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商学院巡礼之三:清华经管学院院长访谈(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22 17:30 新浪教育 | |
主持人:中国的MBA教育经过十三年的发展,也经过几起几落发展到现在,大家认为商学院或者MBA教育的又一个春天已经来了,作为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秘书长,您怎么评价国内现在这种MBA教育的现状? 仝允桓:MBA的现状,我想中国的教育史上,在一段时间里某一个专业发展方向上发展最快的一个专业。从1991年开始第一批学校招生,大概那个时候是九所学校招生,包括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九所学校招生,一开始1991年。那个时候第一年的招生,九所学校招的学生不到一百人。去年,就是2003年,全国实际上招生是有56所学校,不召开中欧和长江,招了17000人。去年又新增加了几所学校,现在教育部授权的学校是90所学校。我们实际上从不到100人,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每年招生17000人,这个速度发展非常快,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几年,不管MBA受追捧也好,不管受非议也好,MBA这个项目总是各种媒体关注的一个热点。夸它也好,贬它也好,都引起大家的关注。这是好事,社会的关注,本身就是MBA发展的很好的条件,如果大家不理你怎么发展。其实社会的关注其实反映一个问题,反映一个情况,其实社会需要这种教育。MBA教育不像我们国家的其他高等教育,我们说国立大学的高等教育,我们国家负担不起庞大的高等教育,但是MBA教育一开始就不是以国家拨款做的,实际上一开始就是学员自己花钱来学习的。所以,说的更准确一点,一开始MBA教育就是面向市场的,所以,市场需要它就发展,市场如果不需要一定会萎缩,所以,MBA教育发展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市场。只要有市场、有需求,我们好好做,那它就有发展的可能,发展的潜力。市场有多大?我们如果要分析一下MBA教育的市场的话,我想要是只是从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大一个经济体系,我有多少企业,我有各种机构,和MBA,和管理有关的人才需求有多大,从这个量来讲,有人可能说至少需要几十万,按照这样的培养速度可能几十年也满足不了,但是这就像经济学讲的,需要不等于需求,需求有一个支付能力的问题。所以,目前来看,还不至于说每年就几十万的需求,但是从潜在的需求来讲,我说中国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大家都会认同,潜在的需求会很大。 现在实际上大家不是说MBA,在一般的媒体议论中间,一般不会说MBA发展的不够,很多人说MBA发展太快,是不是过热,是不是烂了,我觉得是这个。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澄清一下,一个是不是太多了?一个是不是太快?我想快是够快,但是是不是过快?这个需要探讨,热是热,但是是不是过热,这个也需要探讨。有一个数字,今年是2004年,美国在1974年的时候GDP大概是14000多美元,和我们今年的GDP差不多,中国的2003年的GDP14100美元,他们1974年的我印象是14500左右,和我们现在的GDP水平差不多,美国在1974年得到MBA的学位是多少人呢?是33000万人。我们今年可能不会到他们的一半,即使今年招生的人数,我想超不过两万人,而实际上累计的招生人数现在不到八万人,从开始办到现在也不到八万人,而美国1974年的时候,累计的人数我想可能已经超过十五六万人,现在这个数字说不太准确,在1971年累计有十三万人,后来每年按照三人有左右算的话,在过两三年应该二十几万人是有了。就是美国三十年前,大概已经授过二十几万的MBA学位,一年按照三万多的数字来计算。从1974年到八十年代,美国的经济增长率是8%点几,和我们的增长速度差不多,但是那十年,美国的MBA每年招生的数是17%点多。每个国家都有起飞的时间,我们正处于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对管理人才的增大是必然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然,美国的MBA是面向全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上,我们现在的MBA都不算太多。大概到九十年代以后,美国大概每年MBA招生稳定在十万人左右,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一年MBA招的占整个硕士授予量的23%、24%左右,我们现在的硕士生是三十万人,即使到两万人,也不到10%。我为什么老说美国,因为我们现在的改革是市场经济取向的,美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这样的市场经济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我们不妨认为是一种市场经济对人才结构的一个需求的一个反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MBA还会要发展。你说现在太多了,还为时太早,我们观察企业管理人才真正学过MBA还是少数,这是一个。 第二,MBA虽然是需求很大,但是,很多人会谈到去年和前年MBA报名人数有所减少,去年减少了20%。大家注意,即使连着两年减少的情况下,MBA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仍然是三分之一,大概是3.6左右。这个数字不比全国研究生平均的低,过去远远高于全国研究生的录取报考的比例,前几年是六比一,现在和全国的研究生平均水平持平,只是在全国研究生报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现在还不至于报考的人数减少了,好象就不好招生了,其实MBA明显的比两年好考了这是事实。为什么会减少呢?我想,作为考生来说,中国的情况和国外的情况有一点点不同。中国的就业紧张的时候,不太好的时候,大家就就业,美国的情况是就业不太好大家读书,我们其实考生如果有一点经济头脑,应该反周期。就是就业情况有点麻烦的时候读书,等你读出来的时候,可能赶上就业形势好,可能找到好工作。其实中国的这两年的情况是这样,MBA报考人数的减少我们做分析,主要是两个原因,因为MBA招的学生要求至少有三年的工作经验,实际我们招生大概是平均六到七年工作经历。这些学生里面,其实有一批学生可能刚刚工作三四年的考生,这些考生2003年是中国高校扩招以后第一届毕业生,这一年又赶上“非典”,到七月份的时候就业率不到50%,所以,2003年就出现了很多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这样对就业市场压力很大,很多的潜在的MBA考生就不敢报了,因为过去工作比较好招,这些学生都是考完MBA把工作辞掉,考上就上,考不好就再找工作,但是那一年不敢。这一年,也是又扩招毕业生,明年还有一年,这个时候尽管政府、学校做了很大的努力,其实仍然看到这么多毕业生出去对大学生形成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工作时间不长,在职业岗位上没有把握的人,不敢离开现在的岗位,我想这是MBA报考人数减少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原来前几年的MBA的考生,作为一种专业学位其实是唯一的一个,职业性的学位是唯一的一个。现在这几年国务院又批了十三各专业学位,对MBA直接构成竞争的像工程硕士、公共管理、法学硕士,现在又加上会计硕士,这些都可能会和MBA竞争生源,有一些考生就考其他的专业了。这个事情减少生源对MBA不是坏事情,因为考生择业是因为根据职业兴趣,如果原来不是有至于从事管理,只是为了硕士学位,勉强的考MBA,将来到了管理岗位,也很难指望学生有多大的建树,所以,这样的减少了合理的,就是分流一下,各得其所。有一些考生本来志在做工程,现在读工程硕士,我觉得蛮好的。我想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这样的情况,但是,这个情况还会持续一时间,但是,到2006年情况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2006年第一届毕业生三年就到期了,那个时候有可能有大幅度的考生增加,这是我的一个判断,而以后,2006、2007、2008以后再考MBA就会很难了,这是我的一个估计,不知道是不是有道理。 |