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美国,机场,细雨纷飞。
机场上的人流匆匆而过,她突然觉得很孤独:黄头发、蓝眼睛的美国人熙熙攘攘,可是她一个都不认识。“从此,她就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了,”她孤独而寂寞地感慨。
到底是不是应该放弃中国安稳而荣耀的生活?到底是不是应该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冒 险?她自己问着自己。
但接通家里的电话的时候,她的心立刻平静下来。
“宇华,”电话那边,大洋彼岸,传来了爸爸熟悉的声音,“我和你妈妈会永远关注你!”
“……”陈宇华几乎说不出话来了。
“记住,要努力学到真正的东西……”这是家人的期待。
挂上电话,陈宇华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兴奋。她想:“像一个画家准备创作她的第一幅画,她已训练了多年,她的导师手把手地教了她无数次,怎样调颜料,怎样下笔。现在她终于自己站在空白的画布前,虽然她不知道还有多少东西要学,她也不知道自己要画什么,但她知道现在惟一要做的是第一次独自把颜色涂在画布上。”
于是,陈宇华开始独自地“作画”了。而出国是她的第一块“画布”。出国被很多人描述为“洋插队”。虽然这并不说明客居异国有多么的艰辛,需要多少的血汗,但这仍然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纵使心理素质再好,也是严峻的人生考验。
因为,她很快发现,从走下飞机时,她就感到的恐惧、孤独,那只不过是她将面临的严重挑战的一个小小的过门曲。
除了言语不通,她很难听懂老师的讲课之外,学习方面,她更是体会到了中、美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巨大不同。
她发现,就算能听懂老师说什么,跟学会这门课还有着遥远的距离。中国的课堂上,老师会告诉你一条原理是怎么样的,并将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反复讲解、重复推理,以加深学生印象,学生只要接受了,学会套用现成的原理和公式,作业和考试就都可以应付过去;但在斯坦福,很多时候,老师根本不是在讲解原理本身,而是非常注重课堂交流,如果仅靠课堂听讲,可能一节课下来,你还不知道老师引证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
总之,她意识到,中国和美国的教育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别,中国的教育哲学似乎可以用“知道了”来概括,旨在令学生获取知识本身,而美国的教育方式则是注重理解、应用。这对于从小浸渍于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下的陈宇华来说,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她一时难以适应。
但她很快就开始认识到了这个挑战,从上面她对中美教育差别的分析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她很强的认知能力,而及时、客观、冷静的认识,又正是她去迎接这个新的挑战并最终征服它的第一步。
当时流传在中国留学生中的一个噩耗更是加强了她的这种认识,促进了她前进的脚步。这是哈佛大学发生的一起惨案:一个中国学生来美就读哈佛大学某博士学位,三个月不到,便跳楼自杀了。原因是他来美之后,在教育、文化、语言方面的反差太大,一时无法适应,心理负担很重,终于导致精神崩溃。
这个事件的发生,对于陈宇华来说,影响是很大的,她更加意识到一个人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和足够的创新能力,即便有再高的智商、再好的条件,都是不会成才的。
陈宇华陷入了沉思,是的,现在她所面临着的挑战,正是她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但她更知道中国的这么一句古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同流水一样,流动、变化、更新带给人的不仅仅是不适、艰辛,更是一个契机,一个永远前进、永远创新的契机,只有把握它、适应它、驾驭它,你才能有所突破,做得更好。否则,凝固陈旧,保守僵化,不但没有前进,反而会腐朽、变质。
也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直在陈宇华血液里流淌着的乐观、执著、创新,又一次勃然而发。面对着斯坦福的暮霭、灯火,这位风华的学子,豪迈地宣称:斯坦福,我来了!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