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成功宝典--从小学到大学》 > 正文

经验库--学生的典范(2)

http://www.sina.com.cn 2004/01/10 13:42  新浪教育

  高中过来人的学习胜经

  1、1998年上海市文科第一名麦挺的学习方法——“做学习的强者”。

  麦挺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998年考进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国际经济专业,高考成绩541分。

  时光飞逝,1998年高考已成为回忆,而备战1999年高考的发令枪又在低我一届的学弟、学妹中鸣响了。走过这段人生经历的人最能体味其中的酸甜苦辣,也最能理解后来者的种种心境。如何向复习阶段的分分秒秒要质量、争效益,以最终的佳绩实现编织良久的求学深造之梦,或许正是此刻的高三学子最为关注的话题。竞争是激烈、残酷的,成绩揭晓之时总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空有美丽的大学梦却不付诸实干与拼搏者毕竟为数不多,而更多的则是看似整日忙碌,精疲力竭,可是力气没花到点子上,结果脑海里还是迷迷茫茫的一大片,就像一团理不清的乱麻,这就是所谓的“事倍功半”。从“事倍功半”到“事半功倍”,其中一个重要的指导因素便是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如果说600分的高考试题以书面形式考察了我们的分析、归纳、论证、想象、表达等能力,那么此前长期大容量、高负荷的复习备战,则蕴含着另一场无声的竞争,是对我们个人的学习、复习方法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赢得了后者也就意味着获得了前者的胜利,意味着你是一个真正的学习的强者。

  我不敢苟言自己是这两场竞赛的赢家,因为能力的磨练与提高是永无止境的。我仅是朝着“强者”的目标执着地迈出一步又一步,我将用四个“善于”来罗织过去一年复习中的片断回忆,说与大家交流、共勉。

  要善于以本为本教材是学科之本,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随着直接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试题在高考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不少同学甚至于老师都开始对“以本为本”的原则产生怀疑,认为与其多读课本,不如搜罗各类试题或借鉴报刊杂志,在应试上也许有获得“妙手偶得”的机遇。这种侥幸心理实在要不得。倘若我们本末倒置,那么在浩瀚的题海、连绵的书山中就难免迷失方向,结果“欲速则不达”,空耗精力。我是选修文科的,而我发现“以本为本”的原则在理科的复习中也值得贯彻。一位前苏联的数学家曾这样说:“解题,意味着将要解的问题转化成已解的问题。”而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则说:“我们青年人,知识虽有限,理解能力差,但记忆力强,必须记住许多东西,将来使用时就会左右逢源,一呼百应,十分得心应手了。”两位数学家的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提醒我们:复杂的习题往往建立在简单的题目基础上,如果我们能有相当数量的基本题及解题模式垫底,较为复杂的综合题也就有了“入门”的钥匙。为此,复习伊始,我们有必要分配足够的精力与时间给教材上的经典例题,不断概括、归类和积累,一旦需要,大脑将如同计算机一样,源源不断地将有用信息输送出来。你会惊喜地发现,我们或经叠加组合,或经分解装配就能得出一道综合题的解答。

  要善于点面结合时间紧迫,要求全面是迎考复习的显著特点。复习要统观全局,巨细无遗,但又切忌流于形式,浮光掠影。这就要求我们从每一知识板块中精选一些典型材料作为解剖的“麻雀”,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如小说中的《祝福》、《药》,散文中的《荷塘月色》、《风景谈》,议论文中的《拿来主义》,说明文中的《景泰蓝的制作》等。抓住了这些典型篇目,就如同抓紧了鱼网之纲,纲举目张,就能以简驭繁,事半功倍。我在复习高中的小说时,就遵循了“点面结合”的原则。以《祝福》为例,我仔细回顾了老师上课时的教学思路,制定了理解小说的四步曲:首先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梳理故事情节,然后着重理解祥林嫂的性格特征,接下来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角度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最后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对精彩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如三次对祥林嫂的外貌描写,如以鲁镇人精神祈福与祥林嫂的惨死形成鲜明对照等。这样逐步深入的阅读理解不仅适用于《祝福》,同样适用于其他小说作品,因而成为我个人分析小说的一般规律与要领。掌握了这四步曲,也就仿佛掌握了阅读同类文体其他作品的“钥匙”,从而实现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从而使我们身处文海有舟可渡,面临书山有车可行。

