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企业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工商管理硕士(MBA) > 正文

专访:MBA的乐与痛

http://www.sina.com.cn 2002/04/23 15:31  香港《中国经贸》马年特刊

  作者:易水寒

  北京太奇MBA培训中心是目前北京著名的MBA教育机构,在中国MBA教育界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很多考生通过这个学校走入了MBA的大门,恰逢2002年MBA联考即将到来之际,校长冉东先生回到北京,在笔者数番邀请之下,冉校长抽空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就目前的中国MBA教育的现状、未来的发展、MBA联考的改革、市场问题以及备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MBA的热潮与机会成本*******

  易水寒:您好,冉校长,非常感谢您抽出时间来接受我的采访。众所周知,中国目前已经加入WTO,正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MBA这是这种转型时期的一个热点。首先,我希望请您谈一谈目前中国的MBA热潮

  冉东:很高兴接受你的采访。谈到目前中国的这场MBA热潮,我觉得现在的这种MBA热,是相对于以前的低起点来说的,是相对于过去还没有来说的,中国企业要提高管理水平需要大量的MBA,而目前中国的MBA数量还不能满足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MBA教育还将有很大的发展。

  易水寒:但是给我的感觉,是MBA突然之间就热了起来,好像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或者更确切的说,就是去年的样子,MBA突然一夜之间变得名满天下,几乎很多年轻人对此都趋之若鹫,这是不是正常的现象,或者说有没有炒做的成分呢?冉东:这有几个大的背景,也不是向你说的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的,有一个过程。在中国88年,初次的送出了38名MBA到美国去学习,当时确实是很陌生的一个概念,甚至有很多人将它与美国的NBA还搞混淆,一直随着到97年实行了正式的联考,这个人数可以说是逐年增加吧。这两年突然报考人数有了剧增,这其实有个大的环境背景,就是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有问题,并不是光MBA在发烧,其实所有研究生领域,研究生教育都在发烧,所有研究生招生从94年以来都是以每年20%甚至30、40的在增加,这首先是大背景。这说明社会竞争比较激烈,使的本科文凭感觉起来不够用,难以适应这种竞争。另一个背景就是我国的经济这几年发展很快,已经从一个卖方市场转型到了一个买方市场,从过去的供给经济变成了现在的过剩经济,这也是一个大背景,在这种情况下,再靠以前的那种原始的粗放式的管理,仅仅依靠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是远远不够的,这时一定要转向挖掘内部潜力,走集约化道路。完善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易水寒:但是最近在网上一个重要的问题被炒做的很热,就是MBA机会成本的问题,一个MBA毕业生,为了学习MBA的投入和他毕业后在社会上所能够赚到的薪酬,很多人认为并不成正比。

  冉东:我觉得在所有的投资里面,能够得到的回报最多的、最值得的,就是对教育的投资,有好多人在算这个眼前帐,或者是小帐,比如:我上一个清华或者是北大MBA要花近10万的学费,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呀,实际上我们算这个帐,目光实在是太短浅了,你们可以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把10万块钱花到自己身上,你干点别的,它其实又能干什么呢?如果我们说用这10万块钱做生意,可以预期它能够带来的收益,简直就是太有限了。可能我们连开一个大点儿的饭馆都开不起来,而投在我们自身的教育上,这个前景无限呀!未来将给你带来什么,这是不可估量的!我们说千万,或者亿万,都是可能的。所以我们说算一个事情的成本,不是看他在短时期内能够获得多大的利润,而是说他所能预期的效益有多大,然后再来核算成本,这才是真正的机会成本。

  易水寒:但是现在很多MBA考生在毕业之后,发现自己所能够做的工作和自己的期望值差距却非常大。冉东: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自己对自己适合干什么,首先就有一个社会再检验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MBA毕业生还只是一个毛坯,它还要到社会上再加工。一些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有过高的估计,但是残酷的现实会很快的就使得他们冷静下来了,这个问题你怎样告诫他都没有用。关键是现实的选择,社会不是以某一个MBA的想法,或者期望来有所改变的。

  易水寒:但是我也有很大的不解,就是这些MBA的考生,他们放弃了自己已经非常不错的工作,花了这么大的价钱,拣起放弃了好几年的课本去考MBA,他们所追逐的是什么?

