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EMBA专业学位教育 > 正文

EMBA继续升温 海峡两岸热炒一锅饭

http://www.sina.com.cn 2003/10/24 17:51  上海侨报

  台湾知名学府EMBA暗战上海

  一贯以来,似乎都是台湾人把一种新的时尚带到大陆,如今大陆名牌学府的EMBA教育却着实火了一把,吸引着台湾的商人和学校慕名前来。无论是台湾商人,还是台湾学校,都想借这些百年名校的金字招牌,探一探大陆市场。

  10月15日,台湾知名学府政治大学EMBA学员40余人到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参观访问,两岸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对话。此前,“政大”公共行政及企业管理教育中心主任董保城已经与交大EMBA项目主任徐飞会面,交涉两校合作事宜。

  “政大”师生一行来沪进行了一周的访问,主要是向上海和昆山的台商前辈取经。由于缺乏大陆关系网,“政大”只能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此次访问的捷安特、亚历山大会馆、桂冠等台商企业中都有“政大”的校友。由于商业竞争激烈,一些企业往往拒绝同行的参观和学习。有老校友的鼎力支持,给学弟学妹沪上取经提供了方便。

  董保城希望两校建立联谊关系,共享资源,并为两校EMBA学员到当地访问学习提供方便。他还提出,应该把EMBA学员的出境参观学习提到官方的高度。这样,定期的企业访问将会更加方便、顺利。

  毕竟,名牌大学的声望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如果想参观某企业、请某名家座谈,有当地名牌大学出面,可能就会″一路绿灯″。许多高品位的讲座,在校学生可以免费听,但社会上同类讲座每张票可能就要三四千元。没有名牌大学这张入场券,也许你就没有这个机会。这就是学校金牌资源的支持。  

  上海已经拥有一个庞大的台商群体,而且不少台企在这里赢得赫赫声名,于是想到上海这片土地上来掘金的台商更是层出不穷。

  “政大”校友会副总干事孙因说,“政大”的EMBA学员来沪访问的呼声很高,他们希望了解大陆市场和投资环境,为将来到大陆发展做好“功课”。

  据悉,上海交大第一届EMBA招收的300名学员中有将近1/10的台港学员,其中有26名台湾学员,2名香港学员,他们大多来自上海和昆山。

  孙因说,现在有些台湾大学正在帮助大陆的名牌大学在台湾当地招生。这说明台湾尚有为数不少的台商群体想到大陆深造,通过台湾当地大学这个“红娘”,把他们推介到大陆学校。上海交大对这种合作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大陆学员“冷落”台湾EMBA

  与台商对上海高校EMBA的推崇相反,大陆商人似乎对到台湾学习EMBA不感兴趣。“‘政大’几乎没有大陆学员。”孙因的说法印证了这个事实。

  同样,来自上海交大的调查统计表明,对于毕业前的出境游学,60%的学员对去北美游学表现出强烈愿望,30%的学员愿意去欧洲,而想去台湾、日本、韩国、澳门等地游学的学员只占10%。

  今年年初,《商业周刊》公布了首个全球范围的EMBA课程前35位排名前10名均为美国的院校排名第一的是美国西北大学的卡洛管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作为亚洲唯一的院校位列第33名。另外,加拿大有两所,英国、瑞士、荷兰各有一所院校榜上有名。

  由此可以看出,大陆学员往往对EMBA发展程度好的国家趋之若鹜,而且上海交大与美国、加拿大一些名牌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员有2门课程是在境外完成,由国外名牌大学的教授讲课。

  虽然,董保城极力推崇“政大”的师资,“政大”的教授也不是泛泛之辈,大多有北美、欧洲的学问背景。董保城说,由“政大”的教授授课,可以克服语言障碍,交流起来更加方便。但是,大陆学员似乎更加看好EMBA的“祖师爷”。

  正如董保城介绍的那样,“政大”是台湾最早引进EMBA教育的高校,并且是由美国密西根大学一手帮扶起来的。

  研究战略管理的上海交大EMBA项目部主任徐飞说,在世界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上海的经济发展“一枝独秀”,

