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和通路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3 18:45 新浪教育 | |
近百年来,大家一直在讨论一个问题:“有目标的生活就是成功的生活吗?”对某种事物的缺乏感,意味着某些东西你还没得到,或者某件事不是它“应该”的样子,从而产生了目标。如果你一心想达到下一个目标,那么你就会忽略现在所拥有的财富,这会导致它贬值。人们从不会满足于现状,总会期待明天会更好,很多企业也以此为主导。法国思想家保罗·维希留(Paul Virilio)说:“我们总在移植自己。”工作只是成功的倒计时,未来有一个紧迫的动员令。而这个未来的动员令,也就是目标,却降低了现状的重要性。 从运动医学来讲,有人喜欢慢跑,并能从中得到乐趣,所以他能坚持下去,身体也会比别人健壮。相反,如果为了健康开始慢跑,但对慢跑又根本没兴趣,所以跑起来也就无精打采,这样根本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因为他不是为了跑步而跑步,却是为了跑步以后能得到的东西—健康去跑步。这样就忽略了跑步本身的原动力,只把它作为达到目标的手段,这一点也表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其实,不择手段达到目标就是失败的警钟,满脑子只有目标的人,手脚会被目标捆缚得动弹不得。他们不是把所有的能量集中在现在,而是放在“明天”。存在主义治疗法的代表人物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l)说:“你越紧盯着目标,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我们经常努力争取某些东西,其实争取的不是形式,而是整个过程中我们的感觉。比如,在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寻访之后,我们有了一所新的房子,并希望过上“幸福”和“满意”的生活。但是,我们应当明白,新房子本身不能产生“幸福”和“满意”,如果你在老房子中不能感到幸福,那么在新房子中也同样不能。 企业要找的当然不是幸福,那么是什么呢?销售额?利润?在竞争中生存?共同感?股票市值? 大多数企业都不会重视通向成功的道路,目标会巧妙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就像我们通常只看到冰山的顶部,却忘了它所承受的千钧重担。企业也有很多目标,特别是由上一年度的佳绩所引发的期待,会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结果,我们只能生活在期待的阴影里。想达到目标的人,应该记住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生活的最终目标就是死亡。 目标协定会使目标无法达成,或降低目标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