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汉语英语初接触 家长应帮孩子减压

2015年01月30日13:37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上周刚参加完一年级小豆包的新生家长[微博]会,知道学校的汉语拼音强力推进中--虽然开学才两周,但是从开始就重点在拼读,而不是每一个单独的发音,而且一个月后就要完成验收。验收标准就是拿过一篇小儿歌,直接读出来--目前的训练也重点是直呼,就是减少拼的环节,看到后直接读出来,包括声调。

  以前我们说,汉语拼音的逻辑和英语的自然拼读比较像。这次家长会后,怎么琢磨,觉得目前汉语拼音的教法和教学目标也更接近英语的自然拼读了。

  因为不确定是不是各学校的拼音进度都这么快,今早发了一条微博,看回复基本上都是这个进度。那这个进度就说明,一年级的拼音,绝对不是从认知声母、韵母、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本身开始教,而是在对字母比较熟悉的情况下,重点解决拼出来的问题,要求能直接拼出词语甚至直接拼读课文。英语的自然拼读目的也恰恰如此。

  二者如此相像,所以也难怪,大家经常提出的问题是:汉语拼音和自然拼读会混吗?

  带着这个问题,去年我问过小宝幼儿园的老师,当时他们既学拼音又学自然拼读的lettersound。老师说,有混的有不混的,混的是少数。这和我之前获得的机构和家长的反馈大抵一致。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可能混呢?

  在认知阶段,如果孩子对二者都是刚刚接触,并且都是按部就班学习模式的,混淆的可能性最大--想想如果过去一点基础都没有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地方会使用英文,什么地方会使用拼音,没有场景的学习,孤立的内容,不混也难。很多孩子混,不是因为有了拼音混英语,或者有了英语混拼音,而是自身对一种内容的学习没有内化,就算是没有别的,他们在拼读的时候也会出现这里知道是这个音,换个地方就拼错甚至拼不出的情形。

  如果,字母的学习是结合场景来的,比如动画片,比如带字母的书,那么这些字母和发音都是可被理解的,在多次重复之后就内化了。这个时候,英文这一部分已经能够实现类似于条件反射的反应状态了,想和拼音混淆也不容易。不但不混,很多孩子还会在学拼音的时候,很认真地告诉你,英文中这个字母念什么(lettername),怎么发音(lettersound),拼音中这个叫什么(声母/韵母)怎么发音。这就是孩子通过先前的学习,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关联事物的能力。这是思维方式的一种重大进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混也没什么可怕的。混只是说明这两件事孩子都没有实现内化,都需要更多的场景积累--比如都可以通过游戏、动画或者阅读来强化,只要积累到位练习到位,就会记忆非常清楚。想我们自己,小时候的汉语拼音底子,几十年过去了依然清晰。用起来也得心应手。

  至于说二者是否一定要同时开始或者是否必须要错开的问题。我觉得可以跳出学习本身来看待这个问题。一年级的小朋友,适应环境会很消耗体力和精力。而汉语拼音作为学校教学必须掌握的内容,一个月左右验收对孩子的要求本身就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中安排的事情应该以减压为主。尤其是,担心自然拼混不混的问题本身也说明,之前的磨耳朵以及在动画游戏中渗透语音这件事做得并不到位。如果到位,从孩子的表现就能知道不会混,家长也基本不会有这样的疑问和顾虑。

  自然拼读上连听力下接阅读,这个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一个基本点。听力不到位的不着急开始自然拼,听力到位了,自然拼和汉语拼音混淆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小。所以想开始自然拼读前,先磨耳朵,具体素材可以是故事类的动画片,也可以是自然拼读类的动画片,这些在博客磨耳朵目录下不但可以找到素材列表,更可以找到具体方法。

  自然拼不是学出来的,就好比汉语拼音,如果就仅仅知道各个字母怎么发音也很难流利拼读出拼音读物。小宝幼儿园学过拼音,但是主要是认知方式,拼读词语和读物基本没有做过。一年级这两周,学校主要是拼读训练,每天回家都要求读出来。我发现他在这方面不流利,所以一方面读学校要求的内容,另一方面,也给他找了一些好的读物。

  除此之外,每天放学多些户外活动,少想点英语,也没什么要紧的。我们目前每天放学后等姐姐,在校园里能玩上2个多小时。小宝自己想去学校的棒球队训练,看适应的差不多了就可以送去了。

  我的想法一直都是,没有什么学习是必须的,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协调好时间,能力是螺旋式上升的。按照科学的方式去准备,从孩子的学习状态中去发现问题,调整计划和安排,最终,孩子自己会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他们的思维发展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成果。成人,创造条件,顺应环境就好。

本文选自花开的声音——安妮鲜花[微博]的博客,点击查看原文

文章关键词: 英语汉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