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明:中国教育市场空间的发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24 19:09 亚洲教育论坛 | |
尊敬的主席先生,以及各位代表,今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想把最近研究的一些想法在这里跟大家做做汇报,我的题目是中国教育产业市场的空间离发展制度的节奏,在这里我想首先提供一些数字,也就是说经过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以后,特别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十几二十年以后,中国现在跨世纪的这几年里面已经出现了怎样的教育需求,这是我想将的第一个问题,因为我经常接触民办学校的校长和董事长,他们老是问,我们究竟有多少空间发展?我想提供几个数字。我认为中国在跨世纪这几年里面已经凸现了几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个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动了教育需求全面攀升。我们大家知道中国的教育到2020年必须达到毛主席所说的25%以上,这样事实上它就必须在那个时候达到在校生达到2615万人,按照需要投入,按照现在的物价投入平均增加一个普通大学生就必须有4.5万个初始投入,在18年里面中国要完成兴建1015所大学,平均每年兴建57所大学,这些大学的初始投入到底是什么水平呢?也就是初始投入要达到698亿元,整个中国要达到4617亿元,就是要投入这么多来建大学,平均每年增加57所的话,那么这些投入,这些整个的高等教育的投入,就已经是国内生产总值的4.51%,所以,在广东,如果按照广东要达到50%到2020年毛主席要求的话,要达到2020年财政总收入的20%以上,这里带来一个问题,还有基础投入的问题,每一个学生,每增加一个高中学位,已经投入3.75万元的初始投入,这个投入到底谁来支付?高等教育的新投入谁来支付?拉动基础教育的投入谁来投入?当然,还有初中的怎么样,等等相关的问题,这是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极大的,我算的是经济上。 基础教育的拉动按照同样的百分点要比高等的教育增加的投入更多。如果按照2020年的要求的话,要达到4290亿元,整个高中的学力投入我们国家要投入这么多,基础教育普及中优质教育的问题,涉及到一个择校费问题。广州是一个相对比较先进的地区,它的优质教育也仅仅达到10%左右,也就是评上省市一级以上学校的只达到10%,优质教育的投入它也必须付出极大的成本。假如一所的学校投入要增加1%的优质教育,全国优质教育的比例每增加1%的话,而且每一所学校平均投入为2000万元的话,那么它就必须达到110亿元,如果提高到20%的话就得2205亿元,优质学校,假如全中国的优质学校达到20%的时候,我们必须支付2200多亿元。 第三,城市里面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外来打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整个中国现在的外来打工子女在城市里面大概是有1亿外来工,在广东已经是占了整个广东人口的三分之一。那么按照有关测算,这么大的人口里面,15%是带着子女到城市来的,这些人读书怎么办?这样就使我们城市增加大量的学校去安排这些人,谁来安排,靠政府来安排吗?所以如果按照广东的情况来看,广东的外来人口已经占了全国的三分之一了,如果我们按照这么一个15%的比例,就有1500名要受教育的,他需要在全国的城市里面增加12500所标准班的普通的中小学。一万多所这样的学校,现状来说是要增加这么多的,而且每年要递增1千万的农村人口进城市,他们的教育谁来管,所以这个教育需求是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第四,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转型的职业教育问题,广东的农村准备很快要取消了,所谓要取消,就是指广东在整个城市化进程要达到50%,而珠江三角洲达到70%,农民变成工人,或者变成居民和城市人,他们的教育谁来解决,这不仅仅是洗脚上田的问题,而是让他们的思想变成城里人的问题。 第五,我们大家知道第二产业的分布,到了2020年的话,带20年里面它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的现在的教育是远远适应不了产业结构改革的。所以广东现在有一个现象是高级技工奇缺,比很多高级知识分子拿得还高。很多企业愿意拿高薪来聘请高级技工,这样的问题表明中国的结构性的短缺是很严重的问题,而这也是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同时又是一个很大的空间。 第六,中国这几年出现了一个现象,多元重叠需求,职工也可以接受社会的教育。我们买一个空调可以用十年八年,有得用就不再买了。但是教育问题可以同时接受几种层面的教育,这是多重性的教育,同时也为我们的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第七,弱势群体中受教育程度的问题。广东是比较发达的地区,现在全国有两省市率先实现这点。但据我们调查,广东贫困的人口可能起码达到15%,或者说在我们的学生里面有15%是需要救济的,这些如果我们不解决的话,这个地方如果说15%的人没有得到普及,这样地方的教育现代化是不可能说它是实现的。就像前面所说的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没有解决的话,你能说它教育现代化了吗?弱势群体的教育解决的问题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第八,怎样培养民主化的孩子?现在广东有很多班一个班100多人,在这样学校里面我们怎样培养一个个性化的孩子,怎样培养民主化的孩子,在这样的学校里,你说这个地区已经教育现代化,这绝对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每个班二三十人的话,那么中国的学校就得翻一倍,这个费用谁来支付?没有小班化就没有民主化,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九,终身教育里面的社区延续教育的问题。我想这个是学校以外的教育问题,这里就产生几个问题,因为我们中国在现在凸现了九个方面的强烈的教育需求,而且我们的政府投入里面缺位也非常大。因此我们中国教育市场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不管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还是初等教育空间都是非常大,因此我们民办教育的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大家必须有信心。 第二个问题,在中国这样的教育资源非常虚空的情况下,我们中国教育发展的制度谴责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多元化,必须走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的道路。如果我们的民办教育没有了,我们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绝对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民办教育,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由于中国多元经济的发展,中国教育的经济绝对是多元化的,这绝对是个大趋势。第二个是中国教育如果没有别的教育力量的加入,肯定要持续几十年。刚才我们看到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私立教育的比例还是非常低的,我们看到整个国家的教育稀缺,同时我们看到《中国教育报》四月份公布的,民办高等教育学生份额只占9%,高中学校只占16%是民办的,学生只占7%,中等职业教育只占6%的份额,初中教育学生只占3.8%的份额,学生只占5.7%,小学只占1.33%,学生只占2.35%,幼儿园虽然按照统计占到26%。但是事实上我们现在是讲现有的幼儿园,入了幼儿园的,但是我们经过统计,我们现在全国的23%的幼儿没有进幼儿园,所以不管是幼儿园、小学、初中,我们整个民办教育的份额还是非常非常低的。在这么低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有这么大的投入,谁来投入,我们的政府能包的了吗?政府包不了,就得全民来做这件事。 最后再讲两个观点,我们在讨论了民办教育的这么一个现状的情况下,我提出下面几个结论,第一我们在讨论民办教育的时候,不要仅仅从财政的角度来讨论,应该从制度的角度来讨论,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的教育必须走向多元化的制度建设去实施教育现代化。 第二个我想讲的,中国富裕了,地方富裕了也必须发展民办教育。现在的深圳不怎么发展民办教育了,他是富裕了,他想包了,我觉得这是认识上和行动都是值得商讨的,而且不是很合适的办法,我们中国的民办教育不是穷才需要。另外我们发展民办教育最大的阻力还是政府,因为他对民办教育的理解还是不怎样正确,或者说没有把它当做真正的体制内的孩子,最后一个观点,我认为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都是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中的内容和方式,我们谈民办教育的时候不要和公办教育对立,公办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民办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的,我们一定要坚持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制度形式,只有不对立,我们的民办教育才能发展。谢谢主席,谢谢各位! 新浪教育注:张铁明系广州现代教育研究所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