  冉东:当然就我所知的,大部分人追求的是一种更好的工作和事业前景吧,更高的收入,这是我接触的大部分人的。当然也有很多人在这个背后,还怀有很远大的抱负,实业救国的这样一种理想。我觉得不管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还是为了自己的理想,都是正确的。

  *******尴尬的MBA教育现状*******

  易水寒:最近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好像只有两个企业家是MBA,其中很多人都有海外的背景,甚至在海外也生活了多年,他们也并没有趋之若鹫的去学一个MBA再来做企业,这是不是说明MBA也并非是成功企业家一个必然的条件?

  冉东:你说的没错,什么事情都不能绝对化,学MBA确实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是不学MBA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提高管理水平的途径就有很多呀,MBA只是其中之一。

  易水寒:就美国的情况,他们国家在MBA的管理领域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大,甚至一些小公司,他们的老板都是MBA出身,事实上在美国、欧洲甚至在日本这些发达国家,MBA并不是象中国目前这样一个特别有光环的这样一个学位,前不久北京电视台在做一个访谈节目,一个日本的MBA就说,其实MBA不是什么,它只不过是一个研究生而已,而目前在中国,MBA就会被当做一个鲤鱼跳龙门的一个机会,而企业却对其并不是非常的热衷。

  冉东:MBA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它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样使它真正的两头都热起来,学生和企业都热起来,现在是学生热,我想它会慢慢传过去的。但是这个加热它会有一个传导过程,现在这些导体,也就是这些MBA的学生们,慢慢的随着他们做出业绩,MBA就会慢慢的被认可。

  易水寒:我们都知道,MBA诞生于一个重商经济非常浓厚的美国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我们也知道,重商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注重交易的公平性,至少说越来越注重这个,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保证经济的不断向前良性发展。而中国则并非如此,中国目前还处在一个重农经济的社会,他的交易的过程中更多的涵盖了的还有很多交易本身以外的东西,包括权利、身份、地位、人情、关系等等因素在左右着他们。MBA在进入中国之后,他是不是适合中国这样的一个经济环境。因此也有很多人就基于这一点在怀疑MBA的能力,而现实也一样并不乐观,比如前一阵的王维尊事件,在中国MBA的网站上也被讨论的热火朝天,再比如海外投资集团的老总本身也是MBA,但是海投和万象合资的上海投资集团聘请了一个MBA做CEO,仅仅做了半年就被解雇了,这是不是说明MBA不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个佐证呢?

  冉东:我记得曾经看过一个漫画,一棵树,当它只是一棵树的时候,他可能并不能左右他周围的环境,在沙漠上可能他会枯死,而当有两棵树的时候,可能会给气候环境带来一点小小的改变,当这个沙漠的树木越来越多,就会使气候有大的改变,甚至多到布满了整个沙漠的时候,恐怕这个沙漠就不能称之为沙漠,而要叫森林了。如果我们坚信MBA会提高中国的企业管理水平,那我们就不停地朝着这个方向走,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经济环境就会改变。当然了这也是双向的,树本身也会发生一些改变,除非我们确实愿意过干旱的日子。如果我们不愿意,我们就必须努力,努力的去种树,把树种的更多一些。这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

  易水寒:确实如此,也许是目前中国的MBA学生对于社会所能够发生的作用的时间还没有到,所以导致MBA在不断升温之后,有人对其作用产生了怀疑,那么,请您谈谈,中国的MBA考生能够对中国的经济发生作用,大约还需要多少时间?

  冉东:这个具体时间还不好说,但最少一个现实就是说,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了这个人才的缺乏,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下一步的竞争将更加残酷,因此就必须对企业加强管理。但是,一个MBA是不是一个管理人才,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到底能够起多大的作用,这两个问题体现在不同的MBA身上,差别也非常大,但是企业需要管理人才。但是怎样实现这个转化,从企业需要到满足企业的需要,这个之间还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我不敢说。

  易水寒:从1991年中国首批招收MBA只有86个人,而到了2001年,中国的MBA累计招生已经达到了47000人,毕业生总数则超过了1.5万人,这还不算社会力量办学给社会输送的MBA和国外学成归来的MBA,那么到底是多少MBA,在中国的这样一个市场当中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呢?

  冉东:应该随着中国加入WTO,企业应对国际化的这个挑战,我们仅仅依靠传统的那种管理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有这种国际化的、科学的这种管理,这样,中国需要的MBA的数字就太大了。目前的这1.5万的MBA毕业生的数量我们可以拿来和中国的企业的数量比较一下,可以说实在是差的太远了。中国就算一个小小的北京,注册的公司也达到10多万吧,这些公司的管理人,他的领导层最少应该是受过一些管理教育的,可以想像这个数字和MBA的数量差的有多么远,还有多么大的缺口?易水寒: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就是中国的MBA越来越多,他们最终将会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什么?

