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中国家长批判 > 正文

一个走南闯北的母亲和她的儿子

http://www.sina.com.cn 2001/12/24 17:45  新浪教育

  ·我觉得小孩动手越早,对他智力的早期开发与今后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就越好,我们比较注重他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锻炼,总是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们一直认为,一个人要见多才能识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我们无论工作多忙,每年寒暑假都要带他出去旅游,这也可以增进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

  ·孩子的习惯培养我认为要从小,从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做起。如果他的一些做法和习惯有危险,你就得想办法让他尽快地改正。

  ·长年奔波在外的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溺爱,因为他们很少看见孩子,所以一见面或者孩子一提出要求他们往往不分好坏,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以补偿心理弥补对孩子的歉意。

  受访人:裴晓华(海南金钥匙礼品公司、旅游公司董事长)

  采访人:冯林

  时间:2001年8月2日

  地址:北京惠新里千翔阁写字楼408室

  采访手记

  裴晓华是我的中学同学,我们都是在1988年去海南的,所不同的是她结婚早,并且在海南孕育了她现在的儿子。后来我离开海南,一晃又是好多年,前年在北京见到她和她的儿子。才发现她的儿子各方面都挺出色,年纪小小却能说会侃,知识面也挺广,还在家乡让我给他介绍美术老师。我们同学间说起她的儿子,都说没想到的是小裴和她丈夫在外经商多年,走南闯北,把儿子长期放在老家上学,本来对孩子成长不利,孩子自己却长势喜人。你知道他们夫妻用什么办法,把这种不利转化成了优势,使她儿子超过了许多平常的孩子?

  冯:我正在做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访谈,想请你谈谈你作为一个长期四处奔波的职业女性,是如何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

  裴:说到这个问题,我没有系统地去研究过,也没有刻意地去总结过,但确实有很多的切身感受,不知对你是否有用。

  冯:还记得当初你是在什么状态下要的孩子吗?

  裴:说起来很惭愧,从决定留他下来(他已是老三)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他将与我们一起奔波、动荡、走南闯北,甚至都不一定能过上普通平常的家庭生活,因为他父亲与我已分别在1984、1987年下海经商,1987年年底又双双到了海南。他是忽然降临的。那是1990年年初,我忽然原因不明地发了两天高烧,自己也很奇怪,我竟然没有服任何西药,只喝了一次板兰根冲剂,就好了。过了十几天月经如期而至,只是量少了,我自己就认定是怀孕了,医生不太相信,我告诉她说没关系,你只需给我化验确诊一下就可以了。当结果出来时,她也感到很惊奇。那时我在开家具厂,还设有一个门市,我先生在搞公司,虽说海南那时正处于第一个低潮期,但我的业务还不错,就又设了一个分厂。我得几边跑,很辛苦,但前景很看好,还有人主动要给我贷款。小家伙的不期而至,打乱了我的经营步骤,从生意的角度来说,他来得可真不是时候。可从我对他神秘的感知和我的年龄来看,留下他是应该的。我当时真的很矛盾,现在看来,这真是很明智的选择,多危险,差点就与他今生无缘了。而双方父母也曾催过我俩,我知道他们主要是担心我,因我一向体弱,而且个子小,有“袖珍夫人”之称,他们没想到我已做过两次人流。很有意思的是几乎就在同时,我们收到了他父母的信,说如果还没有怀上,就最好等到一年以后才要,因为属羊的命不好。当他们得知有一个属马的孙子时,高兴得要命,热烈欢迎我回去,他们知道我们也不具备在海南“生养”的条件。按十二生肖说法,“马”命奔波,我这属马的孩子在娘肚子里就开始走南闯北了!

  冯:怀孕以后,妊娠反应厉害吗?你是否对肚子里的小生命进行过胎教?

