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如果我们的教育总是在封闭、虚拟的状态中进行
孩子们将永远无法适应社会
这一天,李春燕在工作日志中写道:
如果我们的教育总是在封闭、虚拟的状态中进行,孩子们将永远无法适应社会,也无法承受未来。在未来的社会,如果不懂得社会规则和责任,就无法生存。责任、权利、义务的概念,应当在孩子们走入社会之前,就由学校教会他们。
他还无法预知,孩子们明天会怎么样?
人的一生需要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精彩的进取精神,但这一切并不是生来俱备的。
班会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想:剩下的三个星期,我该怎样度过?
第二天,夏令营的老师们给北京发去了一份传真,只有一句话:"孩子们今天创造了奇迹!"
11、Great,太棒了!
用鸽子和眼睛拼成的墙报
还在北京的时候,张婷、顾晓丹和林莉就竞选成功,成为夏令营的编辑。可来美国快10天了,一期简报都没出。这天晚上,她们终于坐不住了。
一大早,张婷、林莉就拿着两张彩色的墙报跑进学校:"老师,你们看……"
那一瞬间,几位老师几乎心疼地把两个孩子揽进怀里。
林莉在日记本上记录了那一个晚上:
"第一期《飞吧,鸽子》,今晚一定要出。"我对婷姐说,也对自己说,不睡觉也在所不惜。"对,咱俩一起熬吧!"婷姐拍拍我的肩膀,OK,开始干吧!
画、剪、贴、涂色、抄文章,一系列的工作在婷姐的帮助下变得轻松而容易。当我画上绿树、青草、红彤彤的太阳、可爱的"棉花糖",婷姐都会给予我高度的"评价",我便越做越有信心。"咱们用剪刀剪出16颗心,再围成一颗大心,象征着我们16名营员组成的一个特殊的集体,有爱心、诚心、信心……"
"Good idea!"我不禁激动起来。
"还可以再剪一些鸽子,有大的,小的,我们不就是一群来自东方的鸽子吗?"
"对了,蓝天、白云为背景!"
我们俩老是一拍即合……
"哇!"只见婷姐捧着昨晚诞生的《飞吧,鸽子》,惊讶地张着大嘴巴:"这是我们办的简报吗?""是啊,怎么了?""Great!这么漂亮啊,太棒了!"一路上,我们举着简报,像举着一面胜利的旗帜。
孩子们的第一次成功,立即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每一个到达学校的同学们,都挤到墙报栏看。直到上课了,才被老师赶进教室。
墙报醒目地贴在积木语言学院刚进大门的左侧,墙报上方。用鸽子和眼睛拼成了《飞吧,鸽子》的题图。一株向日葵用16名同学的名字拼成了16个花样,两片叶子上俏皮地写着主编和副主编的名字。
由顾晓丹执笔的发刊词这样写着:
"我们,一群向往在蓝天上翱翔的鸽子,一直在为自己美丽的未来而积极设计,也一直在为自己能茁壮成长而不懈努力,终于--在科利华软件集团的协助下,我们远涉重洋,踏上了这块神秘的土地……我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观察着身边的一切……
而在另一侧墙报中,环绕着Bestfriend的英文文章,用精美的彩纸剪贴出了16颗心。文章的下面,促狭鬼似地为伤了脚的同学剪出一个稚气的大脚丫,文章的上面,贴着一个大大的表示胜利的V形手势和表示good的伸出大拇指的拳头。
徐翔在墙报中满怀激情地写了一首不叫诗的"诗":
飞吧!伟大的事业在等着我们,
飞吧!美好的未来在期待着我们,
飞吧!特别的日子伴随着我们,
让我们加入CSC赴美夏令营,
让我们走进Edgewood的校门,
让我们一起自由自在地--飞翔!
老师们睁大了眼睛,看看简报,有发刊词,有诗,有精美的图画和剪纸……看看几乎一夜没睡的孩子们,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张潇潇说,我到今天还记得林丽当时为简报写的一首小诗:
让微笑的阳光安慰那小雨
让青春的季风吹进沉默的窗
伸出害羞的手握一种新感觉哦让我们做个朋友
看一看再想一想世界天天在改变
哦,打开门
让每个梦想都化成明天
飞翔!