  要善于联想归纳“前背后忘”似乎是我们复习中的通病,其实,一篇文章,无论多么生动,无论你曾背得多熟练,只要有一段时间你不去复习,那其中的内容在你脑海中的印象必然会日趋暗淡。这种“前背后忘”不是因为难记,而是缺少“复现”的机会。让我们对症下药,唯一的办法便是让脑海中已有的知识不断复现。以英语为例,学到lovely(美的)这个词时,我们不妨联想到曾学过的一系列同义词,比如pretty, handsome, fair等;比如light解释为“光”时,我们不妨联想到“轻的”、“照亮”等其他释义,复习到care时,我们可联想到take care, take care of, care for, care about, careful, careless, carefulness等;归纳复习的实质就是以旧带新,温故知新。把结构相同、相反的内容登记在一起,每每登记新的伙伴时就把已登记的进行一轮复习,检查这些单词或短语动词在音、形、义、用四方面掌握的情况,在不断的积累中进行联想与对比,以达到加深理解和提高运用的能力。文科如此,这种善于联想的发散性思维也同样是获得理科复习主动权的好方法。我高中时代的数学老师有着独特的教学方式,每节习题课上,他仅仅给出两道例题,然而,由一道题目伸发开去的探讨与总结的意义却远远超出了例题本身。比如他会问:“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还可以推出哪些结论?”或“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又可以引出什么新的结论?”或“从这个特殊的例子可否略加条件,推广成一般规律,该如何表述?”等等。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的分析归纳,拓展引申,我仿佛感到自己已从被动的题海圈里走了出来,获得了复习主动权,提高了解题的技巧与能力。坚持发散性思维,看似效率降低了,其实实际效益的提高是不可估量的。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发现的数学结论,最不可多得也最深刻难忘,这也许就是老师们常说的“数学素质”吧!

  要善于博观约取在十几年的学习中我们大多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也深知博览群书对于提高个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然而,高考的压力使我们不自觉地淡化或完全放弃这个习惯,这是没有必要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有语言表达的基本功,却缺乏新鲜素材的积累,待到考试时临渴掘井,思路就会阻滞。在我们周围其实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供我们学习、借鉴。除了选取教材的经典之作,报刊杂志上思想新、文字美的千字时文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较多的写作养料。其次,我们不妨大胆地借鉴同龄人的优秀习作,年龄上的同一层次使我们更易于相互理解,得到启迪。最后,我们还可以适当分门别类地贮存一些名人故事、名言警句等,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当然,“博观”是为了“约取”,借鉴决不等同于照搬照套、鹦鹉学舌,关键在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一如鲁迅先生生前倡导的“拿来主义”。

  在以四个“善于”罗织了一些过去一年复习的回忆后,想要匆匆搁笔了。我将这些视为“抛砖引玉”式的交谈。正如在开首我便提出“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这一命题,而“合理”首先必须是适合于自己的。我无意于把四个“善于”推广给每一位高三学子,谨希望通过它们,大家能够认识到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的奇妙与功效;谨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每位高三的拼搏者都能寻觅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道路,一条通往成为学习强者这一成功彼岸的道路。让我们朝着这个共同的目标携手同行!

  最喜老师上诗词课,虽然不见得每一首都觉得好。从前认为平常的,几年之后再看看,又有

  2、1996年、1997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朱阳谈“理科的学习”。

  朱阳毕业于复旦附中,1997年保送进上海交通大学联读班,曾获1995年、199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一等奖,1996年、1997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入选第37、38届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