  裴:很奇怪,平时看我弱不经风的样子,可那时我却没有什么反应。不像有些人那样恶心、呕吐,不想吃东西,就是好不容易吃进去了,过不了一会,又得全数交出,吐得一塌糊涂。但有一点特殊的地方就是,我特别爱吃西瓜,每天都要吃,好在海南一年四季都能买到。我儿子也特别爱吃西瓜,当他刚开始会自己吃西瓜的时候,大概是一岁左右吧,那种情景好美,我至今难忘。他双手紧紧抓住瓜皮,整个脸都看不见了,在那儿埋头苦干,你只能听见吃的声音和看见头在动,这时你不管怎么叫他他都充耳不闻,到他抬头时,瓜皮上已经没有了红色,地上除了有红色的西瓜汁外,没有一颗瓜子!他现在都不吐西瓜子,但动作已没有小时候那么像饿了饭似的。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胎教?我吧,不但不恶心、呕吐,反而还特别能吃。我老公经常陪我去喝早茶,他只能吃两三样东西,而我却能一个人把满桌早点一扫而光,对品种我没什么挑剔,但每次都少不了凤瓜,这期间我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工作,大着肚子同样去签合同、送货,当然也没少去海口周边的市县去玩,回到重庆还去爬了一次缙云山。一直到了孕妊7个月时才一个人乘飞机回到四川,考虑到小孩出生以后的身份和户口,所以回到原单位(重庆市中医研究所)去办了一个正式的辞职手续。这段时间我也看过一些胎教方面的书,但并不是刻意去看。我俩的父母都在一个单位,所以生活上对我也照顾得很好,我回家以后就再也不管生意上的事了,一门心思准备做母亲。由于行动不便也做不了什么,就把以前的爱好又捡了起来,买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毛线,怀着极大的创作欲在家搞设计,一边设计一边自己动手制作,又勾、又打,为丈夫、为自己、为小孩搞出了几十件大大小小的作品,心很静,这是经历了那么多年的动荡以后第一次真正地静下来。不知道这些算不算是一种胎教?孩子后来确实很喜欢旅游,而且动手能力也特别的强,说不定还真有一点关系。

  冯:孩子出世以后,你开始如何对他进行教育和培养的?特别注意哪些事情?

  裴:孩子发育得很好,出生时39公斤,身长57厘米。那时谈教育和培养还为时过早,我认为刚出世的孩子最重要的是母子双方的了解和沟通,我特别重视这一点。我每天都要用大量的时间来观察他、注意他的一举一动,我坚持亲自带他睡觉。我认为母子身体的贴近也是一种沟通和交流,是母子亲情的基础,小家伙每天半夜要吃四、五次,当然也就要尿上四、五次,为此,我练就了一套不起身就能哺乳、换尿片的流水作业的本领,并能很快又入睡,当折腾了一夜你刚真正地要沉沉入睡时,他却又开始了他的“晨练”(每天6点钟左右),口衣口衣呀呀也不知是学语还是唱歌,总之他那时的心情极好。所以那时,我每天最缺的就是睡眠,但我认为这很值得,我知道他其实也是在尽量地寻找、创造一些双方交流的机会。孩子的第一次微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坐起来都令我那么地惊喜,那么地激动,我都会那么迫不及待地去给他爸爸打电话,使他能立即分享,那段时间太美好、太幸福了。这是我作为女人,作为母亲来说,最最幸福的时候。现在感觉最遗憾的事就是没有给孩子做一个详细的成长记录,记下那一件件值得纪念的事件。

  冯:那时你是怎样喂养你的孩子的?

