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正文

大专辩论会精彩实录--现场上演“德比大战”(2)

http://www.sina.com.cn 2004/09/22 10:07  北京青年报

  


  知己知彼

  正方:我方对对方立论作出如下猜测。第一,对方会将辩题当中的拉近理解为亲近。基于此会将辩题当中的距离理解为情感距离而不是更为中性的人际关系的距离。第二,对方同学今天会引入人面交流这样一个概念,并拿来和手机做比较,得出在拉近人情感距离方面,手机交流不如人面交流,并因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之后,对方同学会竭力
论证手机交流和人面交流之间有一个必然的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第三,对方同学今天可能还会另辟蹊径,告诉我们手机这样一个工具和手机的使用并不是同样一个概念。手机作为一个工具,其本身如果没有人参与的话,它是不会起到拉近人情感距离这样一个作用的。

  反方:我们认为他们的立论有这样几种可能:第一,把地域距离和人的距离混为一谈。第二,拉近人的距离一般来说是要交流的,而手机可以让人们更方便地交流,所以就拉近了我们的距离。第三,对方辩友会认为手机方便、快捷、高效的特征,必然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如有例外那不是手机惹的错,而是人的使用不当。第四,对方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其他的交流工具几乎不可能,只能使用手机,所以似乎有力地证明了手机拉近人的距离。

  正方首轮得分:183分

  反方首轮得分:187分

  防守反击

  反方:对方辩友首先告诉我们说,联系是交流的前提,手机可以联系。于是手机就拉近了人的距离。那么今天如果我和朋友吵了一架,用手机吵了一架,您说我们的距离是怎么拉近的。因此对方辩友的论证只能证明可能拉近它也有可能疏远。对方辩友证明了我方一半是对的,对方一半是错的。

  正方:谢谢,果然不出我所料。对方同学对距离的界定是为了情感距离。还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说,我们对这个辩题的理解有了偏颇。我来向对方同学举一个例子吧,办公室里面有两个同事,这两个同事彼此之间互相不喜欢对方,情感距离可能很远,但是他们天天在同样一个屋檐下,天天在一起共事。你说他人际关系的距离是远还是近呢?可见对方同学对距离的认识有失偏颇吧,不是我方。

  反方:不论社会怎么发展,社会的健康的交往方式都必须是一个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多角度的需求。只有一个多样化的交往才能满足我们今天的交往。而手机这种单一的交往方式是无法满足的。

  正方:对方同学告诉我们说,今天社会的距离是多样化的,不能追求单一化。那我就很奇怪了,手机即使它仅仅是一个单一化的交流模式,它就能够必然推导出疏远吗?多元化和手机推导出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疏远两者之间有必然的矛盾吗?我是没有看出来。

  正方:对方辩友还在立论当中告诉我们手机联系现在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单一化的联系了。难道现在整个社会中的人们之间的联系真的是单一了吗?真的是只靠手机了吗?再举一个例子,来证明一下我方的观点吧,在春运期间客流量年年都在攀升,但是春节期间手机短信量和通话量也在年年攀升。照对方的逻辑,这个单一化的逻辑又如何得出呢?我们看到两个关系都是逐渐往上升的关系,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一个共盈的关系、互为补充的关系。

  反方: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手机交往不是单一化。请您站在一个社会学的角度上,看看我们的普遍现象。我们是不是大量地使用手机了,是不是发短信的人多了、写信的人少了?是不是打电话的多了、亲自拜访的人少了呢?对方辩友您站在全社会的角度上看到一个社会的普遍的现象的时候,您能告诉我手机不是在大量使用不是在大量地挤压其他方式吗?

  正方本轮得分是185分(总积分368分)

  反方本轮得分182分(总积分369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