  冉东:我认为他们最终将会给中国的企业管理带来国际化,最终会使中国的企业和国际化接轨。

  *******国外MBA,虎视眈眈*******

  易水寒:据我所知目前的MBA也同样在适应中国。

  冉东:确实是这样,目前也不能分开来说哪方面影响哪方面,这是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最终达到一种比较完善的平衡。

  易水寒:那么您觉得现在的MBA教育和国外的MBA教育之间有什么区别?

  冉东:事实上我对于国外的MBA教育到底是怎样的,我真不是很清楚,但是至少我经常听到大家说,国外的MBA特别是名校,他一般都是由有着经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来授课,他们往往是在做企业做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回过头来再做学术和教学。MBA首先它培养的人才是操作型的,而不是学术型的,而国内的MAB教育人才更多的是学术型的教育人才,一些经济学教授在进行着MBA教育,事实上,搞经济和搞管理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我们经常把经济管理搞到一个范畴里去了,事实上搞经济他更多的是寻找一个或然性规律的,是在无序的世界中去寻找其中的有序性,如量子物理所说,单个原子的运动是无序的,但从整体看,还是有序的。因此,经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就单个企业来说,他表现出来的只是统计学规律,在经济规律上可以预测的事情在具体问题上我们会发现对于一个个的个体来说它是无法预测的,举个例子来说,经济学家能够预测骰子一共六个面,抛出无数次后,每面都有六分之一的向上机会,经济学家可以预测出他的几率,但是事实上这对于单个赌徒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而我们就正是用这些研究经济学的教授让他们来培养我们的经营管理人才,那不会有一个好的效果。易水寒:那是不是说在中国的MBA事实上相比较国外的MBA教育会打一些折扣

  冉东:是的,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的确会打一些折扣。易水寒:那您觉得他的这种改变是迫切的吗?

  冉东:是的。应该是迫切的。据我了解,就拿北大的光华管理学院的院长,厉以宁教授,那是经济学家,而作为一个商学院的院长,至少应该是在经营管理这个领域出类拔萃的。这说明我们本身对于MBA的认识不足。我认为事实上从经济管理的区别上来说,经济是有规律的。而我认为管理是没有规律的,管理依靠的是经验。

  易水寒:是的,我认为管理所面临的这个市场环境也是一个不可预知的环境。就我了解,目前从MBA的市场环境上来说,整个的东南亚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MBA热潮中的。我的一个从国外回来的朋友说,新加坡的MBA情况和中国有些相似,甚至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新加坡,据说一个商场上租上一层楼房,然后请几个教授,代理一个澳大利亚的学历,就是一个商学院,中国会不会有一天也会走道这一步?

  冉东:我觉得这种情况的发生也是可能的,国外的MBA学院事实上也很希望能够进入中国的MBA市场,并且在某种情况下,也是和中国的商学院抢市场吧,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好事情,如果说国外输出别的商品,我们应该有所警惕、甚至抵制,那么教育则是我们应该毫无保留引进的东西,应该把门敞得越大越好。

  易水寒:目前还有一个争论比较热点的问题,就是说在中国学MBA还是到外国学MBA更有价值,就您的经验能不能给网友们来提一些建议呢?

  冉东:这要看你的经济条件了,我觉得如果你自身的经济条件比较好,那么我建议你还是出国去学MBA价值更高一些,不管怎么说,还必须要承认的,MBA毕竟是舶来品,它的发源地还是在西方,那我们干吗不去见识一下最正宗的呢?

  易水寒:的确,现在更多的人好像还在观望MBA今后的发展方向,国外的包括美国的、英国的、澳大利亚甚至香港的商学院都在关注中国MBA的发展并且在国内寻找代理,来争夺大陆的市场。其中最出名的可能就是中欧了。而这其中的竞争也比较有意思,目前我知道的国内好像有三种关于MBA院校的排名,其一是教育部的这个排名,这里面没有民办学校的影子,清华大学排在首位,民间的一些排名,就比较复杂了,有的把北大排在首位,有的将清华或者中欧排到首位,国外的排名则将中欧列入亚洲五十强,而其他国内的大学却榜上无名,您对此怎么看?

