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艺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7/01 19:27 新浪教育 |
章戈浩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由于圣诞节的原因,打工不算太好找。但人也不能闲起来。于是,夹起我的葫芦丝,到town cnetre卖艺去。 以前常见人站在街口,演奏作画,挣些辛苦钱,倒是挺新鲜的,还不失浪漫。不过事到临头就难说了。 过节的原因吧,town centre人倒不少,还都是大包小包的拎着拖着,节日气氛倒是挺浓的。在high street上走上一圈,发现每逢周末才开的集市也红红火火地开着,卖衣服的卖瓷器的卖小吃的卖水果青菜的,各种吆喝叫唱混在一起,十分热闹。可还真没用一个卖艺的。这让我心凉了半截。是不是有什么规定,不让在街头卖艺。要知道就连人家卖Big Issue杂志的无家可归者都是要执照的。不过也没见到什么在街上巡逻逮人的城管或警察。就算我这是违法行为,做案工具简单,万一出事,抬腿就可以跑。就算被逮,我还可以自称是做ethnography的文化人类学者嘛。 只是来来回回走了几遭,一直没发现合适的地方。离人家卖东西的摊位太近,怕吵了人家的生意,撵我走。又不想离人家摊位太远,太远了没什么人气。前前后后转了十来圈,才找到个地方:一家体育用品商店旁边,离人家大门远点不妨人事的事。往前几步就是路拐角,行人一般会放慢脚步的。对面有个卖热狗的,不少人买了东西手上正好用零钱给我。 选定了地方,正准备走过去,却有人先占了那风水宝地歇脚。只好眼巴巴等人家先走。好不容易,人全走光了。我一走过去,觉得众目睽睽之下,实在不好意思拿出葫芦丝来。自己的技术就那个样,搞不好没人给钱,还惹人笑。说不定碰到认识的中国同学,给我上升到有损国格的理论高度。 站在街角犹豫半天,也不像话呀。只好装模作样,从包里掏出热水壶,喝起水来。那是事先准备吹累了润嗓子,可没开张就喝了一半。自己清清楚楚地听到水咕咚咕呼下肚子的声音和扑通扑通的心跳。喝了半天水,发现其实根本没人在意自己,心跳也正常了,一咬牙,拿出葫芦丝吹起来。 第一个音是颤音,手和脚还在不住打抖。可吹出几声后就自然多了。《月光下的凤尾竹》、《甜蜜蜜》、《阿佤人民吹新歌》、《再回首》、《军港之夜》。会的曲子差不到吹了一遍,路过的行人居然像没我这个人似的。根本就没人搭理我。这下倒不紧张了,谁在乎我吹得好不好。这里有几个人见过听过葫芦丝。可是,没人理我,这卖艺也就成了业务劳动了。 我一边吹一连瞟四周行人,其实,也不是完全没人理我。有人见我瞟他,他倒不好意思地一笑,对,这准是听到我的音乐,又没带零钱的。不少小孩倒十分好奇地凑上来细瞧我的葫芦丝。当然啦,这玩意他们哪见过呀。 吹了十分钟,终于有了一个搭理我的。一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把啃了一半的汉堡丢在我脚边了。我一愣,没理他继续吹。又过了一会,一个满是雀斑的小姑娘走过来,往我的乐器盒里丢进2便士。哇,这可是我平生卖艺第一笔收入。瞧着小女孩的背影,吹出“I wish you a merry Xmas”( 就是国内洒水车用的那个调调。) 中国人说,万事开头难;英国人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开始的2便士,以后就好了。接下来的半小时内,一个四岁的小男孩丢了一把1便士,两个中学生模样的男孩丢了几个5便士的。一个中年男人丢进来一个50便士。一个印度小伙子居然丢进整整1英镑。每过来一个人,我都朝他们会心地一笑,或是眨眨眼。 吹了大约半小时,葫芦腔内明显有了积水,簧片也发热了。我倒一点不累,葫芦丝先累了。由于今天是平安夜,现在才中午一点多,街上的行人却明显少了。干脆见好就收。 一路上,不舍得清点收入。想把这份收获的喜悦关在房子多停留一会。一回家锁上门,从乐器盒倒出一小把硬币:1镑1个,50便士1个,10便士2个,5便士6个,2便士2个,1便士9个。乖乖,2镑零13便士。可以买两颗大白菜,或是3份太阳报,或是四罐三文鱼罐头。或者,从学校到火车站把公汽坐个来回。 一个字: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