  裴:我原来是学医的,所以对孩子的哺养非常重视,我认为健康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好的身体,学习、工作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这点我自己深有体会。所以我坚持母乳喂养到10个月,那时年轻,奶水很足。另外,孩子3个月大时就开始添加辅食,我每天要用最少2个小时亲自为他做辅食,做鲜豆浆、蔬菜汁、土豆泥、西红柿浆、肉汤、鱼汤等等。在喂他时尽量用勺子,不用奶瓶,这能教他尽早地独立,不依赖母亲,由于小孩1岁以前不需要盐,所以我从来不在他的食物里放盐,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教育,要让他从小养成不挑食的习惯,有一次我尝了尝给他吃的东西,太难吃了,味道怪怪地,真不明白他怎么会吃得如此津津有味,惟恐给他喂慢了,最厉害时,他每餐要吃满满一奶锅(相当于两碗半)那种由各种汤汁做的味道奇怪的米糊。

  冯:在孩子动手方面你是如何培养的?

  裴:这点我培养得比很多家庭都要早。一方面是我们的职业特点不能太让孩子拖累,另一方面也好让孩子能早点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我最看不惯那种孩子吃一顿饭,大人要追着跑半条街,而且到头来孩子还长得面黄肌瘦。所以,在他才1岁零1个月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再也不喂他吃饭了,要他自己吃。开始的时候,我就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他自己也觉得好玩,就真的自己吃,只不过吃得满地都是,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吃到多少。这时很多父母就会担心孩子吃不饱,饿着了怎么办,就不忍心,又去喂。但我都能无动于衷,我认为一两顿饭吃不饱没有什么,这顿没吃饱,下顿他自然就会多吃。结果,他很快就学会了让掉到地上的饭越来越少,这个过程是必需的。我觉得小孩动手越早,对他智力的早期开发与今后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就越好,我们比较注重他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锻炼,总是告诉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记得有一次,我的同学带着她5岁的儿子到我这儿来玩,那时我小孩3岁,吃饭时她儿子等着她喂,我儿子看了觉得很奇怪,跑来问我这是为什么,他说:“是不是哥哥的手痛?”饭后我们在客厅里聊天,过了一会,我同学问我:“唉,小海呢,去哪儿啦?”我告诉她:“你没听见声音吗?人家正在洗澡,到了他洗澡的时候了。”她不相信,她认为3岁的小孩自己吃饭已经很了不得了,根本不可能自己洗澡,我只好叫她自己去看,她打开卫生间的门,看见我儿子正一手拿着莲蓬头,一手在抹头上的肥皂泡,洗得正欢呢,顿时给她搞了个瞠目结舌,后来她一再跟我说,愿意养10个小海,也不愿意养1个她的儿子,我说那是你自找的,孩子的潜力本身很大,你要教育得法,要敢于放手。我最多就是中途催他快一点,否则他会在里面玩上一两个小时不出来,至于每天洗不洗得干净没关系,反正每周再好好地帮他洗一次就得了。

  冯:这么说,他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比较强,你们是怎样培养他这面能力呢?听说他四岁开始就经常一人单独坐飞机,是这样吗?

  裴:是的,我和丈夫都商务缠身,有时甚至也没有时间专门送,他回老家看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只能交给空中小姐,“特快专递”回去。这样他从很小就一人飞来飞去,有意无意培养出了他很强的独立能力。本来让孩子这么小就一个人远行,想想是我们做父母的失职,对孩子也不太安全,但坏事变为好事了。

  冯:我发现你的孩子挺会说的,比一般10岁多的孩子说话更有条理性、逻辑性,你是怎样培养他语言方面的能力的?

