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英伦学人》 > 正文

校园将芜乎?

http://www.sina.com.cn 2004/07/01 18:03  新浪教育

――《个别指导式远程学习:教育体系的重构》 [1]的序言,有删改

刘惠芬

剑桥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正式翻译《个别指导式远程学习:教育体系的重构》一书的时候我正在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与两位大学教师合住一套公寓。翻译工作将近尾声,我向公寓的同行们介绍书的梗概,最刺激的就是:如果本书倡导的电脑个别指导式远程学习计划和实验成功,那么现有的校园可能不再存在,教师首先要下岗!

  三位女士一片哗然,虽然我们都多少参与网络教学研究,其中杨老师教大学公共英语写作,同时她正在参加一个剑桥大学与国内大学的一个合作项目,开发网上英语培训资料。静下来想想,杨老师也认为不用十年,教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师至少要转岗!

  几天前到伦敦参加全英教育技术展览会,从一个讲座上得到一组数据:全英国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比例是80%,家庭上网的比例是70%,中小学和其他教学场所的上网比例是90%。学生在掌握和应用电脑方面比教师更主动,他们并不仅仅是在玩电脑游戏。讲座间还播放了一组录像采访,问十来岁的小学生和十几岁的高中生:预测一下未来的课堂会是怎么样的?虎头虎脑的小学生直截了当:“以后黑板就不要了,老师也没有了,上课就像玩电脑游戏一样……”台下哄堂大笑。

  听讲座的应该大多是学者和教师,笑过之后,不知大家是否也跟我一样,有一种“狼来了”的惶惶感。

  电脑互动式学习,简单地说就如玩电脑游戏,学生与电脑有来有往;更进一步说就是用电脑取代老师,每一台电脑(一种教学软件)就是一个指导老师,他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情况量身定制学习方案,并且可以是远程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电脑与学生频繁地交流互动,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将拥有个别指导老师——电脑导师。

  “这项新的学习模式将是高互动的,提供个性化帮助,迎合每个学生的需要,并且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实际上是模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指导一个学生的学习环境。”因此,这种学习可以针对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每一个不同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学习可以不再受时间、地点、校园的限制。甚至目前意义上的校园都可以不再存在。“不是每个人都相信大学会永远存在……在这之后的三十年,大学校园将变成废墟,大学将不再存在。这变化是如此之大,犹如我们第一次看到印刷书籍一样……”

  应该说这是《个别指导式的学习——教育体系的重构》这本书最具冲击力的思想。这不是一个孩子的想象,而是基于大量基础实践后的一整套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测试等方案,当然,还需要实施和验证。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开发了一个电脑辅助教学软件,用于检验学生电路模拟过程中输入文件的错误。这实际上是一个最简单的用电脑替代教师重复工作的软件。后来我也一直对这方面的研究很感兴趣,包括开发网络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开设网络课程等等。至少近5年来我在课堂上没有再用过粉笔、写过板书。

  虽然我喜欢一手漂亮的板书和包装优雅的手写书信,我已经很不习惯用邮票了。我习惯用电脑写文章、写书,完全没有手稿;习惯于用电脑与家人每天语音通话,甚至可以看到他们的活动影像。但是,当孩子问我某个汉字怎么写的时候,往往我必须到电脑上去输入——从汉字输入列出的同音字中挑出我需要的那个字。不管是否情愿,我们这代知识份子绝大多数都写不好毛笔字;我们下一代可能绝大多数都写不好钢笔字或者铅笔字;再往后,是否绝大多数都不会写字,只会从电脑中识别文字了?

  大学不会永远存在下去?现在当我在电脑上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收音机如通常那样调到古典音乐频道;窗前已是一树早春的粉红色,浓郁的香氛随蓝天下低低飘动的云彩远游;公寓外是邱吉尔学院的绿草坪兼运动场,像个小型高尔夫球场;远处是剑桥图书馆的高塔,在这个绿地覆盖绿极高的小城中很是醒目。再往远处,是那些有六、七百年历史的古老学院建筑;每个学院都有一个教堂,每周至少有一次晚祷;在各色酒吧里谈论的,可能是最先进的科技和最迷惑的现代伦理。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的体制比较特别,简单说来就是系所和学院并列制。系所代表的是专业,但是一个专业的教师们和同年级的学生们则分属于不同的学院。这样一个学生或者一个教师白天接触的是系里专业上的同行,而晚上在学院的宿舍、餐厅、酒吧、图书馆、运动场,甚至毕业典礼上碰到的则是各种专业的朋友了。一个老教授跟我介绍这种复杂的体制时说,开阔眼界,了解各种思想应该是大学的功能之一。大学应该提供充分的、自由的交流空间和机会。细想一下也是,大学时代的友谊往往持续终生,而源自不同专业的友谊无论是精神上、生活上还是学术上都将是互惠互益的。这就是剑桥大学吧,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只要生活在这个环境中,都会让人有所获、有所思、有所悟、有所行动。所以才会产生六十多位多诺贝尔奖获奖者?所以才会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样的校园怎么能够消失?