  还没上小学时,看到姐姐手捧着书本再不陪我玩,年幼的我就在心里暗想:读书一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记得刚上小学时,学校是多么神圣而又充满欢乐,读书学习是一桩多么快乐的事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负担的增加,学习变得不再快乐,而成了一种艰苦的工作,但我认为高中生首先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高中学习是他当前的责任,是他成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环节,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关键在于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在我开始新一阶段的学习前,我总是先对科目的内容、用途,自身在此课程的学习状况等作一个充分的分析了解。譬如数学学习,数学究竟学些什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处?最近一年数学学了些什么?能说出教科书上每一章的标题吗?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做到在日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百战不殆。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学习数学使我们在日后能运用数学所提供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分析、描述、推导与计算,以揭示认识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数学有其自身的体系,有其自身的因果,学数学应如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其他理科科目也都有其自己的体系,要想学得轻松愉快首先要知其体系,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科书的编排自有其道理,定义性质定理自有其结构。在学习中不断明确所学概念的来源,所学定理的目的,能够帮助自身了解整个体系。数学家也不是平白无故想出无数抽象概念、定理的,往往是出于实践上的需要,有其解决问题的目的。总之,当你能发现这些目的时,一切会变得自然而有逻辑。把教科书逐句看一遍,看看作者的意图到底是什么,看看能不能把脑海中原本杂乱无章的知识清理出一个体系,自己来做个整理。就像空碗才能盛饭,空屋才能住人,整理好的头脑才能发挥出它学习的作用。

  在对自身有了充分了解,作了充分整理之后,可以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其目标通常可针对整理过程中发现的症结所在。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通过数种方案,经过比较、选择、组合而成的,它要抓住当前学习的主要矛盾,既要考虑到每门学科各项内容间的平衡,也要考虑到各门学科间的和谐。而学习方法就因各人情况和目标而定。但在制定完学习计划后,要检查计划的可行性:达到既定目标要花多少时间,可能遇到什么困难,会出现什么问题,在出了问题之后,可以做什么样的处理。合理的学习计划将确保你在学习过程中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在自身有学习愿望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学习计划,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或许有人会觉得制定这样一个学习计划花费很多时间。我的意见是如果制定了科学的计划,并将其付诸实践,那么再怎么强调学习计划也不过分。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和对自身的整理往往是当今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而这种制定计划的方法也正是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的一般方法。

  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以下是我在学习方面的一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牢牢抓住教科书。教科书上有所有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的定义定理推导所用的基本方法。题目应当在书看好消化好之后才开始做,回家作业也是如此。照着书上的证明抄或是不加考虑乱套公式,又怎么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呢?

  要多思考,时时注意监控自身的学习状况。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前不少同学做题做得太多而放弃了思考,这样是没有学习效率的。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出现问题应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和同学共同进步,确保自身处于健康的学习状况之中。

  遇到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当遇到看不懂的知识,在确保不引起时间紧张的前提下,不应轻易跳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至少可以明白作者的意图,或是这个知识点的用途,从而确保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使日后发现类似的问题时能够迅速回想起来并加以印证,进行二次学习。当遇到做不出的题目时,要区分它是基础题还是技巧题,如果是基础题,那么是知识的哪一个层面上出了问题,可以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如果是技巧题,在不花费太多时间的条件下,理解技巧的内涵,明白技巧所达到的效果和技巧的使用范围。

  努力把趣味归还给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高中生,学习固然是一种责任,但高中生仍应发展充满乐趣的学习方法,它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必经之路,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身,每个人都会得到他应该得到的东西。

  3、1998年高考数学满分获得者董霁“如何与数学争斗”

  董霁毕业于上海市第二中学,1998年考进复旦大学法律学系,高考成绩504分,其中数学为满分150分,曾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

  7月25日公布分数那天,许多人惊讶地问我数学是怎么考出满分的。整个暑期里,许多学弟学妹托人向我打听学好数学的诀窍。其实,每个人每次考试的成功与否都有一些运气的成分,我的运气就不错。当然,这是次要的,主要原因恐怕是我比别人多对自己说了几句:“相信你,一定能行。”

  我的运气并非一直都不错。初三升高中的暑期里,学校举行了分班考。由于我人在外地,没有参加考试。结果开学时,我与理科提高班失之交臂,进入了平行班。当时许多老师宽慰我说:“你的基础不错,尤其是数学,好好努力一定跟得上。”可我的心里总有些打鼓,毕竟,作为女孩子,以前还能用勤补拙,靠多学多问多操练学好数学,到了高中,这种方法还能奏效吗?

