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软性”优势 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应不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12/10 12:06 新闻晨报 | |
200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正式启动,本市有10万毕业生将走上社会,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择业的困惑,尤其是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毕业生,更对自己在就业市场上存在的“品牌劣势”忧心重重。日前,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直面就业——大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对全市大学生的就业进行了深入调查,主编之一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普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完全可以转变品牌劣势,千万不要缺乏自信,未战先败。 有的学生认为所读学校没有名气,没有地位,会失去对自己大学生身份的认同,便抱着学好学坏前景一样的想法,应付学业。这种想法的产生,源于对品牌效应的过分强化,以为学校品牌意味着一切。眼下社会上流传着“现在大学生求职时,大多数用人单位根本不考察实际工作能力,只看大学的牌子,且牌子的响亮程度与求职成功指数成绝对正比关系”、“读了名牌大学,意味着今后有好工作、高薪资,考研和出国留学的机会大,三流学校的学生肯定没有好出路”等说法,有些大学生仅凭这些道听途说的论调,就对自己的前途灰心丧气。 面对就业市场上比自己学校好、学历高的竞争对手,还有一些学生失去信心,连战场也不敢上。竞争的成功属于主动出击者,而与被动等待者绝缘。当然,主动出击不是盲目出击。要知道,在市场上为企业赚钱的,不都是高科技、高档商品,只要有顾客需求、能够形成盈利的商品,就是好商品。因此,认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十分重要,没有必要盲目地与某些“商品”争夺市场,而应该面对自己的目标市场,争取成为这类“商品”中的最好。 从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一般院校相对于名牌院校,最大的劣势表现在专业基本素质、知识面和动手实践能力上,可以说,这是“硬性”差距。但一般院校毕业学生在名牌、重点大学学生面前,并非没有丝毫优势。他们在一些“软性”指标,诸如稳定性、自我定位、待遇要求、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得到了用人单位更好的评价。因此,要改变由于品牌带来的劣势,一般院校毕业生有必要在“硬性”指标上努力缩小差距,同时充分发挥“软性”优势。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转变品牌劣势。 改变自己的最好办法不是后悔当初不努力学习没考上好大学,不是埋怨自己的学校教师不好、校舍不好,而是行动起来,争取通过努力扭转自己面临的不利竞争局面。客观分析,品牌劣势并不是由于一般院校、专科学校的存在而产生的,否则一般院校、专科院校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层次,这是与社会的需要相对应的。问题在于,不同层次的教育应该充分发展自身的特色,而在这一方面,有的学校做得不是很够,培养学生的特色不鲜明,造成了毕业生缺少市场销路。当然,也有一些一般院校、专科院校,由于他们十分注重走特色之路,因此,在就业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很高的毕业生就业率。上海电机高专、二工大、商职高专等一些学校近几年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95%。 现代企业的用人观,已经逐渐从注重人才的“外在”转向“内在”,如果你的能力与素质能够胜任企业的要求,他们又有何理由拒绝你呢?且用人单位选择人才,不是为了追求名牌,而是希望人才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创造价值,他们是在寻找理想的合作伙伴。 作为学生,不妨站在企业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发展:“如果我是一个企业老总,我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个专科学生,能够在我们企业里派上用场吗”、“这个学生毕业的学校我似乎连名字也没听过,可是他的能力还真不一般呢”……对应某一个工作岗位的要求,你完全可以通过寻找自己的努力方向,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和条件,全面地发展自身能力与素质。 欧莱雅中国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每年到校园招聘10名左右管理储备人员,报名的有1000多人。目前欧莱雅招聘的学生近6成来自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名牌大学,他们这样做是考虑到不同的大学文化对教师和学生影响力最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并不那么著名的学校。 学生进入企业前,企业会关心学生简历上的教育背景、社会经历、所获荣誉及奖励以及各项技能,但学生进入企业以后,他们一般不会根据“出身”来考核员工,而是根据业绩来决定员工的升迁。 一家民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时,提出了企业对人才的态度: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往往比专业知识、经验更为重要。有些学校的毕业生往往因为不能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而遭到企业拒绝,去年就有一家企业打出不招北京两所名校的牌子,而普通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工作勤奋、刻苦耐劳而深得企业的青睐。 最终的成功取决于每个人在机遇面前拥有的实力。对一般院校的毕业生而言,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与压力,应有一种自信的状态,要勇敢地面对挑战。不要把所谓的“名校效应”太当一回事,要相信用人单位的招聘官是识才的,只要你是人才,在今天这个充满机遇的年代,你就会发光。(晨报记者董川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