  冉东:这个差异应该说是中国和国际化接轨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差异,我们的很多东西呀往往带有政策的概念,没有真正的放到市场上去,市场讲求的是主体的平等性,这一点我们远远没有做到,市场的公正原则,我们贯彻的还远远不够。如果我们想和国际接轨的话,我们想和国际竞争的话,我们首先要保证我们的市场的公平性。首先从政府部门来说,我们不要分什么公办民办的,完全没有意义,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市场环境是一样的,并不是说你说了谁排第一,谁就真正成功了,如果那样,好多事情就好办了,我们想发展哪个行业,找相关部门排个名次就行了(笑),这完全是一相情愿的事情。目前也出现这样的一种现象,一个拿着名牌大学MBA文凭的学生进入市场之后竟然发现自己还没有一个拿着国外二流甚至三流学校文凭的学生更有竞争力,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市场不规范,掺杂了太多考试和学习知识以外的东西造成的,中国的商学院也一样首先来接受市场的检验,应该将自己的眼光盯在教学质量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上,而不是通过别的什么手段,那是没有希望的。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有能力给企业带来效益的人才,不管你的文凭是不是官方承认的。当然,这种民间的和国外的排名的出现是一个好现象,能够使得中国考生在选择的时候有一个参照。市场上有好几种声音总比只有一种声音要强的多。易水寒:中国MBA学生在毕业之后,在市场定位的问题上,是更适合做职业经理人还是更适合创业?

  冉东:我觉得这个事情不成为一个问题,这完全要看他自身了,我们常常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做什么,一个是怎么做。做什么这个问题是学不到的。而能够学到的只能是怎么做。或者说的具体一点就是我们只能学到技术层面。

  易水寒:据我所知,目前除了从事MBA教育之外,还从事研究生教育,请问冉校长,对这两类人群各有什么看法,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是不是能够说研究生学生更聪明,或者MBA学生更加功利?

  冉东:这两部分人群来说,区别就比较大了,首先,研究生目前年龄在25岁以下的这部分占到主流,而且相当一部分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而MBA这群人首先岁数就比较大了,对于学习来说,目标也比较明确的,是经过他们自己的一段时间社会锻炼做出的选择。我个人认为说研究生学员更聪明的这种说法不对,甚至我认为MBA学员更加理智,更成熟。

  易水寒:这可能和MBA学员的年龄有关。

  冉东:对。和他们的年龄有关系。或者说,MBA更多的倾向于实际操作。这个专业要求的解决问题的程度要比提出问题的程度要大很多。要求学员更多的要去开创,去竞争。其实,从一开始MBA给我的感觉的确是一种很功利的人,这群人商业味道很浓,甚至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铜臭气很足(笑)。首先我说的这种铜臭气不是一个贬义词,我们说近200年西方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发展,首先就是经历了这种重商主义的洗礼。在重商主义在对传统的基督教文化的清理过程中,向工业化道路发展了。所以,我觉得MBA功利,或者说商业味很浓,这不是坏事,并且随着我对他们的进一步了解,我觉得MBA的学生也是非常的有思想和抱负的一群人,对国家和民族非常有责任感。并不是象我原来所认为的那样是完全功利的一群人。只不过他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方法和一般的研究生的思路不一样,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如何来解决问题,他们提出的往往是解决方案而不是指出问题或者问题的症结本身。这一点我认为MBA的学员更加成熟。

  *******MBA学历的市场化与学术腐败*******

  易水寒:好像前不久,从国家教育机构发出通知说,各个有培养MBA资格的学校可以自己设定标准招生,最近我们可以看到至少在网上他的这个规定受到了很大的非议,甚至有的MBA考生开玩笑说现在这个MBA就象是妓女,谁有钱谁就可以上。您觉得这样一个政策,会不会造成各校的MBA教育质量上的差异更大,一些学校为了创造利润,随意的降低MBA的考试标准,导致MBA这个学位更加不值钱了?