  不过,我到底不愿不明不白地认输,所以度过了最初一周的心理适应期后,我开始为自己制订新的学习计划。尤其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数学,我暗暗发誓要尽我所能学好它,赶超理科班的同学。首先,是调整自己的心理定位。小学到初中,我数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参加了不少竞赛辅导班,常常是别人求教的对象。现在,我却与别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出发还比别人落后了些。于是,我暗暗地为自己寻找赶超目标,并开始试着虚心向人请教。刚开始,我拉不下脸,常常是走到理科班门口又退了回来。每当这时,我便鼓励自己:“现在是我赶超他们,总有一天,要让他们赶超我!”日子久了,我往那里跑习惯了,几乎天天去“报到”:有时抄了笔记自学,有时拿几道例题与高手们过招,更多的时候是寻找各位老师课堂教学的不同内容,拉着同学问东问西。理科班的老师和同学戏称我是他们的编外成员。我却认为自己虽然不在理科班,却同样能学到他们老师传授的绝招,还能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与竞争意识。与其整日东游西逛无所事事,不如每天花上10分钟比别人多学一点。

  其次,是改变自己对数学学习的认识。以前对数学感兴趣,除了数学本身的乐趣,多少有些争强好胜的因素。大家都说能学好数学的一定是聪明人。于是,别人解出一道难题,我就要解10道偏题怪题,对于数学本身并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进入高中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学习中的定位。我认为自己不是竞赛型人才,缺少对数学的敏锐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学好数学对我来说直接目的便是高考得高分以及为今后的生活、工作打好基础。这样的目标似乎有些功利,有些目光短浅,但我却觉得克服了过去的好高骛远。目的明确的学习才是行之有效的。思考过后,我开始着眼于打好扎实的基础,不再一味钻研“难、偏、怪”,对每个不同板块的知识点加以梳理归纳以求彻底掌握,对于理科班的课程内容也只是有选择地加以利用,在学好本班课程的前提下选择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为我所用,对于那些面孔陌生、令人费解的公式、定律只好忍疼割爱,权当消遣阅读一下即作罢。毕竟零食再诱人还是零食。我想这样做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还是明智的。

  对于数学学习有了全新认识,客观上促进我更积极主动地接近数学。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不知算不算因祸得福,在我们的平行班,比起别人,我得到了老师更多的关注。每次我的测验成绩一有起伏,老师便会单独与我交谈,了解我学习上的困惑。探讨解题思路出现分歧时,老师也总是非常耐心地倾听我幼稚的辩论。我想我必须感谢每位老师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在这样比较自由宽松的讨论中,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而当我将注意力更多地投注于基础学习时,我发现比起理科班,平行班有它自己的优势:老师讲课不一味追求进度,同学间探讨问题也更注重实效。许多同学提出的貌似简单的问题恰恰就是自己所忽略的细节,正好拾遗补阙。如此看来我还是幸运的。

  高二时的一件小事对我触动很大。期中考试有一处印刷错误,老师并未指出。当时,尽管得出的答案令人匪夷所思,全年级却没有一位同学敢于提出质疑。从那以后,对于老师所给的、书上提示的解题步骤和答案,我一改照单全收的做法,总是先问一下为什么、对不对、好不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在质疑解惑的过程中,还真让我发现了不少错误,也大大拓宽了解题思路,摆脱了对答案的依赖。当然,怀疑必须建立在理论依据上,不然就成了胡搅蛮缠了。

  就这样,我度过了高一、高二两年,心怀忐忑地迎来了高三。高三开学,我又遭到了打击,第一次摸底考数学便亮了红灯。那段时间,整个人处于慌乱无序状态,随便抓起一本书便不问效果埋头苦做,做着做着突然却又信心全无,不知所措。究竟我的运气还是好的,在数学老师的“威逼利诱”下,我参加了一次年级数学竞赛。虽然比赛结果榜上无名,但却仅以一分惜败。这场比赛极大地改变了我的心理状态,我发现自己并非像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过去两年的学习也并未付诸东流,应该相信自己的努力与实力。所以我重新开始自发地整理每一阶段系统的知识点、知识群,把每一条公式互相联系并加以分解、归纳与理解,务求彻底掌握。我还把那许多本参考书束之高阁,专心消化老师课堂例题与课外习题,仅辅以一本指导性强、习题难度有阶梯感的参考书,并坚持到把它彻底“啃透”

  考数学那一天,阳光分外灿烂。坐在考场里,静静地回想自己高中三年来的经历,我深信,自己的汗水绝不会白流。现在,我可以说我的自信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因为半年多的模拟会考、会考、模拟高考,大考小考,我的数学一次比一次考得好,这一次我不允许自己失败,也坚信自己不会失败,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确实,我成功了。

