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拟短时记忆障碍的实验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的三系统概念,用“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WM)替代原来的“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 STM)概念。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贮存的能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3)工作记忆分为三个子系统:
语音环路:主要用于记住词的顺序,保持信息;
视觉空间模板:重要用于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情境缓冲器:用来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
中央执行器:类似于注意的中枢系统。主要用于分配注意资源,控制加工过程,这是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
82.下图是伍德•沃德在一项研究中用的所有刺激,只在考察6个月大的婴儿能否认识到实验者的伸手动作是指向某一特定客体的(即带有某种意图的动作,而不只是具体时间空间特征的动作)。(1)婴儿观看某种包括两个客体的事件场景(图1习惯化刺激):实验者从场景一侧伸出一只手并抓住客体a,反复重现这个动作直到婴儿习惯化;(2)然后调换两个客体的位置,并以左右平衡的顺序重现两个测验事件(图2,3)。测验事件一:实验者依然把手伸向并抓住,与步骤1相同的客体a(老客体事件)。测验事件二,实验者把手伸向并抓住另一个客体b(新客体事件)。结果发现婴儿对新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高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试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逻辑及其所得结果含义。
A(球) B(小熊) B(小熊) A(球) B(小熊) A(球)
图一:习惯化刺激 图二:测验刺激 图三:测验刺激
实验结论证明,婴儿对新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程度高于对老客体事件的去习惯化的程度。
分析依照习惯化—去习惯化范式,分析该实验的逻辑及其结果的意义。
【说明:用文字取代图画的球和小熊。每个图从右下侧有只手伸过去,去拿A或B。选择的物品在图中用红色字体标注。】
【勤思参考答案】
(1)“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法”范式: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后,婴儿就会不再注意该刺激,或者其注视时间明显变短,乃至消失,这一现象成为习惯化。如果给予一个新的刺激,婴儿的注意时间又恢复或变长的现象叫去习惯化。
(2)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检验6个月婴儿的习惯化究竟是客体本身引起的,还是由动作引起的。
实验逻辑:
步骤一:一人多次反复从右下侧去拿A,使婴儿观察并习惯。
假设:反复几次后,婴儿关注A的时间减少,注意力转移到B。(A的习惯化和B的去习惯化)
步骤二:AB调换位置,仍从相同位置去拿A。(动作改变,客体未变)
假设:如果习惯化的是客体的话,时间应该显著短于步骤一中对A的注视时间。如果习惯化的是动作的话,时间应该无显著差异。
步骤三:AB位置不变,但转而选择B。(动作改变,客体改变)
假设:如果习惯化的是客体,对小熊关注的时间比第一步看球的时间要长。(根据结论确实如此)婴儿产生的是关于客体的记忆,而不是关于动作或支撑关系的记忆。
83.现有一项关于学生学习的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的研究,在分析两者的关系时,有人建议用相关分析,有人建议用回归分析。
(1)简述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2)若学生动机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5,能否判断学习成绩的变异可用动机水平来解释?如果可以,解释量是多少?如果不可以,为什么?
(3)已知动机水平的平均数为38.6,标准差为21.6,学习成绩平均数为33.8,标准差为18.76,求回归方程。
【勤思参考答案】
(1)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均为研究及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从广义说,相关分析包括回归分析,但严格地讲,二者有区别。
回归分析是以数学方式表示数量间的关系,而相关分析则是检验或度量这些关系的密切程度,两者相辅相成。如果通过相关分析显示出变量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则通过所求得的回归模型可获得相当准确的推算值。
根据不同目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变量间的关系。确定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关系,这是回归与相关分析的共同起点。当旨在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时,一般使用相关系数,这个过程叫相关分析。倘若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的可能形式,找出表达它们之间依存关系的合适数学模型,并用这个数学模型来表示这种关系形式,则叫做回归分析。
(2)相关系数是用以反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统计指标。相关系数的平方叫决定系数,决定系数表示因变量Y的变异中有多少百分比,可由控制的自变量X来解释;本题中相关系数为0.95,决定系数为0.95的平方,为0.9025,则称学习成绩变异的90.25%可以由自变量学习动机来解释。
(3)解:使用最小二乘法,设
求得:b=0.825,a=33.8-0.825*38.6=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