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编者语:作者老渔为蒲蕾英联合创办人,《play in playEng》系列绘本原创者,具有多年少儿英语[微博]教学经验,其创建的“隐藏式快乐强化训练法”彻底颠覆了传统“寓教于乐”教学方法。希望通过他的文章可以给广大网友就如何选择绘本及孩子的英语学习问题带来帮助。
背十几年单词,突破了痛苦的极限,冲过了考试难关,可是,这叫学会英语了吗?
据专门研究语言的人讲,幼儿在三岁时就已经能够理解一生中所用语言的四分之三了。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呢?三岁,如果从知识的角度讲,可能连数字还不认识几个呢,可是能理解的语言却竟然已经如此之多。中国国内1980年代左右出生的家长[微博],绝大多数学了十几年英语,如果从听说、交流的角度讲,可能理解能力都达不到孩子的这种程度。
看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了: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人如何才能学会一种语言?
东京大学教授兼小儿科医生小林登在一次国际会议中发表了一篇报告,名字叫《头脑的发达与环境》,其中有一段话:语言是非常奇妙的东西,孩子头脑中似乎有使用表情、动作、姿态和手势来交换资讯的程式,在适当的时期给予适当的刺激,孩子自然就能学会语言。
依我看,掌握一门语言,只要两个条件就够了:大脑与环境。换句话说,人类的大脑非常神奇,天生就具备半成熟的语言机制,如果再加上后天适度的开发和引导,便会达到惊人的效果。
根据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儿童天生有一种语言习得的装置,只要选择最佳时期孩子就可以同时学习到多种语言思维并掌握。乔姆斯基研究发现儿童到9—10岁时语言的天赋就会消失,这也就是说关键期就在于年龄。还有研究发现6岁是获得第二语言地道口音的关键期,学习第二语言地道口音的临界期为2—12岁,解释为就是从两岁开始孩子学习第二语言地道口音的能力会逐渐减弱,因为年龄越小,直觉式学习能力就会越强。也就是说,一旦超过一定年龄,对于学习语言来说,“大脑”这个天生的资源就“基本”失效了。相反,如果利用得当,那剩下的就是“环境”了。
我认为之所以三岁的孩子能达到如此惊人的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主要由于几个原因:亲人对孩子形成的温暖的人际关系;周围的人通过游戏和图画书等同孩子不间断地进行语言和肢体沟通;以及,由于以上两点原因,孩子在运用语言时经常处于“好心情”。
研究一下那些语言沟通有障碍的人,很多都是因为幼儿时期由于处于特殊原因而失去了快乐,没多少关心的人可以交流,或是经历过特别的打击、刺激,最后自闭起来不跟外界交流。
如果我们把握住最有效的时机让孩子接触英语——2-7岁,如果我们还能给孩子开创一个有利的环境——孩子能玩、能交流、能看图听故事,还能感受到温暖的人际关系,而且所有这一切能按主题、有阶梯、系统地做到位,那孩子学习英语还有什么痛苦可言呢?我说是一种享受,想必一点都不过分吧!
本稿件为新浪少儿英语栏目特约稿件,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