  现在,我选择学习法律,以后的四年可能要暂别让我欢喜让我忧的数学了。但这三年与数学结下的不解之缘让我难以忘怀。这并不是说高考成功了,自己数学便学得如何如何好了,事实上离学好数学我还差很远。而是,与数学争斗,其乐无穷,其益无穷;与自己争斗,让我学会告诉自己——“相信你,一定能行。

  4、1998年高考物理满分获得者张震宁谈“物理学习”

  张震宁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1998年考进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与信息专业试点班,高考成绩543分,其中物理150分。

  物理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死板的书本,而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在生活中运用也极其频繁。因为我特别喜欢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所以物理自然而然成为我的兴趣所在,高考时物理也得到了满分。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学好物理呢?

  对物理有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源动力,这种兴趣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实际上对一门学科是否有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你在这门课的测验、考试中取得的成绩。数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必然挫伤积极性。然而事实也同样说明:只要不丧失信心,一切都可改变。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开始时不得要领并不预示着肯定学不好物理。人们通常认为男生更擅长理科,事实说明这也不尽然,在我们班,不少女同学的物理也学得很好。高中物理更多地涉及到一些动态变化的过程,致使女生思考起来有一定困难,但只要能闯过这一关,物理也就能学得得心应手了。

  观察生活、注重积累是学好物理的基础。物理中有许多过程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如车辆启动时人往后倒,抛掷物体在空中的飞行,电线的粗细与允许通过电流之间的关系等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时刻留心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加深认识,慢慢地就能培养出所谓的“感觉”。良好的数学功底是学好物理的保障。在物理的解题过程中需要不少的运算,所以计算准确是基本功。数学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在物理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三角函数可应用于矢量的叠加和分析。这次高考的最后一题就用到了数学中数列以及极限的知识,这也可以看作物理命题注重与数学交叉的信号吧!

  正确的解题步骤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有不少同学喜欢拿到题后立即根据题中的点滴信息进行计算,然而我认为这并不是好办法。我主张不立即动笔,而是静下来把整个过程在脑海中虚拟实现一下,然后再根据题目得知有哪几个过程存在未知量,需要进行计算,这些计算又是基于什么知识点。我们平时学习掌握知识的顺序正好与这些相反,如果能顺利实现这个逆过程,那么解题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我认为在高三的物理复习中,应在掌握各个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多做些综合性的大题。这种题目往往涉及到几个知识点和它们之间的衔接。如果能够顺利解决,说明这几个知识点都已掌握,如果不能在脑海中想象出全过程,则应尽快与同学探讨或者向老师询问。做大题的好处在于能将各个知识点连接成网,这对于应考是极有用的。打个比方:用鱼网捕鱼远比钓鱼或叉鱼的效率高。

  5、1996年、1997年“华东杯”化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胡海波认为“钻研始于兴趣”

  胡海波毕业于上海市控江中学,1997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考成绩544分,为上海市理科第四名,曾获1996年、1997年“华东杯”化学竞赛一等奖。

  在学习化学这门功课的短短四年里,我获得全国和省市级化学竞赛一等奖四次,二等奖两次。许多人都曾问过我同一个问题,你是如何游刃有余地在化学的海洋中畅游的?我的回答很简单,我学会了培养兴趣。

  人究竟有多大潜能仍是一个谜,但兴趣能挖掘和开发人类的潜能却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可能是天生与化学有缘吧,在我第一次捧起化学书时,我觉得它像磁石般吸引着我,无论是千百年前的化学史,还是当今飞速发展着的化学工业,都是那么充满智慧和思想。怀着好奇和仰慕的心情,我走进了化学王国的殿堂。

  但仅仅是一见钟情的兴趣还远远不够。我逐渐在实践的探索中学会了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兴趣。我订阅了《中学生化学报》,报名参加了上海市化学业余学校,把最初的兴趣转移到学习的热忱中去。即使是一些比较简单的习题,我也尽量寻找一题多解和巧解的办法,从中体会发现捷径时的乐趣。在老师的努力下,我在高二时向《中学生知识报》投稿介绍学习化学的体会并顺利得到刊登,同时以上课的方式把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经验介绍给下一届的同学也获得了成功。我尝到了学以致用的甜头,对化学的兴趣更浓了。

