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库--给你一面镜子(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1/10 13:55 新浪教育 | |
记卢湾区职业教育中心校长杨超:让孩子拥有自己的空间 家庭是培养孩子兴趣的最早课堂,父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第一任老师。 杨超,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利用自己的专长,在家里摆设了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和篆刻作品,让孩子在这一艺术氛围中受到熏染,启动孩子艺术兴 杨羿从小对绘画艺术情有独钟。一幅画前,能脚步不移地盯上好几分钟;一趴上书桌,半天都离不开彩笔。父亲因势利导,一方面鼓励他参加美术学习班,一方面假日带他外出写生。野外的自然风光,尤其是家乡合肥的胜景使久居城市的杨羿如临一个新的天地,激起他创作欲望,于是,他向父亲提出到合肥写生。 这出于一个9岁孩子之口,父亲好一阵惊喜。对美术有过研究并出过专著的杨超意识到,美术创作,不是仅仅看作不同线条和色彩的组合,创作本身是对生活的再认识。创作过程受自然美的熏陶、艺术形象的感染和艺术技能的训练,本身就是提高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过程。杨羿的要求虽是“苗子想法”,但父亲从中窥到它发展趋势。于是,父亲满足他要求,但附加一个条件:必须一人独闯合肥。暑期,在讲定对方接站后,杨超仅把杨羿送上76次列车。 这次大胆的尝试,不仅开阔了杨羿的视野,创作了出于孩子丰富想象的作品,更培养了他的意志、胆量,培养了他艺术追求的独立性。杨羿的艺术才能被挖掘出来。小学5年级,他创作的作品在上海美术馆展出,并获《小朋友》杂志优秀封面奖。此后,他多次获全市性美术比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激发兴趣,是培养孩子能力迈出的第一步,但不是目标。在良好的人格品德基础上培养社会应变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力,才是杨超认为培养孩子适应目前社会需要的目标;而素质教育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 所谓素质教育,是在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行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天性和特点,因势利导,为全面发展而强化和知情意行整体培养,打好能力基础。这比单纯发展孩子智力更为重要。这位偏重于强调素质教育并在学校推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校长认为,家教同样要强调素质教育,而不能把为了考试片面强调分数的教育当作目的。素质教育是根基,应试是对素质教育的检验,不宜过于强调,更不能舍本逐末,只抓应试教育,放松素质教育。要是这样,就好比磨刀,只磨刀刃,不磨刀背,刀是磨不快的。 由于应试教育直接涉及到高考前途,为一般人关注,但又有多少孩子因拜倒在分数脚下而扼杀了个性和其他能力的发展,成为高分低能的畸型儿,成为从学堂到书斋缺乏操作能力、缺乏创意的“小学究”。 所以,对于片面强调分数,杨超颇有微词。他认为,分数不是唯一的,不是至高无上的,更不能为了分数剥夺孩子兴趣,扭曲他们健康的心理,扼杀他们其他能力的发展。杨超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做的。杨羿高二时一次期中考试,数学得分58分。晚饭时,他把成绩单惴惴地塞到父亲桌前。离事关前途的高考只不过一年余,作为有30年教龄的教师,杨超心里何常惦不出这份成绩单的份量?但他更明白,此时,对已心怀内疚的孩子哪怕说的口气稍重些,也会损伤孩子那脆弱的自尊心;而一旦背上情绪包袱,对孩子多年的教育会前功尽弃,孩子的兴趣发展将会受挫。于是,杨超克制自己,不露愠色,不吐怨言,只是礼貌地把成绩单淡淡翻了一下,便塞回他包中。 这一出乎意料的气度和宽容激起杨羿暗自下了决心,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同时,绘画兴趣也未受到影响。高二学习紧张时期,杨羿仅为天津少儿出版社《科技365日》绘制插图就有40余幅。 当然,处理得好,兴趣和学习这一对矛盾非但不互相冲突,而且,还有一定的互相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互补性。有关资料表明,儿童绘画特长有益于促进数学才能发展。而运用线条、色彩和制图技术,有益于立体几何思维。杨羿对一些被视作难度较大的立体几何的理解和制作,所以能轻而易举掌握,是得益于他长年坚持的对美术的兴趣和素养。 作为家长,不仅要开发孩子智力因素,而且,也应努力挖掘孩子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一旦孩子产生兴趣,应极力扶植,让兴趣减轻学生负担,让兴趣促进智力发展,让兴趣产生成绩。 对兴趣与学习成绩这一对矛盾,由于时间局限,互相发生冲突,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杨超认为,只要学校规定学习的基础学科成绩合格达标,孩子喜欢在发展其他才能上花功夫,而没有虚度光阴,仍然学一技之长,那么,也不必强扭孩子所好,强性要求拔尖。因这些由兴趣支配的学习其他才能,来自于自觉,来自于内力,本身是一种价值,容易为孩子掌握,今后在社会上同样有用武之地。尤其,改革开放带来百业竞争,各类人才竞相显能。更为怀有才能者提供发挥机会。 “所以,要给孩子一把钥匙,教给一种方法,创造一定的环境,为他发展打好基础;但不能包办取代。”多年来,杨超正是按自己所说的这一方式实施家教的。杨超这一家教方式,使作为区重点中学卢湾区中学毕业生的杨羿既顺利完成各科汇考学业,又发展自己的艺术才能。这一家教经验曾被上海电视台《我们这一代》栏目作为专题片《飞吧,小鸟》,在黄金时间播出。 而受益于这一教育方式的杨羿,不仅把已成为拿手好戏的美术巧娴熟地运用于广告创意,用计算机处理广告设计,对其他人员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并能得心应手运用绘画艺术和现代装潢工具独立地为所在单位——上海航空公司广州办事处进行广告设计、艺术装潢。谈到这一点,杨羿体会最深的是:“我有一个校长爸爸,但没有背上学习包袱。” (黄玲娣严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