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现在,任何一个跨国公司都必须关注中国因素,如果它不关注中国因素,它就是失败的。这是台湾商人推崇大陆EMBA教育的原因,也是占尽地利的大陆商人不肯舍近求远追逐台湾EMBA教育的原因。

  EMBA继续升温

  从去年开始,国家教委批准了全国30所院校有资格招收EMBA,每所学院给了120~300个名额不等,EMBA学员数量增多。其中上海交大一期就招收了300名学员,每人学费21.8万元。今年秋季招生,交大的学费增加到23.8万元。复旦大学的EMBA更是供不应求,复旦今年宣布调整学费,将原来与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合办的EMBA项目费用将由30万元提高到33万元。

  相比较MBA而言,EMBA收费更高,学制更短,总共20个月,每月只在学校内呆4天,但是,EMBA学员中老板比较多,学院无须提供就业服务,也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学生的学籍管理、安排住宿,课程也较少,学校成本可以降低许多,因此学院往往更倾向于EMBA项目。

  国内大学、商学院对EMBA趋之若鹜的原因从以下可以略见一斑:以一个班60名EMBA计,每人22万元学费,这些学费中尚不包括出国接受培训的交通、食宿等花费,对学校而言就意味1320万元的收入。按照惯例,学校要先提走40%作为管理费,这笔钱算是“无偿援助”了学校其他院系的教学科研、后勤福利,另外除去教学成本占到30%~40%,剩下商学院收入不少于40万元。如果同时招5个班,300人,那就是不少于200万元的纯利。

  有资料显示,中国至少有400家企业的5000多名高级管理人员急需接受EMBA培训。以目前EMBA的收费标准,将有大约10亿元的市场需求。

  报考EMBA的基本条件为: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工作经历8年以上,其中在管理部门任职至少5年。有的院校录取学员的标准还要远远超过这些,甚至对报名者学位、所在公司、职位、经验等进行综合打分。虽然,学校对报名者有严格的招生条件,但是EMBA仍然一路升温。

  台湾的EMBA教育从1997年开始,现在也仍然持续火热。“政大”的EMBA在台湾算是数一数二的,在企业界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选择学员的门槛较高。大约在2万个学生中录取七八百人,要成为一名“政大”EMBA学员至少要击败25个对手才能坐上这列豪华班车。

  “每到招生,我的案头就堆满了学员的资料。”董保城说,选择学员的标准不是看他是不是董事长、总经理,而是以公司营业额、员工人数、所交营业税作为衡量标准之一。通过精挑细选,他们一般都是各业的代表,是真正具有实力的企业家。

  天价学费之争

  一年前,EMBA在中国大陆风起云涌,由于它的学费直指天价,一时间成为大众谈论的话题。

  国家教育部对EMBA的指导价格为20万元,上海的几所院校甚至还超过了这个数。这数十万元的学费包括所有听课费、教材和讲义费、翻译费、学校资源(

图书馆、计算机中心)使用费、论文答辩费及课间茶点等费用。学员食宿费、交通费以及毕业前的国外学习考察费用还不包括在其中。如果按照20万元算,相当于一天3000元,一门功课1万元。

  业内人士称,学校最大的成本投入在师资方面,从国外聘请教授的讲课费都是按国际价格计算,低的每人每天要2000多美元,多的则达到四五千美元。

  徐飞说,上海交大EMBA的教授除来自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之外,其他2/3的教授来自美国

哈佛大学、美国MIT斯隆管理学院、美国密西根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法国马赛商学院、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外著名大学。

  国内EMBA教育普遍缺乏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圈内人众所周知的“秘密”。有媒体报道,某名校开学的第一堂管理学课上,一位年轻的女博士,就被当众“嘘”下了讲坛。不能想象没有丝毫的企业实战经验的老师怎样给拥有亿元身家的企业家上课。

