信息可靠性的基础,但由于评估信息学科界定的复杂性和参评单位理解方式不同等问题,仍需对申报的评估信息进行检查,才能保证其真实性、消除重复性。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参加单位的负担,学位中心通过五个方面的措施,对每个单位申报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类,依据标准消除基本错误后,只将不能解决的问题集中向单位进行明确的一次性“诚信确认”。这些措施包括:

  ⑴数据形式审查。对不符合信息标准、相互间有矛盾或明显奇异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更正。

  ⑵重复使用检查。采用“重复信息检查系统”对同一信息在多学科、多单位重复填报进行比对和贡献度关系分析。

  ⑶公共数据核查。对院士、长江学者等具备公共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核对。

  ⑷数据网上公示。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申报数据进行最大限度的网上公示,并对各单位提出的异议进行分类分析,确定需要有关单位确认的数据。

  ⑸论文清单抽查。根据公示等发现的问题,对部分学科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通过抽查发表论文清单进行核实。

  3.进一步优化指标项,强化分类评估,不断完善指标体系。

  学位中心邀请各方面专家进行深入研讨,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主要包括:

  ⑴强调中青年专家的作用。在学术队伍一级指标下增设了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一二层次人选及新(跨)世纪人才指标;

  ⑵增强评估结果的区分度。在“科学研究”一级指标下增加了部分省级基地及省级奖励指标;

  ⑶进一步完善指标内涵。将优博提名数也纳入人才培养成果指标项中,将医学门类的MEDLINE纳入论文收录类指标项中。

  ⑷进一步加强不同学科门类的分类评估。学科排名指标体系分为人文社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六类,本次更加注重各类指标间的区别和特色。同一个指标,不同门类拥有自己特色的指标项,如考查论文发表时医学采用MEDLINE收录,理学主要采用SCI收录、工学主要采用EI收录等,但工学也可能发表SCI收录文章,因此,对不同门类指标体系,均设立同一个“论文收录数”指标,采用“指标项集成”的方法将各门类特色指标项融合在这一个指标中,使该指标即能反映特色,又保持了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的一致性。

  4.扩充学术声誉调查专家的范围,提高了主观评估结果的科学性。

  本次评估在“学术声誉”调查专家中,除聘请同行专家外,首次较大规模的聘请了对学科学术影响有所了解的代表社会评价的专家,包括百所重点高中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主任等。专家范围的扩展,进一步提高声了誉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5.首次使用“学科类信息采集客户端系统”进行数据报送,保证数据规范性。

  为减轻参评单位的负担,便于单位进行学科信息化管理,学位中心按照“学科-学校-学位中心”三级管理的模式,开发了“学科类信息采集客户端系统”,并首次在全国范围大规模使用,为学科和单位提供材料填报、汇总、检查、打印及网上报送等“一站式”简便服务。系统还提供了申报数据的形式审查和重复性自检等功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6.学科排名工作重点向服务转移,全面开展学科评估分析服务。

  学位中心将评估结果按排名公布于众,只是评估结果利用的一种方式,是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学科发展状况的一个窗口,但排名不是唯一目的,从今年开始,学位中心将“学科评估后期服务”列入学科排名的重要内容,面向参评单位提供评估数据分析报告。即通过对评估结果及反映学科发展状态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分析,提供《学科评估分析报告》,为单位了解学科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学科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

  本次评估提供的服务受到了参评单位的普遍欢迎,绝大部分单位申请了有针对性的分析服务。今后学位中心将利用这些系统的数据,开展如按学科门类、按地区、按高校类型等其他类型的分析服务,为各个层面的学科建设与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也欢迎有关单位对服务内容和分析方法提出宝贵意见。具体服务事宜请查询学位中心网站(网址:www.cdgdc.edu.cn)。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考研博客圈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链接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新企邮上线更优惠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