  也许此时的你正在为如何学好化学而发愁。我建议你不妨静下心来回想一下你学化学曾经有过哪些乐趣?你较喜爱化学的哪个分支、哪些方面?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然后有意识地发掘你对化学的兴趣,也许就是你走出困惑的第一步。

  当然,兴趣的培养也只是迈向成功的最初一步。脚踏实地还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在我看来,高中化学是一门兼有文理科性质的课程。说它有文科特点,是因为化学不像物理那样有一套十分简洁并具有数学美感的完整的公式体系,而是有许多零星的知识点分散在各处。特别是在元素化学和有机化学中,有许多元素或物质特性无规律或公式可循,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熟。当然,其理科的一面是在于运用原理和公式解释现象或作出定量分析判断。这就决定了学好化学的一条重要策略是,除了对概念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运用外,更要做个有心人,留意散落的零星知识点,并能学以致用,在新的环境中运用已学的知识。

  归纳零星知识点的办法也很多。各类报纸和期刊上常有这类小文章,如各类气体的溶解度、原子分子结构中一些原理结论的反导以及化学实验装置顺序等等。另外,老师上课的归纳和自己在平时看书做题时的总结也能使你得益匪浅。

  在什么学科都大搞题海战术的今天,学化学也免不了大量习题的陪伴。我也是从题海中“游”到彼岸的,对它的评价只有一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方面,没有一定的习题量就不会有对概念理论的深刻理解。正如一位数学家所说的,学好微积分必须做一万道题。但另一方面,由于题型重复、题目类似,时间也无效流失了。更严重的是,由于习题质量参差不齐,错误题、偏题频繁出现,会造成误人子弟和思维定势。因此要善于在题海中精选、精挑,或是老师布置或推荐的,或是挑选那些信誉好的出版社出版的、出书质量高的和最近出版的书中的题。我的经验是,正规出版的化学方面的报刊和杂志上的模拟题、测试题质量很高,值得一做。

  挑选题目只是从客观上避免了题海的负效应,要真正从题海中受益,还得学会主观上提高做题效率,也就是充分利用每一道题的价值。一方面,要理清命题者的思路和自己的解题思路,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另一方面,要从相类似的题目和看似类似、实则相差甚远的题目分析比较出一类题型的解题规律。为了不影响解题速度,这项可以不在做题时进行,思考的范围也仅限于自己有疑问和考试热点题型。

  不过,学好化学不仅仅在于会解题,能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一种化学思维的培养,或者说是一颗“化学头脑”的形成。所以,在课本教材范围或资料中,可浏览一些介绍化学新领域和新动态的报刊,通俗易懂的化学论文,甚至是一些大学教材。这不仅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还有利于参加各类化学竞赛,同时对目前各类考试流行的新题型——信息题的解答也会有所帮助。

  在我看来,近十年来的高中化学的改革是巨大的,教材更贴近实际,更符合中学生的理解水平;考试题型更趋于客观、公正,能更合理地考察学生的真实水平。每一个天资不太低,有愿望学好化学的高中生,在兴趣这把钥匙的指引下,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加之以勤奋,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6、曾在中学时担任津巴布韦总统夫人翻译的黄歆“梦中说英语”

  黄歆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校,1997年保送进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国语言文学专业。

  记得有人说过:当你开始用英语做梦的时候,你才真正了解英语。我不知道我们之中有多少人有过在梦中与人用英语神侃的经历,但人们对于英语的执着与向往却从未停息。作为一门语言,英语是传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这是人类语言的共性。学好一门语言的广阔前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不可小觑。

  如果仅用试卷上的成绩来衡量英语学习的好坏是没有说服力的。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这四者又是环环相扣的,少了哪一环节都会使语言能力大打折扣。这是一项综合的能力,它不仅体现了“怎么说”、“怎么做”,还体现了“怎么想”。当前,社会上的普遍反映是:读了多年英语的高中生甚至大学生是“聋子”和“哑巴”。兴许他们能手到擒来张张高分试卷,但一到实际应用语言的场合却开不了口,与人交流举步维艰。在这一方面,我的幸运得益于我的母校上海外国语学校,我基本能过这一“口语关”。学校的英语教学采取“小班制”:40人的大班分成20人的小班上英语课,每个同学都可以有机会发言、对话,老师也不至于顾此失彼。培养英语会话能力,语言环境不可或缺,学校为我们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外籍教师、每周定时外语广播、英语话剧表演、英语讲座、一年一度的“外语活动周”等等。再者,不时进行对外交流活动,有外国学校同我们联欢,也有外国学生来我们家中住宿,大大增加了语言交流的“实战”次数,真正是exchange。