  冉东:当然,所有的MBA学员都希望自己投入的巨大资本所得到的学历都能够获得最佳的回报,担心MBA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但是这个问题不必要担心,因为即使MBA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学历,人们还会找到其它的区分标准,就象我们在20年前说,你是一个高中生你就已经了不得了,但是现在已经不以这个为衡量标准了。就国内的总体发展水平来看,MBA的大量增加肯定能够提高我国的工商管理水平,如果中国都是MBA,中国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就上去了。质变需要量变的积累,没有一定量做基础,也很难发现少数的佼佼者。有的学员的担心学历不值钱了,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你要是真是那块料,在多么严酷的竞争中,你还是会脱颖而出,关键是你能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你的事业能不能成功,不能仅仅体现在你的文凭,对于MBA来说真正的考场在商场上,不能认为你是硕士毕业,他是小学毕业,你就应该比别人成功。

  易水寒:似乎很多人有这种虚幻的意识。

  冉东:这也是很多人产生恐惧的关键。MBA不是培养做学问的,而是培养实际操作型人才。你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实力,就应该在竞争中去磨练,你不必要恐惧,你为什么会恐惧呢?关键你是不是一个真正的管理者。

  易水寒:但是很多人认为这种方式会更加促进中国的学术腐败,很多官员或者国企领导会因为这个规定能够使用手里的权利为自己谋取私利。

  冉东:这是可能的,因为中国的目前的教育本身就没有一个公平的环境,比如说,MBA教育中,民办与公办在事实上就是一个不平等的起点,再差的公立学校,也会被国家承认学历,但是再优秀的民办学院,在学历的承认上也要靠边站。比如说中欧,很多国际机构都认为它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比其他一些学校还要强,但是在国内的MBA院校排名中却没有上榜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不敢上,相对来说,报中欧的比报公立大学的人数要少多了。我想真的应该把这里面的政治和政策因素去掉,把MBA包含的特权成分去掉。我想大家气愤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光说把学生放到市场上去检验,而各招生学校却因为政策性的垄断享受着特权。

  易水寒:但是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权利进行某种不正当的学术交易。

  冉东: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还是完全放开。当MBA很多已经不构成一种特权的象征的时候,谁还会为取得它去进行不正当交易呢?就跟现在没有人会为买个彩电来行贿一样,而且我觉得从另一面看,许多领导干部上MBA,会增加社会对MBA的重视程度,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

  易水寒:最近可能还有一个报道,说今后可能职业经理人要持证上岗。说你想作为一个经理人,你要成为企业的经理老总,你就要考一个资格。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有的人尽管没有这样或者那样的资格,但是并不能说他们的能力不够,甚至他们比一些经理人的能力还要强。

  冉东:我想国家这样要求和规定也是向MBA考试权利下放一样,出于一种一般性的考虑吧,的确向你说的有很多人没有什么学历,但是却能够非常成功的经营一个企业,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经济行为并不是能够完全达到公平和公正的,比如这个问题,作为董事会在选择职业经理人的时候,他并不能天天和你在一起,一起生活上一年半载的,看看你的能力再雇佣你,但是学历、各种资质证书至少说明你曾经在一个领域里经过激烈的竞争而脱颖而出,你成功过。这个问题我们并不能单纯的从个体上面来看,更多的还要从整体的经济环境来看这个问题。但是政府应该保证一个,就是一个没有参加过各种资质考试或者学历考试的人一样有途径能完成自己的理想,尽管这条路相对于正常的方式有些艰难。

  易水寒:你觉得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MBA会不会有很大的发展?

  冉东:我觉得应该会。我和其他一些中国企业家接触,他们最忧虑的也是觉得管理水平不高,最近我到河北,收购了一个乡镇企业的酒厂,这个厂原来的老总,只上到初中,他就跟我说,有没有MBA我也学一个(笑)?他将自己近几年经营的失败就归结于管理的落后,而他的品牌曾经在中国北方是很有影响力的。

  易水寒:您收购了一个新的酒厂?那我首先要象您祝贺了,但是您有没有想过今后的酒厂经营要聘用一个MBA?

  冉东:(笑)我想应该是的,因为我接触的确实有很多MBA,他们经验丰富,有不少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十分先进。

  易水寒:的确。但是我的感觉还有对MBA的一些看法,比如我觉得现在很多学校培养MBA更向是学校的一个盈利模式,而不是真正的去培养人才。

  冉东: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这还是我们刚才说的一个政策问题,就是说由于你的政策赋予一些学校招收MBA的权利而另一些学校没有,使得这个MBA带有这种特权色彩,如果市场上取消了这种特权,使每一个有能力和相关的院校都能培养MBA,而那些不相干的院校从这个市场上退出去,这种竞争就会向有序化发展了。*******怎样复习MBA考试和报考什么样的学校*******

  易水寒:好,我想我们来讨论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提问,什么样的学生比较适合读MBA?