  裴:这点他确实很突出。大概是他4岁以后吧,说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没完没了,我周围的朋友和一些比他大的小孩,经常被他搞得很难堪,随时有被他抓住谈话中的漏洞的危险,后来大家一致认为,他适合去做律师,能说会辩。其实我没想到他现在这么爱说,他在1岁半以前几乎连话都不会说,我们那时还担心他以后说话会比较迟钝呢。后来想来是有一定原因的。我在他10个月大时带他回到了海口,那时公司有十几个人,来自天南地北,好多种语言,这下他一下给搞朦了,就连以前会说的一两句话也不说了,只用手来比划,不惜发明了多种多样复杂的手势,就是金口玉言,不吐一字。公司员工都挺喜欢他,一边用带有各自方言的普通话(有的也用家乡话)教他,一边很有兴趣地陪他左比右划,不但没能让他开口,反倒从他那儿学了不少的手势。有几次我去房里找东西,很意外地发现他一个人正在那儿“冰箱、冰箱、彩电、彩电”地说着,一听见我进去就立即停下来,不管你怎样叫他再说,他都装着没有听见,就是不说。后来我反应过来了,他是被这种南腔北调的语言环境搞糊涂了,确定不了自己该用哪种腔调开口,而且他不爱做没有把握的事,就像他学起路一样。其实从来就没有练习过走路,可就在满地爬动了几个月(他把这个动作发挥到了极致,其姿势的优美,速度的迅速常常令你也想试一把!)后,他生日的第二天一大早,他忽然站起来走路了,而且再也没有在地上爬过,仿佛那个动作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他可能因爬动锻炼了腿部肌肉,感觉自己能走了,就突然站起来了,所以我也就不再催他说话,只是让员工都改用普通话与他说话。后来他就慢慢开口了,说的是一口港台普通话,他爱看动画片,他2岁半到3岁期间回了老家,再回到海口时,说话的速度又慢下来了,而且带有四川口音和山东口音(爷爷奶奶是山东人),很滑稽,所以,在他4岁又离开我们回去时,我就跟他说,你要坚持说普通话。你现在这样说话很好听,因为你上幼儿园,上学,老师同学都说普通话,以后走到哪儿都需要说普通话,所以这次回去就不要再受影响,他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没想到的是,他这一坚持就是整整六年半,我每次回家去看他时都有朋友跟我说,你儿子很有意思,我们经常逗他,要他与我们说四川话,可他却告诉他们:“我妈妈说的,要我说普通话,四川话太难听了。”每当这时,我真的很感动,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我真的很佩服他,你想呀,要在四川那种地方坚持一个人说普通话,那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有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他确实遭到了身边很多小朋友的嘲笑,可他硬是坚持了下来,这连我恐怕都做不到。没想到坏事变成了好事,他充分利用了自己说普通话这个优势,经常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演讲、诗歌朗诵,表演话剧,还担任了学校的播音员。这样,本来因为语言的孤立却无意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以及不同常人的鹤立鸡群的感觉。

  冯:我发现你孩子不但能侃,而且知识面特广,这方面你是怎么教育的?

  裴:他的知识面确实很广,我就奇怪这么多学科的知识,他是怎么一鼓脑地记在了那个小脑袋里,简直就是一个小百科全书。他爸爸认为他以后适合当一个博物学家,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从早到晚你都在受到一种科普知识教育。有时候因工作太紧张,你不得不求他暂停、暂停,让我休息一会、清静一会。记得他7岁那一年,我们带他去坝上草原骑马,他单独在马背上骑了4个小时。负责保护他的那个牧民后来带着他狂奔过来,追上我问我是不是他妈妈,我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原来是他想搞清楚我是怎样教育孩子的,他不明白我儿子为什么第一次来草原,就能认出所有的花草农作物,并能把相关的知识也说得头头是道,我告诉他,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早就通过电视、书等各种场合知道了这些知识。

  我们一直认为,一个人要见多才能识广,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所以,我们无论工作多忙,每年寒暑假都要带他出去旅游,这也可以增进父子、母子之间的感情。我们带他出来旅游也不就一味地让他玩,而是注意培养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万事万物的兴趣,我们也尽量选择那种知识信息含量比较多的景点,比如昆明的世博园,北京的科学馆、博物馆、美术馆之类,在玩中拓宽他的知识面,这几年他可是走遍了四川的名山大川(爷爷是离休干部,每年有两次旅游假)。全国的风景名胜地也走了许多,所以他的思路比较开阔,思维比较活跃。记得两年前他就有一个创意,要写一篇科幻小说,把门捷列夫比做国王,他手下有106个臣民,每个臣民的性格就像征一个化学元素的特性,有的像少女一样活泼可爱,比如说“H”原子:有的像小伙子一样勇敢、坚强;“H”和“O”原子,他们相爱后走到了一起,就变成了万事万物离不开的水,这就是H和O组成的家庭;有的像老人,行动缓慢,比如说惰性气体……106种元素在一起,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我曾鼓励他写出来,可后来因学习忙,一到假期又忙于旅游,就放弃了,挺可惜的。

  冯:以后有机会让他写出来。对了,在孩子的生活习惯方面你是怎样培养的?

