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日记记录孩子的金色童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6/03 16:39 新浪教育 | |
一个好的艺术指导者,不仅仅要教会孩子画画,还要培养他们对于生活艺术具有审美的能力,并能随时随地提高孩子的审美品味。 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美的景色,美的事物,美好的感情。只有眼睛发现了美,手才能表现美。 但是,发现美的本领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我们非常注意随时随地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天边的云,窗外的景,路旁的树,水中的倒影,一张画或其中的一个局部,电影电视中的一个镜头,都可能是美的组合,美的构成,美的因素。 有一次阳台上晾了几件衣服,红的、蓝的、白的,从屋里透过黑色的窗框往外看,晾衣服的铁丝和窗框组成横的竖的线条,加上形状不规则的衣服组成一幅很美的画面。我叫孩子们来看,并讲了这幅画的美的构成原理。虽然当时没画出这幅画,但仍然用照相机记录了这个美的瞬间。 有时散步在街头,看冬天的树枝,枝枝向上,充满着生命力,那疏疏密密、粗粗细细的枝干结构非常美。卜镝喜欢树,他画过许多树的造型。 有一次,卜桦的几个同学到家里来玩,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小女孩坐在沙发上,形成一个美的画面。还有一次,不小心打破了一个花盆,植物的根盘根错节,互相交叉的形状都显露出来,我让卜镝来看,一个枝芽是怎样诞生的。卜镝非常喜欢,他画了一张富有哲理性的素描。每当电视上出现美的镜头时,我们都提醒孩子们注意。渐渐地,他们养成了注意观察的习惯。 这种能力的培养训练还体现在对一幅画的分析上。我们经常带孩子们参观美术展览,给孩子们讲解艺术大师的作品,和孩子们一起分析、评价展览会上的每一幅画。我借来的画册,孩子们都要看,然后热烈地讨论。家庭里实行艺术民主,卜镝卜桦都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长期这样熏陶的结果,孩子们有了一定的鉴赏力。我做过多次这样的试验,如我拿回一本新画册时,总要自己先仔细地看过,然后悄悄告诉妻子,里面有三张最好的画。再把画册给卜镝卜桦看,让他们找出这三张画来。经过认真的阅读后,他们都能准确地找出来。这会是父子感应吗?当然不是,这是千百次训练的结果,是审美能力的汇合。 卜镝每完成一幅画,都要我们欣赏。我们通常不是谈谈画面的局部问题,如线的长短曲直、造型的方圆、颜色的浓淡,而是着重指出画面上反复出现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不是束缚而是进一步发挥孩子特有的原创精神的意见。 一个好的艺术指导者,不仅仅要教会孩子画画,还要培养他们对于生活艺术具有审美的能力,并能随时随地提高孩子的审美品味。 比如:看京剧时,我们给孩子讲京剧人物的造形,因为它高度概括的程式化语言和强烈的装饰手法对于绘画有极大的帮助。听音乐时,通过一首乐曲,我们讲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一个乐章的主题,主旋律的重复与变换使主题得到深化,展示出听觉世界的美感。一个画面也要以一两种语言为主调子,否则会造成杂乱无章。看舞蹈时,我们介绍人物的出现、聚、散、组合的动态美。通过诗歌讲画面的意境,通过小说序幕、高潮、低潮、结尾讲画面布局要有高潮、中心。 这些讲解都是随时随地进行的,有时只需要三言两语。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使孩子宝贵的童年生活,拥有美感滋润,增强美感意识,这对未来艺术人才的成长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培养内容,这关系到孩子未来发展的成就大小。 在培养卜镝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让孩子记绘画日记的方式非常好。一来这种日记是孩子们的一种形象语言,它不仅可以成为孩子们的生活记录,同时也是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别人的一种传达方式。透过绘画日记,可以了解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绘画内容是否丰富,表达能力是否充实;二来可以启发他们的观察,培养他们的兴趣;三来可以培养他们用心去画,用感情去画。培养他们真诚的作风,为将来能成为艺术家打下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