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焦点热议:博士是不是越多越好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6日 12:06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教授周光礼出了一本新书,叫《中国博士质量调查》,这本书披露了我国当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8月25日《长江日报》)

  这些问题中,一个统计数据很是显眼:46%的博导同时指导的学生超过7名,最多的高达47名,但大部分博导认为,自己适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6名。另一个数据是,近13%的博士生每月与导师交流不到1次,甚至还有3%的博士生反映未与导师交流过。

  这本书同时还提到了另外一些问题:博导将博士生当做廉价劳力,所以越招越多,师生之间成为一种雇佣关系;博导增长人数跟不上博士生扩招速度,导致博士生培养质量急剧下降。可证明博士质量下降的一个例子是:在对新进博士创新能力的评价上,用人单位认为“一般”和“差”的占68%。

  博士多了,一向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巨大成就。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当时人们还着实为此兴奋了一阵子。但很明显,《中国博士质量调查》这本书,会让很多人的大脑重新清醒起来——博士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高校扩招始于1998年,当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出口受阻,不得不通过扩招拉动内需。虽然东南亚金融危机早已过去,但这么多年以来,扩招政策却一直得

  以延续,究其原因,恐怕是相关部门尝到了扩招拉动内需的甜头——人们的传统观念是,只要孩子考上大学,砸锅卖铁也要供。这样一来,上大学几乎也就和买房子一样,成了专家们口中的“特刚需”。

  但扩招十几年来,伴随“特刚需”释放的,也有一系列问题——高等教育培养质量下降、一些高校盲目扩张导致财政危机、毕业生们找工作越来越难、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都越来越泡沫化。老实说,当初的扩招政策初衷倾向于拉动内需,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结局——教育事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屈从于经济目标,必然是畸形发展。

  前段时间,中国季度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官方和民间对此都表现出了足够的冷静,因为这么多年来的唯GDP论,已经让社会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人们终于知道,很多时候,质量远远比数量更重要。高校扩招十几年来,其实我们也不自觉地陷入了另外一种GDP崇拜——我们总是习惯于拿接受高等教育人数的增多来展示成就,却忽视了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这个道理,扩招后遗症多多,恰恰证明这一政策与社会发展是不配套的。

  我想,现在是我们重新审视高校扩招成效的时候了,静下心来,让教育脱离拉动内需之类的经济目标,按照自身规律发展,即便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出现负增长,也没关系。因为一栋坚实的小木屋,远比沙地上的一栋高楼要牢靠得多。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留言板电话:010-62675178

更多关于 博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