  诚然,好的外部条件只是外因,自身的努力更是至关重要。一开始,我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说不出口,脑海中出现一个中文词汇后苦于找不到表达其意的英语单词,所以一句话说了上半句却来不及跟出下半句;有时找到了适当的单词,却又在脑中转着:怎样组词成句,千般小心地避免语法错误。这样一来,本想表达的意思自然失去了魅力,即使说出口也只是最简单的句子,干巴巴的没有韵味。为了让自己多开口,我大胆地参加了许多活动:英语演讲赛、英语辩论赛,去英语角,主持英语俱乐部,找各种机会与外籍人士练习对话。不知不觉中,心理上的一道屏障被攻破了。首先,我不再惧怕会出错,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在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受此鼓舞,心中充满了自信。其次,与外籍人士聊天纠正了我的口音,每个词的发音会在那种语言氛围中变得自然和圆润,这是针对CHINGLISH的一贴良药。有时候,与外籍人士扯了一两个小时后,会发现口语一下子进步了许多。

  许多人急于练口语,把功夫只花在了嘴上,结果收效甚微。在我看来,头脑的功夫是不可省的。口语的最大障碍其实是思维方式的障碍,我们往往用中文思考,用英语表达,头脑起了“翻译机”的作用,多转了一弯就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耽搁,也抹杀了语言本身的纯正。我首先告诉自己的是:用英语思考,将每一种感受、每一种意思都直接化成英语。做到这一点并不如想象的那么难,客观事物在头脑中的能动反映化成了语言,思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同之处。于是,当我第一次有了用英语说话的梦境时,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听、说、读、写”中我较为擅长的数“说”。我曾担任’95上海科技节英语翻译,出任津巴布韦总统夫人翻译,参加了’95国际大城市政府代表团访沪交流和’94及’97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的英语主持和翻译工作,主持了’98加拿大洛克迪马斯儿童电影展开幕式,在实践中开阔了眼界,也增加了胆识。我始终坚信一句话:Use or lose.学语言就重在“朝朝暮暮”,尤其是口语,一定得多说多练,不能停下,否则,舌头还是会僵化。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为篇篇优美精致的中文篇章所打动,但谈到“欣赏”英语文章似乎还觉遥远。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正是完善一种文化的修养过程。我们在日常的广泛阅读中,不是单纯的识字,而是要领会作者的思想及其提供的文化线索,如果有一个宽广的知识面无疑会助我们一臂之力。在接触各类英语材料时,对背景熟悉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记得在一次英语考试中,我遇到了一篇介绍弗洛伊德的短文,由于平日里我阅读过他的《精神分析引论》,对于一些相关知识也略有所知,当看到the conscious(意识),the preconscious(前意识)和the unconscious(潜意识)时也深明其所指,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字表层。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名词和专用名词不断涌现,又不断被淘汰,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地积累,更加广泛地接触各种英语信息。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样学习英语才是认真对待了语言。

  任何一门语言都是精妙的,我们要学习它欣赏它驾驭它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学语言贵在坚持,古人说得好:一日不学,百事荒芜。有耕耘就一定会有丰硕的果实。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激情为你燃烧 就等你哦!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春天的树枝,总有发芽的冲动。桃花摇曳,下雪天晴的日子里是谁在缠绵呵护着你?
  报名优惠:注册会计 英语口语 在职硕士、职称英语 少儿英语

【 新浪IVR语音业务开通 拨打125908586 听笑话/恐怖故事 1258685 结交帅哥/美女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在耳边呢喃诉爱意
跳一场激情双人舞
非常笑话
最最最酷辣的笑话
每天都来爽一爽!
图片
铃声
·《手机》-来电
·梅艳芳 床前明月光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招商项目推介专题!
新浪MP3搜索,中大奖
企业邮箱,新年送大礼
企业网上商机市场!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某国难征兵源,便想出一办法: 如果服兵役,将得到一美女
每日2条,30元/月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