  裴:孩子的习惯培养我认为要从小,从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做起。如果他的一些做法和习惯有危险,你就得想办法让他尽快地改正,能讲得通道理就讲道理,如果他还不太听得懂,你就得想一些奇招,让他的记忆深刻、痛改前非。记得还是在他1岁以前吧,那时他整天在地上爬来爬去地玩,对地面附近的插座产生了兴趣,老要用手指头去掏那个小孔,这太危险了,我们阻止过他几次,也打过他的手,但根本阻止不了他对小孔的好奇心。后来有一次我在他又要去掏小孔时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在他的手指伸向小孔的同时,用藏在我手上的一根针扎向了他的手指头,只听得“啊”的一声惨叫,小手缩了回来,指头出血了,他哭了一场,这时我抱着他并告诉他,以后再也别去碰那些地方了,他一边哭一边点头。从此以后,你把他的手拉过去他都会缩回来。后来为了不让他玩火也是采用的相同方式,乘他不注意时,把他的小手拿到火苗上迅速灼一下,他大哭一场以后就彻底不玩火了。但我对他的不具有危险性的习惯,甚至可以说是“坏习惯”都管得不是太严。这个家伙小时候身体挺棒的,特别不喜欢穿衣服,他怕热,所以在他2岁半以前,一年里有大半年的时间都是浑身上下一丝不挂,但唯独脚上有一双反着穿的鞋,那是他怕摔跤,自己穿上的,既便到了冬天也只是上身穿着毛衣,脚上穿着鞋,可就是不穿裤子,经常是刚给他穿上,你一转过背他又给脱掉了,因此有“火娃”之称。而我认为可能他是不爱受约束的天性使然,所以就听之任之,不穿就不穿吧。公司的员工都还记得那样的情景,只听得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条缝,大家一齐看过去,却并不见有客人进来,只听见从下面发出一声问候:“你们下班了吗?”原来是他小心翼翼地伸进了半个小光头,因为他没有穿衣服,所以他爸爸不准他在上班时间进办公室,可他又迫不及待地想与大家玩,又看不懂时间,因此,一天内这样的情景会让大家看到2、3次,其实公司员工的心思与他一样,也盼着他来好与他一起折纸、剪纸,可真要动起手来,他们还不一定能胜过他,他能折几十种花样,我可是甘拜下风的。

  冯:你与孩子后来就常常要分别,在分别时,他有伤心之类的感觉吗?

  裴:也是很怪的,每次回去看他或者是带他出去旅游,他都一刻也不愿意离开你,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就连你上厕所他都会跟着你,他7岁以后我就不允许了。但你一旦要离开,他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伤心与难过,每次都快乐潇洒地与你挥手再见,这种情况一直到了他8岁多。我也曾问过他,是愿意与父母一块生活呢还是愿意住在老家,他说都很好,在老家虽说经常会想念我们,但会很有盼头,每到假日来临前他都会筹划去哪儿玩。我那时还在海南,他爸在北京,用他爸的话说是“网络家庭”。他第一次表现出来伤心、难过是2年前的一次“十一”长假,我专程从海南赶回去看他,可他却跟他叔叔去旅游了,待好不容易见到我,已是晚上6点钟了,我第二天一大早就要走,所以他对他叔叔很抱怨,怪没能让他早点回来,晚上他不愿意睡觉,第二天一早我送他去学校上学,他走进校门的那一瞬间,我看见他眼里含着泪水,我的心被触动了,从那一刻开始,我的眼泪几乎是一直流到了海口下飞机,每每回想起这一幕,我就知道,儿子已经长大了,他需要我更多地去关心他,多与他在一起。去年,我也到北京工作了,所以,今年就把他转学到了北京,9月开学他就要在北京上学了。

  冯:多年来你一直在外地工作,与老家的孩子相隔遥远,平时只能靠电话沟通,那每次你主要关心哪些问题?

