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库--关于孩子的学习(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1/07 17:18 新浪教育 | |
在学习上花时间比别人多,成绩仍不理想怎么办? 问题的来由: 学生的话:“我想我并不笨,学习也算得上用功了,可就是学不好。只能说,不是读书的料。” 专家的话:“学习必须讲究方法,得其门而入,方能学得游刃有余。学习上花时间的多少并不能与效果的好坏划等号。” 家长的话:“我的孩子学习很自觉,很用功,可成绩却总不尽如人意,是不是脑瓜子不管用?可看上去也挺聪明的,真搞不懂……” 问题的解答: *严格做到“学习效率三要素”。 *注意用脑卫生。 小玉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小姑娘,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要比其他人多,但是学习成绩总不尽如人意,她的父母和小玉本人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其实,这是一个学习效率的问题。在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花了大量时间学习,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即学习效率低下。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我们不妨试一试下面的方法。 第一,严格做到“学习效率三要素”。 1、 预习 你是否看过没有前半部分的小说或电影?那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小说和电影通常是情节分明的,如果半途插入,定会不知所云,有如坠五里雾中之感。由此而言,内容比小说或电影困难得多的课程,在毫无预习的情况下,来个“突然而听”,却妄想一听便明白,这怎么可能呢? 当然,如果预习只是翻翻参考书,或向爸爸、妈妈简单地讨教,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预习,充其量只是一种应付提问的手段,毫无长期使用的价值。真正的预习应该做到:①把教科书看过之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将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资料查个明白(主要借助于辞典和参考书);②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做个记号,听课时特别留心听。 2、 听课 上课的时候如果只是老师从头到尾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听课的时候,学生只有时常产生“为什么?”“怎么会是这个样子?”诸如此类的疑问,才会津津有味,提高效率。 如果在听了老师的解答后觉得仍旧不太理解,应该当堂向老师提问。如果不方便或难为情,下课后务必找老师问个一清二楚,万万不可带着上一节课的问题进入一下节课。养成了“当天的疑问当天解决”的习惯,就会增强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3、 复习 人的大脑不可能一次记牢某种知识。一般的情况是短时记住,过一会儿便忘掉了。所以,趁还没有完全忘记时反复复习,不断强化,这样就能做到长时记忆。基本的复习方法有如下四步: ① 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抽时间复习一次,并且做一些与当天内容有关的习题; ② 一周之内抽适当时间进行第二次复习,主要是归纳并背出一周内学习的内容和要点; ③ 一个月之内抽适当时间进行第三次复习,重点复习已经忘掉的内容,再把它们背下来; ④在考试之前,进行最后一次总复习。 第二,注意用脑卫生。 1、用脑讲专心。 所谓专心,就是指学习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决不能三心二意。著名生理学家巴浦洛夫认为,人在聚精会神从事某种活动时,在大脑皮层上只出现一个兴奋中心,邻近部位都处在抑制状态,此时大脑的能量全部用来供应这个中心的活动,因而大脑的工作效率就特别高,学习效果也特别好。反之,如果在看书学习时还想着别的事情,在大脑皮层上就会同时出现两个甚至多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相互干扰,分配给看书学习的能量也就相对减少。不言而喻,大脑此时的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2、 用脑讲“五到”。 所谓“五到”,即指心到、口到、眼到、耳到和手到。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能依靠集体的力量,大家同心协力地做,效果就会好些,学习也是如此。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若每次学习时都能做到眼到、口到、耳到,就会使大脑的若干皮层兴奋中心之间渐渐拓通联系,形成暂时性神经通路。以后一听到有关学习内容的声音,就会使人想起过去所看到过的学习材料。例如,在学习外语时,就应该既看(眼到),又念(口到、耳到),还要动手写(手到)和开动脑筋思考(心到),那么,经过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神经通路,就可以增强大脑的记忆能力,提高学习外语的效率。 3、 用脑讲休息。 大脑的工作能力是有限的。连续学习的时间一长,它就会疲劳,产生抑制,使人昏昏欲睡,难以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下降。因此,必须劳逸结合,防止大脑过度疲劳。休息一般有三种方式:①安静休息,即睡眠和闭目养神。②活动休息,如散步、做操、打球等,也包括轻微的体力劳动。③交替休息,即把文、理科穿插起来学习。 4、 用脑讲活动。 日本学者指出:“手指的精细动作可刺激脑子,防止脑退化,如弹奏乐器、打扑克牌、转动核桃等。”中国民间也有“心灵手巧”的说法。因此,中小学生可以抽空从事诸如此类的能活动手部的活动,这对于提高你的用脑效率将大有裨益。 (宋志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