  如果说用电脑作为工具,替换笔纸,这还只是量变,我想目前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电脑取代人脑,充当教师的角色,应该说这种智能化的机器人形象在科幻小说中早有描述,我自己也在实践中。但是要我在未来数十来年的时间内亲身经历和体验教学体系的完全变革,或者校园消失,至少目前还真是不太能接受。

  作为教师,我当然不愿下岗,也不情愿不停地、辛苦地更新知识结构,接受再教育。因此,这种教育体系的重构将有多大阻力?但是,我相信教育体制和方法的变革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而目前的教育体制并不能完成这一使命。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需要受教育的人口众多,而优秀师资非常有限。

  电脑完全取代教师谈何容易?以本书的翻译为例,翻译工作是我带研究生含章完成的。含章在北京,我在剑桥,作者Alfred在加利福尼亚。在翻译好大纲、目录、主要内容和关键用语之后,含章初译,我来修改校对。初译中问题很多,主要包括内容错误或者不准确;中文的表达习惯、语句的通顺和流畅;以及前后用词用语的统一等。然后含章再对我的改写进行通读、确认或者再修改,多次反复,并就有关不甚明了的个别部分请教作者。通过这个过程,我不仅希望将学生领入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同时在英文翻译方面也能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我们所有的文稿都是word文档,主要交流手段是word的修订工具和电子邮件。在这个过程中,电脑还只是简单工具,完全没有智能功能。如果用电脑软件取代我的工作,与含章一起完成翻译,这个软件的设计开发该有多复杂?

  因此,“针对这种理想的学习方式,在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之前,首先要从一个最为重要的实验开始,以获取更为广泛深入的信息。”这项实验“需要大约20门课程的学习内容,这些课程涉及多种知识领域,包括多种语言和文化的不同版本。”

  “一个这样的实验大约需要10亿美元的资助,时间长达5年。”“如果实验是成功的,我们将开始全面开发……”,也就是说,本书倡导的个别指导式远程学习,是从目前的灌输式大课开始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互动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但是要达到电脑替代教师的言传身教,重构教育体系,任重而道远。

  开发个别指导式学习资料需要技术的支持,但是“现有的技术完全能够实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这里“技术不是关键,而教育体制的变革才是问题的核心”。虽然本书主要探讨了个别指导式远程学习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方案,但是其衍生的必然结果则是体制的变革,或者目前意义上的校园和教师将来是否还要存在的问题。

  当然,人类开始从事教育的时候并没有校园,校园是学生多于教师的产物。具有近800年历史的剑桥大学,实际上已经经历了许多教育体系的变革。十三世纪初剑桥是培养牧师的宗教学堂,那时受良好教育是上流社会男性的特权;到十六世纪剑桥才开始接纳平民学生。19世纪中叶剑桥创建了第一所女校,到二战以后才开始允许男女生同校,今天的剑桥已经是国际学生比例高达14%的国际一流大学。古老的辉煌建筑、适合于居住的环境、自由思想的空间,这些优秀的文化代代相传,是人类文化的共同遗产。在剑桥皇帝学院著名小教堂的捐助册子上,我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教堂建筑是石头、玻璃和木材的完美组合,在这种华丽的三位一体面前,批评家们都会缄默无语……如果他被毁坏,任何百万富翁,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取代。”

  校园的功能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但是,要维持这种优秀校园的氛围,无疑需要高昂的学费。从另一方面说,校园远不能满足目前日趋增长的受教育人口的需求,特别是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因此,采用电脑个别辅导式教学模式无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途径。在传授知识方面,用电脑辅导取代教师辅导有必要也完全可能,这一观点在本书中进行了充分的阐述。但是,学生情感的培养和交流呢?也靠电脑辅导吗?在我自己的研究中,我发现通过网络授课师生间并不缺乏情感交流,甚至比传统的大课更丰富。如果完全用电脑取代教师,这种情感交流将何去何从?

  很难想象一个孩子的整个受教育期主要都被电脑所围绕,通过多媒体理解正义、道德和友爱,通过多媒体感受鸟语花香、肌肤之爱和骨肉之情(可以走进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前所述,这正是目前校园提供的功能之一)。或者说以后的电脑也就是智能机器人,进一步还将拥有人的情感?显然,这是未来世界的大话题,这本小书难以胜任。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变革,院校也在变化。如何变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留学出国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2003年审计报告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