打开你的门呈现灿烂的未来
只要拥有希望成长不需排队
打开你的门呈现灿烂的未来
用我们的梦想
预约--世界!
12、三张"积木"特制嘉奖令
下午,放学的时间被延迟了。四位中国老师走进教室,宣布说,为表彰第一期简报体现出CSC夏令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精彩的夏令营生活,决定向第一期简报编辑部颁发嘉奖状。
奖状是蓝色的,英文写的。
林莉在日记中快乐地记录了值得她们骄傲的一天:
奖状,家里多的是:可是在美国得English奖状--还是第一次呢!
蓝色,代表海天般宽广的胸襟;蓝色的奖状,代表着我们在大洋彼岸迈出的第一步--第一期《飞吧,鸽子》,我的心却有着和以前一样或不一样的感动。一样的,是我又一次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一样的,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集体中,大家会以这样一份简报的新鲜出炉为我们开表彰大会。
我们被邀请到前方"主席台"就坐,就简报的种种问题答"记者"问,既激动又紧张,第一次在异乡享受着成功的喜悦。也许有人觉得这并不算一件大事,但正如老师所说:"这份简报不仅仅是我们编辑部工作的升级,更是我们16名营员的另一个开始。是一张白纸,要让它成为一幅更绚烂的图画。"
青春不要留白!
张婷在日记中这样写着:
我不善于表露,不健于言谈,无论是辛辛苦苦做报纸得到成果后,还是绞尽脑汁用英文演讲后,默默地在内心鼓掌是我最适应的庆祝方式,然而这次美国之行却让我找到了另一种感觉,一种来自老师、来自学生的鼓励与支持。
我感到一种激励,一种振奋,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正如傅桦老师所说,我的路很美,我想我一定会珍惜我的一切,在各个方面创造出自己的奇迹。
张潇潇后来给家里打电话说,为了奖励三个编辑,他们(指夏令营的老师们)和Sally商量居然做了三张"积木特制"嘉奖令,还举行了一次表扬会!想起自己从小学到高中为班级办了无数的墙报、简报,从来没有谁奖励过我,真是羡慕得掉眼泪!也许我们的教育真的太缺乏鼓励了。
而在她的日记里则精彩地记录了当时采访三位"小编辑"的情景:
我太喜欢记者这个行当了。
终于,机会来了--8月14日这天,"CSC赴美夏令营"的第一期剪报出版,为表示庆祝和鼓励,下午老师组织同学们开了个简短的庆祝会,要求随行小记者(区别于傅桦大记者)对剪报编辑部进行采访。
正巧,前一天专职小记者程远吃多了麦当劳,拉肚子来不了学校,我便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一委任,由随行摄影师兼副营长摇身一变成了小记者。兴奋之余低头看表:哇!离采访时间还有5分钟!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瞬间,我集中全部精力在5分钟之内搜索出6个问题,并在采访中一边记录一边捕捉新的问题。可是我们的主编林莉、特约美编张婷都是典型的中国女孩,容易害羞,金口难开极了!我追根究底问张婷的时候特好笑,问了她一长串,她只回答justlike"是"、"不是"、"喜欢"、"不喜欢"。
偌大一间教室,大家都非常安静和专心地听着,就听见我一个人说话。到最后有人实在忍不住冒了一句:"张潇潇简直是在采访她自己,哈哈。"
没办法,要做记者就是得不厌其烦。
不管怎么说,在我一步步的"引导"下,最终得到了所有的答案。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我做得很棒。傅桦记者在一旁拍照时向我伸了伸大拇指--太好了,第一次采访就获成功!我的心情快乐到了极点。
那一天孩子们的采访非常精彩。整个采访,就像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英迪拉·甘地那样成功。孩子们睿智的对话和柳暗花明的回答,足以让某些"大腕记者"们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煞有其事的虚假采访黯然失色。
张潇潇说,从那天起我们又都多了一种责任心,每个人都为找寻自己的成功更加积极地体验这珍贵的一个月。
13、孩子们用他们的努力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所有的老师和美国的家长都发现孩子们变了。
英语水平提高了?肯定没有问题,所有的人都敢张口说话,而且所有的人都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迅速激发出来。
尊重他人和与人交往的礼节,没有问题;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没有问题。只要确定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既热情奔放,又彬彬有礼。
