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本章重要知识点及复习提示
新大纲规定的考查范围与重要知识点: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相互关系;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认识过程中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与统一;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价值及其特征;价值评价及其特点;价值评价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管世界的辩证统一。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不可知论观点D。二元论观点
2.“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这是一种()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唯理论的观点
3.“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
4.“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跟感觉相近的特性”的观点,是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5.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
A。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限定与超越关系B。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C。物质与精神的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
6.“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晴冬一鹤排出去,直领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B。人们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D。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7.“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
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9.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唯理论的错误在于()
A。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感性认识的作用
B。夸大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否认或轻视理性认识的作用
C。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同起来
D。认为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10.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1.日本东京大家信息基础中心和日立制作所的联合研究小组2002年12月6日宣布,他们用由144台电脑连接而成的每秒能完成2万亿次计算的超级电脑,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12411亿位。这表明()
A。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最终能够达到终极真理
B。实践为认识提供水平越来越高的物质技术手段,推动认识不断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12.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13.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4.“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
A。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B。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C。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D。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5.2004年9月20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长期以来,美国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陷入了一种“让人恐怖的”非理性的狂热。这说明()
A。非理性因素有助于提高人的认识能力B。非理性因素具有诱导作用
C。非理性因素具有解释作用D。非理性因素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B。客观真理论
C。主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
18.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