  冉东:这个问题我觉的很奇怪,就象我们饭还没有吃之前,我们就说这个饭是好吃还是不好吃一样,我觉得这里面有先验论的色彩,我还是那句话,就是“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如果你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强烈的欲望,我认为你就适合。你适不适合读mba,你能不能成功,在你读之前,在你读完之后到企业去经营之前,谁都没有资格说这个话。当然有一种人我觉得是不适合读MBA的,就是他仅仅是想拿一个文凭,而对于经营管理根本不感兴趣。如果他就是想通过MBA拿一个文凭或者想读博士,我觉得还有更适合的专业,而不是MBA。

  易水寒:我刚才还想问这个问题,就是网上有网友问MBA能不能读博士?

  冉东:当然能,MBA是研究生学历,

  易水寒:那么一个学员他想去读MBA的话,他应该怎样考虑去选择一个学校来读呢?

  冉东:我觉得MBA考生应该是有这样的概念,就是我一定要争取最好的,至少是自己能力和实力允许的范围下争取最好的。如果我们都能够这样去考虑的话,我觉得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易水寒:言外之意就是一些小型的商学院就不要报了?

  冉东:(笑)当然你自己怎么去理解这话就是你的问题了。

  易水寒:据我了解目前除了商学院校之间竞争比较激烈之外,考前市场的竞争也是很激烈的。那么学生应该怎样选择考前辅导班,来帮助他复习呢?

  冉东:我觉得考前市场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师资。其实我更倾向于民办的考前辅导学校。众所周知,目前在研究生辅导市场上,公办的考前辅导已经被挤出市场了,因为民办学校竞争压力比较大,会更好的为考生提供服务,更花心思来满足考生的需求,这是我的一点建议。总之,我觉得MBA考试首先要看师资,其次要看口碑和办学时间的长短。易水寒:那么学生应该怎样复习呢?

  冉东:我觉得三个月足够了,当然还是要看你的基础。数学和英语非常重要,基础差的就要早做准备。

  易水寒:有同学跟我说,患了考前综合证,马上就要考试了,却怎么也复习不下去。

  冉东:这很正常,需要放松,才能真正的集中精力。

  易水寒:请问考生如何面试?

  冉东:这很重要,要抓住重点。很多考试成绩不错的学生都在面试的时候被刷掉了,非常可惜。我觉得有很多考生缺少管理素质,尽管面试并不难,但是一定要抓住轻重缓急,该说的要说清楚,比如自己的从业经历,特别是成功案例,不该说的就不要说,比如怎么走的麦城。最忌讳将面试提问变成流水帐。易水寒:最后一个问题,您是学哲学的,怎么想起来做MBA这个项目了?您是不是觉得MBA将会改变中国目前和今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冉东: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需要物质去摧毁,我个人对MBA心怀敬意,因为MBA更多的是提出办法,谋求改革,而不向我们学哲学的,只研究研究问题就行了(笑)。MBA真正的在实际中解决的是中国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基本的和身边的问题,因此,MBA或者说现代工商管理制度的规范,必然将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认为MBA和哲学恰恰在中国目前都是最需要的两个学科,对于中国今后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易水寒:非常感谢您的回答。

  冉东:应该是我谢谢你的采访,也让我考虑到很多以前没有考虑到的问题。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新浪短信+新东方在线=新新随身英语系列短信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短信和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MBA报考冷热不均 名校“烫手”非名校发愁(2002/04/23/ 11:22)
报考跟风严重 清华90%考生成了牺牲品(2002/04/23/ 10:38)
国内外学校争分“蛋糕” MBA市场鱼龙混杂(2002/04/19/ 13:21)
中山大学MBA招生面试 名企业家做主考官(2002/04/18/ 13:31)
报考冷热“悬殊” MBA教育进入品牌竞争(2002/04/18/ 11:53)
工商管理硕士(MBA) 专题


新 闻 查 询

想免费学习高级商务英语课程吗?想拥有VIP邮箱吗?快来订阅成功宝典、WTO英语、白领健康手机短信吧!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免托福去加国名校!
   中科院软件硕士班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昌平鑫缘婚介中心
   日产精品汽车专卖
:韦迪进口车!值!
   “了结相思”速成
   妙善房地产咨询  
:国际长途0.33元/分
:超高分子项目招商
   2000吨葡萄原汁
:民俗村客家风情节
:生物制药专业招生
:暗香浮动花袭人
:万里健圆我事业梦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