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伦学人》 > 正文

宽容与批判

http://www.sina.com.cn 2004/07/01 17:58  新浪教育

赵杨

剑桥大学东方系博士生

  宽容是指宽宏大量、能容纳不同的东西,我们常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为此义。宽容是个人修养的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批判是批评和判断,指的是分辨善恶美丑、分清孰优孰劣。宽容和批判是一对矛盾,表面看水火不相容,实则同生同灭。没有宽容,批判就失去了对象,就成了无源之水。只有宽容,没有批判,个人和社会就会失去信念和准则。

  宽容和批判的基础是“有知”。无知产生愚昧,愚昧导致盲从,盲从就会导致批判能力的丧失,一方面盲目接受一种观点,另一方面盲目排斥其它观点。只有见多识广,才不至于少见多怪;只有知己知彼,才会比较鉴别。一辈子没走出过小村子的人,对任何变化往往都看不惯。一个走南闯北的人,经历的事多了,心态往往更平和。宽容跟见识成正比,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社会亦然。三十年前,穿一件与众不同的衣服,会招来很多议论。今天,穿得与众不同,那叫“酷”,招来的往往是羡慕的目光。以前,要说做变性手术,绝对是大逆不道。如今,手术还没做,就已经为变性后的商业炒作了。一个人宽容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朋友,而一个宽容的社会,会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一个人要做到“有知”,就要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获取新信息,吸收新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

  要做到宽容,还要辨证地看待世上万物,既看到黑色白色,更要看到界于黑白之间的灰色,不能事事都要论出个善恶美丑、上下高低。世上万物本无善恶,一切均属自然,孰是孰非往往是一些人为的标准。蟑螂只是一种昆虫,是自然界生物链上的一环,是益虫还是害虫,那是人贴上的标签。田间的庄稼和杂草都是自然物种,除掉杂草也是出于人的需要。社会生活中善恶是非有时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截然对立,对善恶的判断常常是出于自身利益。历史上的起义的农民,或被称为“贼寇”,或被称为“英雄”,即为此理。农民起义,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同时具有破坏力。称其为“贼寇”是因为它危害了统治阶级利益和社会稳定;称其为“英雄”,是因为他们冲击了不合理的制度,有利于社会发展。有时为了需要,统治阶级会把本来中性的东西推向两极,使其变成“善”或“恶”。翻开西方历史书,凡涉及“共产主义”的全是邪恶。改革开放前,资本主义也是邪恶的代名词,以致于“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村的自留地,即使是“资本主义尾巴”也要统统割掉。本来无所谓是非善恶,一旦上纲上线,即“非黑即白”,完全对立。这是一种幼稚的思维方式,就像童话中的人物那样,或善或恶。

  比较、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的本性。即使有很多东西不可比,但我们还要比,还要争,直到要争出个孰是孰非。批判要以宽容为基础,要允许异见存在。批判这个词本是中性,到今天主要义项成了“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第三版)也是建国后政治运动的产物,这种批判已经不允许存“异”了。如果有异,肯定要批倒批臭,揭露其“狼子野心”,使其“永世不得翻身”。批判要举证举例,以理服人。批判是争论,不是争吵,要对“异见”宽容,至少要给别人说话和辩驳的机会。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一粒微尘,为什么你就一定对呢?怎么真理就一定掌握在你手里呢?笔者上初中的时候,曾天真地想,这个世界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现在看,这种想法多么幼稚荒唐。如果人人都像我一样,首先烟酒工厂全要倒闭,体育馆都要关门,出版社剩下的也没有几家,晚上也没有夜生活。想一想,这样的世界多可怕。世界之所以美丽,不是因为世上万物相同,而是因为不同,在于它的多样性。中餐好吃,可是如果法国饭、意大利饭、印度饭等都从餐桌上消失,对这个世界来说也是一种遗憾。老鼠很讨厌,但如果没了老鼠,也不可能有“猫和老鼠”那样好看的动画片。社会生活也一样。一奶同胞还有很多差异,为什么要毫不相干的人跟你一样呢?有多少人就该有多少种活法儿,你有什么资格强迫别人按照你的模式生活?世界上有那么多信仰,你凭什么说你的信仰就是唯一正确的?希望别人接受你,你也要接受别人。你要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要允许别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他不影响你,不妨碍社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之所欲、必强于人”相比,前者的境界不知要高出后者多少倍。英文谚语“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讲的也是类似道理。

  只有在见多识广之后才能比较甄别,然后再做出判断,形成思想。思想能给人带来欢愉,也常常令人痛苦,但那是一种经过了批判的理性的认识,是“苦涩的发现”、“欢愉的痛苦”。改革开放前,我们天真地相信资本主义社会的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要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尽管我们有时饿着肚子喊口号,但当时的感觉是何等幸福和自豪。思想的痛苦是批判的体现。我宁愿品尝这种痛苦,也不愿要那种虚伪廉价的被关在铁房子里的幸福。过去二十余年,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与此相一致的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以前的很多担心都成了“杞人忧天”。联产承包了,没有亡国;有了私营企业,地球照转;与世界联网,天也没塌下来。睁开眼睛看大千世界是自然,即使蒙上眼睛、捂上耳朵,不愿看到、不愿听到的事照样存在,可怜的只能是你自己。

  人们知道的多了,就会比较,就要评论,就有不满。由一味歌功颂德,到有权表达不满,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没有尽善尽美的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知道这一点,就应该有容纳不同声音的海量,有倾听批判的雅量。当然,听到批判之后不是一味顺从、放弃自我,而是要分析鉴别,或按原来的意志行事,或调整自己的计划。宽容和批判的辨证统一,就体现在既有不同声音,又有自主意志。一个人在宽容和批判中日益成熟,一个社会在宽容和批判中走向文明。

  有人担心,对什么都宽容,这个世界会不会变得不自然?今天的特例会不会成为明天的惯例?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自然。如果说自然是指自然界,那么人类从直立行走那天起,就已经不自然了,打电话、坐飞机更远离了自然。如果自然指的是多数人的选择或某种趋势,那么自然的意义仅仅体现为一个数字、一个比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住楼房,你可以按照百分比说住楼房是自然,但你不能说住窑洞、住平房、在街头露宿就不对,因此,你就没有理由对那些不住楼房的人不宽容。特例和惯例也仅仅体现为一个数字。小时候出行,坐驴车马车是惯例,坐汽车是特例,如今倒过来了。将来有了新的交通工具,坐汽车可能再次成为特例。思想也是一样。伟大的思想对于它所处的时代,往往是特例。但如果扼杀它,人类便少了一笔精神财富。世上万物是一种结果,本没有预定的模式。

  学院举行正式活动,最后往往有品酒一项。但尝过葡萄酒、威斯忌、伏特加之后,我发觉还是喜欢中国的白酒。可是如果没有尝过其它的酒,就说“我只喜欢喝白酒”,在逻辑上是不是矛盾呢?但如果仅仅因为自己喜欢白酒,就不让别人喝葡萄酒,是不是太霸道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留学出国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