  裴:每周未儿子都会盼我们的电话,电话一通,你甚至都可以不用说话,只需嗯,啊,好,行,他就能天文、地理、生物、动物地给你讲上几个小时,有几次我中途把话筒给了朋友十几分钟他竟然都没有发现,你要想挂电话,就得多次告诉他,手机没电了(其实经常都不是用的手机)。所以要想关心他,想问他问题,你就得不停地打断他。我一般很少关心他学习上的事,因为我认为他应该没有任何问题,我从不要求他得第一,我认为小学的第一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最关心的是他今天有没有下楼去玩;体育成绩有没有进步;跳绳能跳多少个了;单车骑得怎么样了;他亲手种的花生长得怎么样,今年又结了多少果;他的各种实验结果怎么样了,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又画了什么好的画,奥赛又出了什么样的题;又交了几个好朋友,是男还是女,他们都喜欢干什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身体怎么样了,等等。我始终认为成绩并不是看一个孩子怎样的唯一标准,我认为孩子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健康的心态和快乐的性格及其在学习上的那种吃苦、拼搏精神才是我们应该教给他的。我希望儿子是一个具有这些综合素质的人,至于他将来能否考上大学,能否读博士那并不重要,行行出状元,根椐本身的情况,在不同的地方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只要你对孩子有爱心、有耐心、信心和苦心。我赞同那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如果教育不好,那是大人无能。

  冯:请向所有奔波在外的家长们说几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需要注意的话。

  裴:长年奔波在外的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溺爱,因为他们很少看见孩子,所以一见面或者孩子一提出要求他们往往不分好坏,想尽一切办法去满足,以从补偿心理弥补对孩子的歉意。另外,由于往往这些孩子都跟着老人一块生活,隔代亲,老人们也会把对子女的歉意加倍地偿还到孙辈身上,所以我们也要提醒我们的爷爷奶奶们不要太溺爱。当然,最好是在节假日尽量与孩子团聚,在条件成熟时尽快把孩子接到身边共同生活,这次我把儿子接到北京来就是为了更多地在健康的心灵和欢乐的性格方面下功夫。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在具备了基本的智商的情况下,成功与否往往是情商更重要。我没有研究过教育乱说了一通,如有什么不到之处,请多多批评指正。在家庭教育中,我认为通常需要学习的恰恰是家长自己。


   短信节日传情奖中奖:数码相机、CD/VCD……大奖总值5万元!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短信和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家长批判大家谈(2001/12/24/ 17:37)
不教而教,大而化之(2001/12/20/ 17:34)
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城里人(2001/12/20/ 17:19)
素质教育就是精神美容(2001/12/20/ 17:11)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人(2001/12/20/ 16:53)
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 中国家长批判 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分 类 信 息
投真实一票 获精彩大奖!
:首医大反射培训招
   国际财务会计证书
   王府装饰培训取证
   莱茵春天德语学校
   成软件人才上GNIIT
   北外培训中心招生
:圣诞节花给最爱
   进口车其实也不贵
   聆听春之先赞歌
   做女人"挺"好
:颐和园=谊和缘
   新网络服务器平让
:最新飞行器广告
   超级星期天招商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城市先锋网友会
:省内游优惠线路
   蔡屋围发展大厦租
:“郑明明” 送大礼
   千禧平安夜狂欢
:多功能车热销
   痘为何与年轻结缘
:好大夫美牙器
   超乎所值的性价比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