  对于EMBA每天要花数千元左右的算法,某大学教授认为是不对的。因为他们考虑的不光是20个月的学习,而是一揽子服务。学校提供了更高层次交流的平台,学员能够与国际大师级教授、企业巨头老总、政府官员对话,可在知名企业中考察学习等等。

  另外,改造教室、宿舍和优质服务都需要大量投入,上海交大以三星级宾馆标准改造了4幢小楼作为EMBA学生的宿舍,投入1000万改造了智能化教室,师生上课可以互相联网,实行多媒体教学,学员甚至不用抄笔记,可以从网上直接把笔记拷下来。

  据孙因介绍,台湾“政大”一个学分大概要2000元人民币,修完40个学分大约要8万人民币,相对大陆EMBA学费要低很多。但孙因透露,其实两年下来所有花费累计达70-80万新台币,与大陆2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相当。

  “老板班”:建立高层关系网

  “我从学校出来工作已经很久了,现在想回学校充充电,系统学习管理知识。”台湾复华银行电子金融商务中心经理林翠云说,“这次到上海访问了一些台商企业,我深深感受到他们的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老板们支付天价到底学到了什么?

  据交大、复旦对首期EMBA学员学习目的调研显示,他们主要的学习目的有四个:系统地学习管理学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建立全新的人际网络,扩大自己的交际人脉;完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提高个人修养;提高学历。

  徐飞介绍,对于大多数学员而言,前2个学习目的尤为重要。很多企业老总在创业阶段,都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悟性或者拥有一些特殊的背景环境、资源,从而将自己的企业发展起来的,创业阶段对他们的管理能力考验不多,而一旦企业做大后,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层次提高,此时仅仅凭个人直觉和过去积累的经验远远不够用,于是这些学员普遍感到在管理方面非充电不可了。

  有的EMBA学员说,做企业和攀岩一样,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几乎每个来参加学习的老总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这种煎熬。他们很多人自费回到校园读书,动力直接来源于工作中的竞争压力。他们渴望走出企业成长的困境,渴望把企业做强做大。 

  有的EMBA学员则非常赞同″人脉″之说。他们认为,他们花巨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交往结构″。有句话说,过去流行在酒桌上拉关系,现在流行在MBA或者EMBA班上建立同学关系。EMBA的开放式教育方式促进了同学间的交往,在“关系就是生产力”的当今时代,关系意味着资源,在EMBA班这里汇集的是中国管理的精英,今日在这里收获的同学资源也许就意味着明日的财富。

  徐飞说,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一个庞大的关系网络支撑的,“交大”首届EMBA班300名学员,如果每个学员是一个平台的话,那就意味着有300个平台可以交互使用,并且这种校园关系网络还是不断扩充的。对此甚至有人放言,现在已经进入了“关系营销时代”。

  学员林翠云说,学校替大家过滤了交流对象,与一群和自己身份相当的、有志于进行高水平经营的学员一起平等对话,彼此成功的经历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也会刺激每个人不断进步。

  另有学员认为,昂贵的学习费用与苛刻的硬件要求,不仅是一个门槛,更是一种新兴的、当前“金领”以上阶层人士必须具备的身份证。一位专家曾经这样说,假若说在“阶级斗争”的年代,人们以“出身成分”来划分人的阶层,那么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数年内,新的“成分”划分依据的标准将有两条:一是金钱,二是教育背景。前者的获得可能与后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后者的获得绝对需要前者来做敲门砖。

  对于EMBA学习可以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之说,复旦大学的陆雄文教授有自己的看法:学员职位越高,这种需求比例就越小。某个知名企业的老总要认识另一个老总,这是很容易的,而一些尚未进入主流社交圈的学员,这种需要更为迫切。本来,他们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和这些知名企业老总相互交流沟通,EMBA就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打造人脉也好,学习知识也好,面对学费的暴涨,各所高等学府应该更多地冷静思考如何提供物有所值的教育,而不是使EMBA陷入和MBA同样泛滥的局面。(本报记者 唐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