中午吃完饭后,有人收拾桌子了;老师下课以后,有人擦黑板了。号称"三总部"的徐志伟和徐翔,在大家的热情鼓励下,协助营长承担起了"为人民服务"的任务,每天吃饭时再也不只是营长崔晓玲和张婷这几个孩子在收拾,仿佛一瞬间孩子们忽然懂得了尊重与关心别人。在渐渐走出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和个人情感的束缚之后,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用他们的努力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一天下午,一位腿脚不太灵便的老太太打电话到学校来,告诉老师,住在他们家的中国孩子看见她病了,热心地照顾她,又是做饭又是端水,每天扶她上楼,直感动得老太太连连对学校说,中国孩子真好。
小程远简直有了魔力。他住的那户人家有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妈妈说,这孩子4岁了,拒绝和别人交流,只和妈妈说话。可自打来了个中国哥哥,小姑娘突然开口了,而且只和程远说话,晚上必须要程远哄她抱着她才肯睡觉,每天还要亲自送中国哥哥来上学。
14 Lucy是面镜子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夏令营的老师和同学吃惊地看到了半个月来他们的变化。
这一天,夏令营最后一个营员、上海姑娘肖丽也到了美国。因为签证出了麻烦,耽搁了十几天。
同学们一听说肖丽终于要到了,特别兴奋。咱们怎么欢迎她?咱们一定要送她一个见面礼!给她一个惊喜!
孩子们缠着南茜老师教他们一首英文歌,然后自己把它改为四重唱,分声部练习。大家还给肖丽取了个英文名字:Lucy露茜。孩子们唱啊练啊,特别投入,好像要去参加歌咏大赛。
到现在,孩子们还记得那首美丽的歌:
Row row row your boat
Gently down the stream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merrily
Life is but a dream
(轻轻地划着小船,
慢慢地顺水漂流。
我们留恋的时光,
像梦一般美好)
但是,接下来的一幕给了顾晓丹一个深深的刺激。她写道:
在做最后一次排练的时候,Jason兴奋地冲进门大声喊道:"Are you all ready?Lucy is coming!"我们好高兴,都把热切的眼光投向门口。终于,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我们兴奋地鼓掌,笑着唱起了那首歌,心花怒放!
但马上,我们的热情就消减了,面对着我们的欢呼和掌声,肖丽好像有些吃惊,然后就一言不发,坐到了一个空位子上,开始拿文具,看都没看我们一眼。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大家顿时安静了,又开始上课。
我们实在弄不明白,面对着如此真诚热烈的欢迎,她竟会如此漠然?
再也没心思听课,我百无聊赖地翻开了日记,以往的一幕幕如同旧日电影,一一闪现。我仿佛又回到了初到美国的那个中午:面对着沙丽和吉米的热烈欢迎,我们尽管极其兴奋,但就是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呆望着她们。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真是太呆板、太不活泼了。我们来时都是和肖丽一样的啊,我们之所以觉得她太放不开太漠然,是因为我们已经改变了太多了啊!
Lucy真是一面清澈的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和同学们的如此之大之多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从何而来?来到美国之后,老师就让我们勇于放开自己,课堂上弗雷德索性把课桌全排成一圈,任我们自由组合,更鼓励我们多问问题。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开玩笑,开心地大笑,气氛极为活泼。这在国内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是不敢想的。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宽松、无太多约束、充满活力与竞争的环境里。我们的天性在这里得到了相当大的释放,我们在这里又找回了作为一个少年应具有的朝气和活力,对我们自己来说,这也许就是最伟大、最让人欣喜的发现。
我已不担心回国时自己不会大大变样,但真正让我迷惑痛心的是,我们现在所苦苦追求的许多东西,原本就不应该失去,然而又是什么让我们曾经失去这种快乐、开心与创造的活力呢?
那天,站在一旁的刘娜老师特别心痛。她说,我感到悲哀,一种自责与自省充斥着我的心。我要把这种感觉带回去,传达给我的同行们。
还是小程远比较理解新来的同学:"她比我们晚到了那么多天,当然就会是那个样子,只要再过几天,她就和我们完全一样了!"
什么方面不一样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思考。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