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院长提出质疑 学生难掩失望--MBA怎么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5/31 14:2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商学院院长提出质疑:教师有理论没实践怎么行 本报讯 老师上课时称呼自己的学生为“张总”、“李总”;担任MBA、EMBA的教授虽然课本知识丰富但却缺乏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这些师资问题是目前我国商学院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成为制约中国MBA、EMBA教育的一大瓶颈。这是日前由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亚洲管理教育论坛上全国知名商学院院长们对话的焦点。 论坛上各大商学院院长指出,近年来随着MBA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以及EMBA教育的开展,各大学校的管理教育师资出现了紧张的现象,而这也将导致MBA教育培养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 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张新民教授认为,MBA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除了较高的学术造诣外,还要有参与实践的能力、沟通能力、兼容各学科的胸怀和在学生面前的信心。但很多本土老师却做不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给EMBA“老板生”上课时,称呼学生为“张总”、“李总”,或者对于“老板生”的迟到早退等不正当要求过于迁就等等,这很容易助长部分学生的骄娇二气,也不利于对MBA“职业道德”的培养。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教授也指出,目前我国MBA师资与国外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缺乏广度知识和企业管理实践经验。国外著名商学院的MBA教师,不少是来自企业界或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兼职人员,曾经或正在从事一定商业活动;但目前我国院校的师资大部分却来源于硕士、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人员,缺乏实战经验和技巧。 院长们提出,解决师资问题,一方面可以走国际化路线,引进国外商学院的知名专家学者来中国任教;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来和学校老师一起执教,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陈莹) 学生难掩失望:教案基本没有本土的 本报讯 我国的MBA教育正在从文凭本位转向能力本位。MBA文凭的光环正在逐渐消失,企业用人越来越看重MBA学生本身的能力。 第五届全国MBA发展论坛日前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全国89所高校的MBA培养院校师生代表研讨了财智时代企业与MBA的关系,认为目前只有培养出真才实学的MBA毕业生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MBA教育始于1991年,到目前已形成了多种形式的MBA教育,MBA培养院校从1991年的9所发展为目前的89所,每年招收的学生超过1万人,在校学生4万多人。MBA教育对培养我国企业管理人才具备全面管理知识、提升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在MBA教育起步阶段,MBA文凭耀眼的光环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家和有志于成为企业优秀管理人才的学生申请就读。然而,很多MBA培养院校仅仅把国外的MBA教育复制到中国,部分学校师资和教材质量的不足,致使一些学校培养出的MBA毕业生受市场欢迎的程度不尽如人意,一些学校滥办MBA造成的滥竽充数的毕业生大大损害了社会对MBA教育的积极评介。 西北大学MBA二年级学生李新勇毫不掩饰地表示了对学校MBA教育的失望。他对记者说:“学校的MBA教案基本上都是美国的,中国本土的很少。授课的老师很多对企业缺乏了解,很难结合实际讲授课程。要在市场上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到市场去打磨。”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说,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使企业治理人才素质教育凸现,需要一大批有真正能力的MBA毕业生,这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点之一。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建议,为造就真正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人才,中国目前的MBA教育要进行改革,中国的商学院要有自己原创性的管理思想,复制国外的教育模式永远不可能造就出一流的中国MBA毕业生;同时要有一批世界级的教授,这是提高中国市场竞争力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毛海峰 许祖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